@坤龙:今天拆解两个号,一个是清单,另一个还是清单。
今天要拆解两个账号,一个是清单(iqingdan),另一个还是清单(eqingdan)。
这两个账号很有意思,做各种清单推荐。上边是个人号,下边是公司号;两个账号的创始人都是媒体人出身。
对媒体人来说,做符合市场需求的内容生产,正是他们所擅长的。那么这两个名字一样的号会有各有怎样的策略呢。
首先来看一下两个公众号的创始人背景。
▍清单(iqingdan)
▲培疯
吴培峰(培疯),西北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做过微博、豆瓣的运营经理,网易的高级编辑。清单(iqingdan)是他在豆瓣时一个人兼职做的。
下文为了方便区分,培疯的清单称为 i清单。
培疯是传统的媒体人,在各大内容渠道**了 10 来年。网上关于培疯的资料不多,他的大学同班好友蒲荔子则更为出名。
蒲荔子 24 岁时被美国《时代》周刊专题报道,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畅销书作家」。
2015 年蒲荔子创业做 C2C 个人房源共享——「朋友家」,获得铂涛会投资,培疯也是联合创始人之一。
总之,培疯是一位资深媒体人。
▍清单(eqingdan)
▲许可
eqingdan 有两位创始人,CEO 许可(欧阳不通)和 COO 龚瀛琦,两人都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从财新传媒离职创业。
许可又被人称为「袜子先生」,在创立清单之前,还创业做过袜子——Uniform Socks,用户每月订阅专栏一样订阅袜子。
我自己呢,上班穿西装时想买一双坐下不露小腿,穿在皮鞋里又舒服吸汗的袜子。抱着一个如此合理的愿望却惊讶地发现,跑遍了商场和淘宝竟然找不到一双袜子能让我满意。
于是我干脆开始自己钻研,满世界找原料、工艺和代工厂,用了半年的时间,做出了一款真正接近自己理想的男士西装袜。
他的这种 geek 精神也体现在清单(下文称为 e清单)的公众号上。e清单获得经纬中国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头头是道基金的 Pre — A 轮融资。
清单这个内容的大方向非常有市场,很受读者欢迎。
对比一下今天的微信指数来判断:
-
篮球:1,522,522
-
足球:1,688,457
-
清单:2,081,435
▲清单的微信指数
两个号名字一样,ID 差一个字母,同是媒体人出身。我们看看这两个号的定位会有怎样的区别。
同样是做清单推荐,名字也一样,我们看看这两个号的内容定位是怎样的。
▍清单(iqingdan)
培疯的 i清单的介绍是:
世界太芜杂,我帮你整理。每天分享一篇生活、电影、阅读、设计领域「兼具实用和诗性」的清单。
作为一个自媒体个人号,i清单的内容一点都不垂直,涉及设计、诗、电影、书籍、美食、音乐、生活甚至性。
培疯一开始就定位于生活美学自媒体,用他的话说是「气质」垂直。
「气质」垂直的意思是,虽然清单的话题广泛,吸引到很多人群,但是这些人群的整体气质是一致的。
他举过很多例子来说明这种「气质」垂直:
我们卖过一个旅行产品,限量 200 份,总价值是 12 万,我的阅读到6K多的时候,就把这些产品都卖完了。
这个产品也投过其他的大号,有一个旅行大号阅读到2万多的时候,只卖了一百多。
所以可以看得到,清单这种形式汇聚的人群还是比较精准。
▍清单(eqingdan)
欧阳的 e清单 slogan 则微调过 2 次。
「理想生活用品指南」,第一篇文章就已确定。
「品质生活用品指南」,2015.7.27 APP上线。
「最专业的商品百科」,2016.10.19 修改。
仅从 slogan 的变化,就可以一窥这个号的发展历程:
最开始只是倡导一种理想生活,APP 上线后,终于有了工具可以实现品质生活;最后公众号越做越大,成为了最专业的商品百科。
Slogan 虽然变过,但是定位始终是聚焦的,就是中产阶级的消费决策指南,降低一线城市白领消费决策成本。
也就是说 e清单不单推荐好东西,还要教别人如何挑选好东西。
在这里,两个号定位上就形成了差异化。培疯的 i清单关注的是文化生活;许可的 e清单则关注的是物质生活。
另外也可以看出个人号和公司号的区别:i清单是培疯运营的自媒体;而 e清单则不仅局限于一个公众号,是包含了 APP 和网站等等的一个商业矩阵。
下面再看看两个账号早期的推广。
▍清单(iqingdan)
i清单的第一篇文章在 2014 年 12.14 号发表,《这应该是2014年最受好评的20部电影》。
这篇文章 12.09 号在豆瓣电影发表,是一篇10W+,不过在 i清单的公众号上已经删掉了。
目前能看到最早的一篇是第四篇《国内最适合坐火车看风景的8条线路》,作者是一起去旅行,在 i清单上阅读量 1301,点赞 9。之后的文章就都降到了 1k 阅读以下。
关于第一批用户是怎么来的,培疯自己总结了 3 点:
1、多做好内容,运气好爆个款。
2、多原创,被大号或平台转载推荐。
3、微信好友多转转。
1.多做好内容,运气好爆个款
i清单的第一篇 10w+ 仅在公众号运营半个月后就出现,是培疯自己原创的第二个清单。
当时只有 700 多用户,2014 年 12.29 日他策划了一期年度好书清单——《这12本书是公认的2014年度好书》。一股浓浓的豆瓣风。
确切的说,在 i清单上阅读是 9w+,加上微博豆瓣渠道,总阅读在60w+。
这时候培疯还没拿到原创,虽然有无数的转载,但都没有标记来源。后来在 2015 年 1.7 号被人民日报转发,附上了 i清单的标志——日签。
2.多原创,被大号或平台转载推荐
培疯是媒体专业毕业,在网易、新浪微博、豆瓣也都是做媒体,本身原创功力深厚。
早前在豆瓣上写随笔,有一些人气,再加上又是豆瓣运营经理,所以 i清单文章经常得到豆瓣首页“热门精选”推荐。
新浪博客首页和推荐弹窗,也都推荐过 i清单的文章。
3.微信好友多转转。
他身边一帮媒体朋友,不乏一些 KOL。i清单几乎每更新一篇文章,朋友都会转发。
经常会有朋友来告诉我:“我居然看到我的小学同学转发你的清单了。”他们帮我招徕了第一批比较铁的用户,真的很谢谢他们。
i清单很快速的就成为了一个主流文艺生活类账号。
▍清单(eqingdan)
e清单的第一篇文章是在 2014 年 11.23 日,《写在前面 | 当老买家遇到新问题》,是公众号发刊词,5880 阅读。
我们希望它能帮你从众声喧哗中回归清净,安心地体味一支优质的笔、一口完美的锅、一个舒适的枕头给你带来的绝妙体验。
e清单的起点很高,第一篇阅读到了5K,当天关注人数破千。接下来的几篇阅读量也维持在这个水平上下。
之后 e清单就比 i清单走的稍微慢了一些,这也是因为两种类型内容传播力上的不同。
i清单到第一篇10W+用了半个月,e清单在高起点的基础上,在24天后,终于迎来第一篇阅读过万的文章——《别再问我圣诞该送女友什么了,我只能帮你到这里……》,蹭了圣诞的热点。
下面来具体对比看一下他们的内容。
两个号都是每天两条,头条推原创内容,次条广告或者互推。
▍清单( iqingdan)
这是 i清单最近 90 天的内容分布情况。
90天内阅读量最高的 3 篇是:
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网易云音乐神评论(最全版本)
25张照片里的人性与爱,令人心碎
少女的性感和欲望,没有人比他拍得更美了
i清单都是文艺范的内容,考虑到变现的需求,实用品——好物的内容策划也越来越多。
对于清单这种内容,选题基本上决定了一篇文章的生死。也正是因为培疯多年做编辑的功力,开号半个月就策划出了第一篇爆款。
i清单的标题走得是文艺范的分享式对话,不像那种打鸡血的销售式对话:你知道吗?你凭什么等等,摆出教育读者的高姿态。
标题的一个特点是:XX清单 + 一句话情感描述。
去年好听到停不下来的电影歌曲,每首都值得单曲循环
20家你从未造访过的书店,美好地安生于旅途的角落
这7款厨房神器惊艳法兰克福展,爱做饭的人都会想要吧
这10部绝美纪录片,既震撼又涨知识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丨9位名家笔下“家的味道”
……
▍清单(eqingdan)
下面看看 e清单,这是最近 90 天的内容分布情况。
阅读量最高的 3 篇是:
为毛高级酒店的酒杯那么晶莹剔透,而你家的就不行?
Dyson吹风机上市都半年了,为毛没一个公众号能把它讲明白?
竟然有一个热销日本的国货化妆品,我们从来都不知道
e清单的目标用户是 23 岁到 35 岁的一线城市白领,目前有 78% 的用户是女性,选题上也体现了这一点。
选题上最早从厨房用品切入,吸引一批热爱生活的人,随后逐渐拓展其他相关的生活用品。
目前关注的品类主要是厨房、家居、个护、彩妆等,所关注的商品主要是生活耐用品,比如床单、锅、奶瓶等等。
下面再看文章内容。
▍清单( iqingdan)
i清单的内容都是一些专题合集、精华推荐,很多图片 + 一些文字介绍。虽然是个人号,但要大量转载别人制作的清单,容易冲淡培疯的个人品牌。
培疯做了 2 点,突出了人格化 。
1.头图
即日签。我最早知道 i清单,就是培疯做得《一代宗师》的日签。
在每篇文章的开头,他都会放上日签,从第 16 篇内容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
诸位好:正如你已经看到的,今天清单增加了“日签”栏目。以后,这个栏目会固定下来。
日签的话,也许与当日清单有直接的联系,也许不那么直接;也许来自名人语录,也许来自我的朋友,但更多的时候,它可能是我本人的话,就像今天。希望大家喜欢。
他的清单日签很受粉丝欢迎,赵薇也转发过。
2.推荐语
培疯在每个清单的开头,不管不是不是原创,都会写上推荐语,就像出版物的编辑一样。
培疯按:今年是三毛离开我们的第 25 个年头,1月份的时候,我做过一起三毛的语录清单《三毛离开我们 25 年了,她的文字仍读得人心疼》(点此可读),标题怪矫情,真是难为情啊。
文字不过时的作家,虽然珍贵毕竟还有,而穿搭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让人觉得舒服、好看的,尤其罕见。
今天分享一期三毛的穿搭清单,老照片有些模糊不清,但终难掩一代女作家的风姿。希望你喜欢。
这样每篇文章都会有培疯个人的露出,而且推荐语也写得很有温度,有人情味。
另外培疯也会经常写一些自己的随笔,与读者进行情感互动。
做到了这些,就保留了人格化特征。就像 HUGO,虽然每篇内容都是转载,但大家都知道有个爱打麻将的果姐。
▍清单(eqingdan)
内容这里只谈 e清单的公众号。
清单 90% 的文章内容都是自己的编辑创作或者跟行业相关人士约稿的,每个编辑一周只能生产1 到 2 篇文章。
他们的内容很长,匠心十足。
AppSo 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比如,清单最近在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使用一只售价 3000 元的垃圾桶是怎样的体验》的文章,从垃圾桶的诞生到设计、配套产品都介绍了个遍,读完了这篇文章似乎觉得这个垃圾桶卖3000一点都不贵,甚至超值。
这就是清单最神奇的价值所在。
每篇文章讲一个品类的好几件商品,而且不同于其他的好物推荐文章,e清单不但会说商品好话,也会说商品坏话。
从优缺点两方面讲一些商家不会告诉你的事:
作为一把黑胶伞来说,价格(398 元)还是略高了一点。
它的黑胶涂层位于伞面,容易磨损。
……
李斯特
另外 e清单,在秒拍视频开设了「餐桌旅行记」专题。
视频都在两分钟内,讲述如何在家做世界各地美食。视频末尾会介绍烹饪过程中使用的厨具品牌和名称。
▲餐桌旅行记
在秒拍每期的点击能达到 80 — 100 万。
最后看一下变现。
清单这种内容,“内容即广告,广告即内容”,非常适合做内容电商。
两个号内容定位之间区别,这个时候就体现在变现上了。
▍清单(iqingdan)
i清单是从广告逐渐过渡到电商,主要变现靠的还是广告。第一次打广告是 2015.2.13 号,在文章最后附了一个万物生长电影的贴片,紧接着在 2.26 号又发了一篇调调 App 提供的软文。
下图是 i清单服务过的广告商,超过百家。
i清单的电商则做的比较轻,商品种类也比较少,偏文艺,就像他的名称「清单市集」一样,是个小而美的商城。
▍清单(eqingdan)
e清单没有选择走离他最近的电商模式。
在 2015 年 1.10 号,开号两个月时,他们做过一次闪购测试。从三个商品中选择一个,进行闪购。共有645人参加 :
送女友选择 科莱丽洁面仪
送男友选择 博朗剃须刀
冬季选择 戴森冷暖器
闪购成交量能达到阅读量的1%-2%(个护类的产品会到2%)。虽然闪购很能赚钱,但并没有做下去。
龚瀛琦认为电商需要投入的成本太多,不太适合小型的创业团队去做。他们始终聚焦在商品导购上。
e清单是一个 20 人的团队,去年已经实现收支平衡。目前盈利主要靠的是广告和付费内容。
付费内容包括付费课程和测评,以专栏订阅的形式收费。每个专栏 19.9 元。目前总共有 5000 多人订阅。
▲首页 / 整理课 / 测评
测评报告是一系列测评的集合,比如扫地机器人的测评,除了各自清扫过程实拍、详尽参数及优缺点分析外,测评报告中还有:
-
购买需求分析
-
选购要点知识
-
我们是如何实验的
-
15 款机器人总分排名表
-
推荐产品及理由
目前的收入 90% 来自广告,预计今年广告和付费内容收入占比可能达到 6:4。
两个清单,培疯的清单(iqingdan)和欧阳不通的清单(eqingdan)。
个人号的 i清单由老牌媒体人培疯运营,内容定位在文艺生活类自媒体。前期通过爆款内容和媒体资源快速积累起第一批用户。一个特色是日签,主要通过广告变现,目前在试水电商「清单市集」。
公司号的 e清单,定位在中产阶级的消费决策指南。前期从厨具类耐用品切入,逐渐扩展品类。主要通过广告变现,目标在尝试付费内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