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这个假期,一半的朋友圈都献给了“后浪”。
<span data-shimo-docs=\"[[20,\"“奔涌吧,后浪!”\"],[20,\"\\n\",\"24:\\\"AFh6\\\"|7:3\"],[20,\"\\n\",\"24:\\\"lm6X\\\"|7:3\"],[20,\"52岁的老艺术家何冰喊出了这一句话,点燃了许多观众。\"],[20,\"\\n\",\"24:\\\"9BVe\\\"|7:3\"],[20,\"\\n\",\"24:\\\"gguV\\\"|7:3\"],[20,\"这条“bilibili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5月3日晚上开始刷屏各大平台和朋友圈,截至目前,这条视频在B站播放量达到1189.3万,弹幕18.6万。\"],[20,\"\\n\",\"24:\\\"EisW\\\"|7:3\"],[20,\"\\n\",\"24:\\\"o0sq\\\"|7:3\"],[20,\"刷屏热度之下,有人为“前浪”“后浪”而争论,有人深究“后浪”全文的话语逻辑,有人旗帜鲜明地站出来赞同和反对,还有人从“后浪”出发、创作出了更多衍生作品。\"],[20,\"\\n\",\"24:\\\"8Gio\\\"|7:3\"],[20,\"\\n\",\"24:\\\"OlRQ\\\"|7:3\"],[20,\"“后浪”奔涌了3天,掀起了什么样的波澜或水花?新榜将从数据角度详解,当大家在谈及“后浪”时,他们在讨论什么?\"],[20,\"\\n\",\"24:\\\"obQb\\\"|7:3\"],[20,\"\\n\",\"24:\\\"khRR\\\"|7:3\"],[20,\"一\",\"8:1\"],[20,\"\\n\",\"24:\\\"7**m\\\"|7:3\"],[20,\"“后浪”奔涌,B站破圈\",\"8:1\"],[20,\"\\n\",\"24:\\\"tn5K\\\"|7:3\"],[20,\"\\n\",\"24:\\\"pHo0\\\"|7:3\"],[20,\"《后浪》在5月3日下午5点于B站上线。\"],[20,\"\\n\",\"24:\\\"7uhj\\\"|7:3\"],[20,\"\\n\",\"24:\\\"C9Xr\\\"|7:3\"],[20,\"这条视频,是B站联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新京报、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多家媒体,于五四青年节前夕发布的“青年宣言片”,并在当天《新闻联播》之前的黄金时间段登陆CCTV1。\"],[20,\"\\n\",\"24:\\\"hbMG\\\"|7:3\"],[20,\"\\n\",\"24:\\\"tw9P\\\"|7:3\"],[20,\"据网络流传的一张传播统计表格显示,《后浪》上线后的20小时内,除了B站自身宣传渠道和合作媒体之外,人民日报、凤凰网、头条新闻等媒体,以及胡渐彪、高群书、登徒子等大V也在为《后浪》造势,将其掀至舆论顶端,\"],[20,\"\\n\",\"24:\\\"yBh3\\\"|7:3\"],[20,\"\\n\",\"24:\\\"OhTf%2CkEBO\\\"|7:3\"],[20,\"在B站,《后浪》自发布之后连续占据B站排行榜“周排行”“三日排行”“日排行”第一,并刺激了不少up主产出“后浪”相关内容,其中“朱一旦”的视频“《非浪》| 朱一旦献给新员工的演讲”继《后浪》之后再度刷屏,B站播放量达到348.4万。\"],[20,\"\\n\",\"24:\\\"4jiK\\\"|7:3\"],[20,\"\\n\",\"24:\\\"wrgT\\\"|7:3\"],[20,\"B站之外,“后浪”成功出圈,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最高排名14名。\"],[20,\"\\n\",\"24:\\\"4Ots\\\"|7:3\"],[20,\"\\n\",\"24:\\\"30ss\\\"|7:3\"],[20,\"搜索指数上,“后浪”的百度指数自5月3日开始一路攀升,整体搜索量同比和环比皆上涨20000%以上;而在微信指数上,“后浪”在5月4日指数为3907万,日环比上升4602.83%。\"],[20,\"\\n\",\"24:\\\"GiKS\\\"|7:3\"],[20,\"\\n\",\"24:\\\"4hxn\\\"|7:3\"],[20,\"根据新榜趋势,自5月3日开始,以“后浪”为关键词的公众号文章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直至5月4日达到热度顶峰。仅5月4日一天,便有9386篇与“后浪”相关的文章,其中37篇达到10w+,当天所有相关文章的总阅读数超过2546万。\"],[20,\"\\n\",\"24:\\\"kY37\\\"|7:3\"],[20,\"\\n\",\"24:\\\"6bf6\\\"|7:3\"],[20,\"在那一天,似乎所有的话题和文章,都会谈论及“后浪”这个词,即使与视频本身内容已经毫无关联,“后浪”在一时成为了所有年轻有为的群体的代名词。\"],[20,\"\\n\",\"24:\\\"eMze\\\"|7:3\"],[20,\"\\n\",\"24:\\\"Rklt\\\"|7:3\"],[20,\"5月4日之后,公众号领域的“后浪”讨论虽热度下降,但少了前一天的各种只为蹭关键词的“干扰”文章后,更加聚焦于“后浪”话题本身,“魔都囡”“看理想”“三联生活周刊”等纷纷表达了质疑和思考。\"],[20,\"\\n\",\"24:\\\"S5Gd\\\"|7:3\"],[20,\"\\n\",\"24:\\\"zso3\\\"|7:3\"],[20,\"在这些讨论中,还有不少小号产出了爆款。比如新榜指数355的账号“Calmthink信号塔”的爆款文章《为什么朋友圈里转发“后浪”的大多是领导和老板、叔叔阿姨?》,阅读10w+,在看数超过1.9万。\"],[20,\"\\n\",\"24:\\\"i1mU\\\"|7:3\"],[20,\"\\n\",\"24:\\\"sBqx\\\"|7:3\"],[20,\"“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团长裴培在文章中表示,“与《后浪》有关的话题对我的微信社交系统构成了三位一体的轰炸,就算把标题略读一遍,也要花上十几分钟”,足见这个话题的“炙手可热”。\"],[20,\"\\n\",\"24:\\\"vvFW\\\"|7:3\"],[20,\"\\n\",\"24:\\\"lyc1\\\"|7:3\"],[20,\"这是B站今年继“跨年晚会”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刷屏出圈,B站再次将自己与“年轻人”紧紧捆绑。\"],[20,\"\\n\",\"24:\\\"NwGz\\\"|7:3\"],[20,\"\\n\",\"24:\\\"zCrI\\\"|7:3\"],[20,\"根据B站市场中心总经理杨亮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回应,这次出圈是B站始料未及的,“一开始没有赋予太多的意义和目的”,《后浪》的出发点是一次“在有公共属性的节日做的一个有公共属性的品牌形象宣传”。\"],[20,\"\\n\",\"24:\\\"q8i8\\\"|7:3\"],[20,\"\\n\",\"24:\\\"NU0V\\\"|7:3\"],[20,\"但当它成为焦点时,出发点似乎不那么被关注,如何被解读才是争议中心。与跨年晚会“一边倒”地称赞惊艳声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后浪》,让舆论分成了几个阵营,争论不休。\"],[20,\"\\n\",\"24:\\\"3CBt\\\"|7:3\"],[20,\"\\n\",\"24:\\\"q8fX\\\"|7:3\"],[20,\"二\",\"8:1\"],[20,\"\\n\",\"24:\\\"L23P\\\"|7:3\"],[20,\"“前浪”与“后浪”之争\",\"8:1\"],[20,\"\\n\",\"24:\\\"8oUP\\\"|7:3\"],[20,\"\\n\",\"24:\\\"7geL\\\"|7:3\"],[20,\"B站称《后浪》是“献给年轻一代的演讲”。\"],[20,\"\\n\",\"24:\\\"Ic7q\\\"|7:3\"],[20,\"\\n\",\"24:\\\"qrqw\\\"|7:3\"],[20,\"当52岁的何冰站在镜头前,用深厚的台词功底、真挚而充满感情地向年轻人表达着“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时,年轻一代们却没有都“买账”。\"],[20,\"\\n\",\"24:\\\"KgXO\\\"|7:3\"],[20,\"\\n\",\"24:\\\"nWn8\\\"|7:3\"],[20,\"争议并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而是被一步步放大、讨论、舆论推动之后,逐渐撕裂开。\"],[20,\"\\n\",\"24:\\\"94g3\\\"|7:3\"],[20,\"\\n\",\"24:\\\"Y4Z5\\\"|7:3\"],[20,\"在最开始,5月3日刚上线后不久,是乍看之下“热血奔涌”,观众被演讲词折服,纷纷评论转发,为年轻一代“声援”。\"],[20,\"\\n\",\"24:\\\"oBS3\\\"|7:3\"],[20,\"\\n\",\"24:\\\"VS9w\\\"|7:3\"],[20,\"回看那段时间的朋友圈,还有许多人留下的“热血”印记;B站视频下的早期评论,也有人认同“与1.3亿+B站年轻人一起表达自我,拥抱世界”,有人称这“像是一种次元壁破了,自己的世界被主流逐渐认同的感觉”,还有人表示这就是“真!年轻洗冤录”,获赞1万+。\"],[20,\"\\n\",\"24:\\\"pniY\\\"|7:3\"],[20,\"\\n\",\"24:\\\"UkqZ\\\"|7:3\"],[20,\"然后,这段演讲开始被解构。从演讲者何冰、目标对象“年轻一代”、实际受众问题,到《后浪》的行文逻辑、叙事结构等,都成为了争议点,甚至B站本身都成为被狙对象。\"],[20,\"\\n\",\"24:\\\"YT80\\\"|7:3\"],[20,\"\\n\",\"24:\\\"vdZK\\\"|7:3\"],[20,\"有用户表示自己是被B站强行代表的“年轻人”,他们不认同《后浪》中所展示的“一线城市青年的主流文化”,认为这只是B站强加的单一价值观和片面生活方式,而没有看到更为大众的群体。\"],[20,\"\\n\",\"24:\\\"2l8x\\\"|7:3\"],[20,\"\\n\",\"24:\\\"US9k\\\"|7:3\"],[20,\"“Calmthink信号塔”在《为什么朋友圈里转发“后浪”的大多是领导和老板、叔叔阿姨?》中认为这条视频本身就不是给年轻人看的,更像是为了告诉年长一代B站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没转发,那大概率说明你是年轻人!”\"],[20,\"\\n\",\"24:\\\"6sHr\\\"|7:3\"],[20,\"\\n\",\"24:\\\"jfiZ\\\"|7:3\"],[20,\"“典林同学”通过《B站话语逻辑分析》,认真地从署名方式开始一段一段地拆解起了《后浪》。\”],[20,\”\\n\”,\”24:\\\”Qlw5\\\”|7:3\”],[20,\”\\n\”,\”24:\\\”S7fx\\\”|7:3\”],[20,\”直至文末,“典林同学”认为《后浪》表达的是“‘我’所希望的就是要你们‘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而“无论‘你们’怎么‘奔涌’,‘你们’都跳不出‘我们’所在的这条共同的‘河流’”,他称“这显然是一起极具投机性的商业政治行为艺术”。\”],[20,\”\\n\”,\”24:\\\”2SZN\\\”|7:3\”],[20,\”\\n\”,\”24:\\\”bQzD\\\”|7:3\”],[20,\”与此同时,以《后浪》为引,讨论当下年轻人生存状态的观点也越来越多,也是在这种讨论中,立场开始撕裂和对立,关于谁是“后浪”,谁能代表“后浪”,“后浪”正在经历着什么。\”],[20,\”\\n\”,\”24:\\\”aEEo\\\”|7:3\”],[20,\”\\n\”,\”24:\\\”jprl\\\”|7:3\”],[20,\”在微博上,输入“后浪”,紧接着跳出的关联词有“后浪 韭菜”“后浪 恶心”等,不少用户表示这是“前浪”在拥有了一切之后对“后浪”不痛不痒的鸡汤式宣传,而那些“后浪”在现实生活中背负的却只字不提,比如房贷、比如生活成本。\”],[20,\”\\n\”,\”24:\\\”eAlv\\\”|7:3\”],[20,\”\\n\”,\”24:\\\”gWlu\\\”|7:3\”],[20,\”有人说:“我觉得后浪特别热血,但也解决不了我现在活着很难。”\”],[20,\”\\n\”,\”24:\\\”zbE9\\\”|7:3\”],[20,\”\\n\”,\”24:\\\”vc8I\\\”|7:3\”],[20,\”“北极星校园观察”为“后浪青年”算了一笔账,按照视频**现的场景,能够将这些精彩生活都体验一遍的“后浪青年”需要花费近41万元,按照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相当于159.54个国民平均月收入。\”],[20,\”\\n\”,\”24:\\\”16TQ\\\”|7:3\”],[20,\”\\n\”,\”24:\\\”qtY1\\\”|7:3\”],[20,\”“杨毅侃球”的文章《前浪来替后浪说几句》中,阐述了作为“前浪”,他眼中的“后浪”遇到的更多是迷茫和更沉重的负担,他说“我不会说我羡慕他们,在中国现在的社会形态下,我很怀疑真的有中年人会羡慕年轻人吗?真正得到时代红利的是我们这一代……”\”],[20,\”\\n\”,\”24:\\\”5vHH\\\”|7:3\”],[20,\”\\n\”,\”24:\\\”m9SV\\\”|7:3\”],[20,\”“ARTWOCA\\\”就很简单粗暴地用《浪个毛线》的**式输出表达自己的观点,全篇极度暴躁犀利,不过也有读者表示作者只是跟风喷,通篇喊口号,却没有核心观点。\”],[20,\”\\n\”,\”24:\\\”DCGj\\\”|7:3\”],[20,\”\\n\”,\”24:\\\”ybdK\\\”|7:3\”],[20,\”舆论发酵至今,“后浪”早已成为一个“题”,大家想讨论的,早就不是“前浪”和“后浪”这两代人的问题。\”],[20,\”\\n\”,\”24:\\\”Onuq\\\”|7:3\”],[20,\”\\n\”,\”24:\\\”hh05\\\”|7:3\”],[20,\”“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对这样的争论给出了一段评价:\”],[20,\”\\n\”,\”24:\\\”l7xH\\\”|7:3\”],[20,\”\\n\”,\”24:\\\”BaE3\\\”|7:3\”],[20,\”“所有人都在表态,津津有味地表态。大家站的层次不一样,选取的立场不一样,关注的焦点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表态,坚定地展现自己的观点,然后尽力维护它。这让我有些困惑,有些不习惯。”\”],[20,\”\\n\”,\”24:\\\”J9j0\\\”|7:3\”],[20,\”\\n\”,\”24:\\\”HuQq\\\”|7:3\”],[20,\”面对各种争议,B站方面也在采访中回应称“和而不同,应该容得下更多元的审美和观点,对于不同的声音,我们不会去反对或者怎么样,表示理解”。\”],[20,\”\\n\”,\”24:\\\”F6nR\\\”|7:3\”],[20,\”\\n\”,\”24:\\\”2S35\\\”|7:3\”],[20,\”作为平台,B站最开始或许只想要品牌影响力,对于这场意料之外的舆论之争,甚至为平台带来些许**,大概率也是措手不及。\”],[20,\”\\n\”,\”24:\\\”K5FY\\\”|7:3\”],[20,\”\\n\”,\”24:\\\”nFEE\\\”|7:3\”],[20,\”有评价说这是B站走得太急的后果,急于把自己和年轻人绑定,急于想出圈展示自己积极的那一面。就在这两天,B站《后浪》原视频下,最新评论的画风也已经与最初的完全不同,声讨B站审核删评,讽刺当下生存状态,构成了现在的评论区画风。\”],[20,\”\\n\”,\”24:\\\”43LA\\\”|7:3\”],[20,\”\\n\”,\”24:\\\”IWCK\\\”|7:3\”],[20,\”回归矛盾之初,还是B站在扩张和破圈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对外的正面形象,而那些扎根在其中的用户早已习惯了“小破站”的多元化表达,即使不那么积极、向上,也是真实的自己。\”],[20,\”\\n\”,\”24:\\\”v0Rh\\\”|7:3\”],[20,\”\\n\”,\”24:\\\”64mw\\\”|7:3\”],[20,\”5月4日,up主“calodie”用鬼畜的方式制作了视频“libilibi献给爷一代的演讲《前浪》”,相同的演讲词下,每一帧都是当代小人物的生活缩影,有观众在评论中表示:\”],[20,\”\\n\”,\”24:\\\”5Ovo\\\”|linespacing:\\\”115\\\”\”],[20,\”\\n\”,\”24:\\\”RDD0\\\”|linespacing:\\\”115\\\”\”],[20,\”“那是你们的B站,这个才是我的b站。”\”]]\”>

自5月3日晚一条名为“bilibili先给新一代的演讲”的B站宣传片在社交媒体刷屏,“后浪”这个词在过去几天成为舆论的中心。

截至目前,这条视频仅在B站的播放量就达到1280万,弹幕19.2万。而在微博、微信等其他平台,与之相关的讨论也不曾停断。

有人为“前浪”“后浪”而争论,有人深究“后浪”全文的话语逻辑,有人旗帜鲜明地站出来赞同和反对,还有人从“后浪”出发、创作出了更多衍生作品。

 

“后浪”奔涌了3天,掀起了什么样的波澜或水花?新榜将从数据角度详解,当大家在谈及“后浪”时,他们在讨论什么?

“后浪”奔涌,B站破圈

 

《后浪》在5月3日下午5点于B站上线。

 

这条视频,是B站联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新京报、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多家媒体,于五四青年节前夕发布的“青年宣言片”,并在当天《新闻联播》之前的黄金时间段登陆CCTV1。

 

据公众号“胸小有脑”复盘《后浪》刷屏营销策略的文章显示,上线后的20小时内,除了B站自身宣传渠道和合作媒体之外,人民日报、凤凰网、头条新闻等媒体,以及胡渐彪、高群书、登徒子等大V也在接力为《后浪》造势,将其掀至舆论顶端,

图片来自公众号“胸小有脑”

在B站,《后浪》自发布之后连续占据B站排行榜“周排行”“三日排行”“日排行”第一,并刺激了不少up主产出“后浪”相关内容,其中“朱一旦”的视频“《非浪》| 朱一旦献给新员工的演讲”继《后浪》之后再度刷屏,B站播放量达到348.4万。

B站之外,“后浪”成功出圈,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最高排名14名。

 

搜索指数上,“后浪”的百度指数自5月3日开始一路攀升,整体搜索量同比和环比皆上涨20000%以上;而在微信指数上,“后浪”在5月4日指数为3907万,日环比上升4602.83%。

根据新榜趋势,自5月3日开始,以“后浪”为关键词的公众号文章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直至5月4日达到热度顶峰。仅5月4日一天,便有9386篇与“后浪”相关的文章,其中37篇达到10w+,当天所有相关文章的总阅读数超过2546万。

 

在那一天,似乎所有的话题和文章,都会谈论及“后浪”这个词,即使与视频本身内容已经毫无关联,“后浪”在一时成为了所有年轻有为的群体的代名词。

5月4日之后,公众号领域的“后浪”讨论虽热度下降,但少了前一天的各种只为蹭关键词的“干扰”文章后,更加聚焦于“后浪”话题本身,“魔都囡”“看理想”“三联生活周刊”等纷纷表达了质疑和思考。

在这些讨论中,还有不少小号产出了爆款。比如新榜指数355的账号“Calmthink信号塔”的爆款文章《为什么朋友圈里转发“后浪”的大多是领导和老板、叔叔阿姨?》,阅读10w+,在看数超过1.9万。

“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团长裴培在文章中表示,“与《后浪》有关的话题对我的微信社交系统构成了三位一体的轰炸,就算把标题略读一遍,也要花上十几分钟”,足见这个话题的“炙手可热”。

 

这是B站今年继“跨年晚会”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刷屏出圈,B站再次将自己与“年轻人”紧紧捆绑。

 

根据B站市场中心总经理杨亮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回应,这次出圈是B站始料未及的,“一开始没有赋予太多的意义和目的”,《后浪》的出发点是一次“在有公共属性的节日做的一个有公共属性的品牌形象宣传”

 

但当它成为焦点时,出发点似乎不那么被关注,如何被解读才是争议中心。与跨年晚会“一边倒”地称赞惊艳声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后浪》,让舆论分成了几个阵营,争论不休。


“前浪”与“后浪”之争

 

B站称《后浪》是“献给年轻一代的演讲”。

 

当52岁的何冰站在镜头前,用深厚的台词功底、真挚而充满感情地向年轻人表达着“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时,年轻一代们却没有都“买账”。

争议并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而是被一步步放大、讨论、舆论推动之后,逐渐撕裂开。

 

在最开始,5月3日刚上线后不久,是乍看之下“热血奔涌”,观众被演讲词折服,纷纷评论转发,为年轻一代“声援”。

 

回看那段时间的朋友圈,还有许多人留下的“热血”印记;B站视频下的早期评论,也有人认同“与1.3亿+B站年轻人一起表达自我,拥抱世界”,有人称这“像是一种次元壁破了,自己的世界被主流逐渐认同的感觉”,还有人表示这就是“真!年轻洗冤录”,获赞1万+。

然后,这段演讲开始被解构。从演讲者何冰、目标对象“年轻一代”、实际受众问题,到《后浪》的行文逻辑、叙事结构等,都成为了争议点,甚至B站本身都成为被狙对象。

 

有用户表示自己是被B站强行代表的“年轻人”,他们不认同《后浪》中所展示的“一线城市青年的主流文化”,认为这只是B站强加的单一价值观和片面生活方式,而没有看到更为大众的群体

 

“Calmthink信号塔”在《为什么朋友圈里转发“后浪”的大多是领导和老板、叔叔阿姨?》中认为这条视频本身就不是给年轻人看的,更像是为了告诉年长一代B站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没转发,那大概率说明你是年轻人!”


“典林同学”通过话语逻辑分析》\” data-itemshowtype=\”0\” tab=\”innerlink\” data-linktype=\”2\”>《B站话语逻辑分析》,认真地从署名方式开始一段一段地拆解起了《后浪》。

 

直至文末,“典林同学”认为《后浪》表达的是“‘我’所希望的就是要你们‘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而“无论‘你们’怎么‘奔涌’,‘你们’都跳不出‘我们’所在的这条共同的‘河流’”,他称“这显然是一起极具投机性的商业政治行为艺术”

与此同时,以《后浪》为引,讨论当下年轻人生存状态的观点也越来越多,也是在这种讨论中,立场开始撕裂和对立,关于谁是“后浪”,谁能代表“后浪”,“后浪”正在经历着什么

 

在微博上,输入“后浪”,紧接着跳出的关联词有“后浪 韭菜”“后浪 恶心”等,不少用户表示这是“前浪”在拥有了一切之后对“后浪”不痛不痒的鸡汤式宣传,而那些“后浪”在现实生活中背负的却只字不提,比如房贷、比如生活成本。

有人说:“我觉得后浪特别热血,但也解决不了我现在活着很难。”

 

“北极星校园观察”为“后浪青年”算了一笔账,按照视频**现的场景,能够将这些精彩生活都体验一遍的“后浪青年”需要花费近41万元,按照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相当于159.54个国民平均月收入

“杨毅侃球”的文章《前浪来替后浪说几句》中,阐述了作为“前浪”,他眼中的“后浪”遇到的更多是迷茫和更沉重的负担,他说“我不会说我羡慕他们,在中国现在的社会形态下,我很怀疑真的有中年人会羡慕年轻人吗?真正得到时代红利的是我们这一代……”

 

“ARTWOCA\”就很简单粗暴地用《浪个毛线》的**式输出表达自己的观点,全篇极度暴躁犀利,不过也有读者表示作者只是跟风喷,通篇喊口号,却没有核心观点。

舆论发酵至今,“后浪”早已成为一个“题”,大家想讨论的,早就不是“前浪”和“后浪”这两代人的问题。

 

“互联网与娱乐怪盗团”对这样的争论给出了一段评价:

 

“所有人都在表态,津津有味地表态。大家站的层次不一样,选取的立场不一样,关注的焦点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表态,坚定地展现自己的观点,然后尽力维护它。这让我有些困惑,有些不习惯。”

面对各种争议,B站方面也在采访中回应称“和而不同,应该容得下更多元的审美和观点,对于不同的声音,我们不会去反对或者怎么样,表示理解”

 

作为平台,B站最开始或许只想要品牌影响力,对于这场意料之外的舆论之争,甚至为平台带来些许**,大概率也是措手不及。

 

有评价说这是B站走得太急的后果,急于把自己和年轻人绑定,急于想出圈展示自己积极的那一面。就在这两天,B站《后浪》原视频下,最新评论的画风也已经与最初的完全不同,声讨B站审核删评,讽刺当下生存状态,构成了现在的评论区画风。

回归矛盾之初,还是B站在扩张和破圈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对外的正面形象,而那些扎根在其中的用户早已习惯了“小破站”的多元化表达,即使不那么积极、向上,也是真实的自己。

 

5月4日,up主“calodie”用鬼畜的方式制作了视频“libilibi献给爷一代的演讲《前浪》”,相同的演讲词下,每一帧都是当代小人物的生活缩影,有观众在评论中表示:

 

“那是你们的B站,这个才是我的b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