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营销女王董明珠搭上了直播带货的风口,一个月连播4场,从第一场的22.5万元翻车事件,到最近一场带货65.4亿,一场比一场上手,进步瞎眼可见。
 
李佳琦罗永浩什么的,看看也就图一乐,真的带货,还得看董小姐。
 
毕竟当年董小姐如同爽文大女主一般,棋行天下的风云时代,罗永浩还在东北摆地摊,李佳琦还在玩泥巴的年纪呢。
 
 

爽文主角一般都要有个很惨的开头,例如家破人亡、被绿破产、意外身故,方便后期一路逆袭。
 
1984年,董明珠30岁,那一年她的丈夫病逝,留下当时还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工作的董明珠和一个两岁的儿子。
 
孤儿寡母的生活一下子陷入拮据。一边要还欠下的医药费,一边孩子越长越大,微薄的工资再也无法承担起家庭的开销。
 
普通人肯定考虑的是改嫁,但董明珠觉得靠啥不如靠自己,于是她把孩子托付给母亲,一个人南下珠江打工。
 
1990年,董明珠加入国营珠海海利空调器厂,也就是格力的前身。
 
90年代初期,是中国空调发展的黄金时期,空调企业有几百家,其中春兰空调是绝对的老大,一度占据市场份额近三分之一,销售百万台。
 
而当时的海利不过是一个烂摊子,空调年产量不过两三万台。因为品牌小,没有议价能力,交易都是先发货,再结款。一旦经销商耍无赖,就会留下一堆烂账。
 
这个问题也不止存在海利,中国经济史上有一段「三角债」盛行的时光。在当时,企业的普遍状态是:欠着别人的钱,手上也有一堆收不上来的欠款。既没有能力,也不愿意还债。企业无法扩大生产,宏观经济死气沉沉。
 
命中注定董小姐要从这烂摊子里成长为名震天下的霸者。
 

 
刚加入格力的董明珠被派到安徽担任销售员,她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从欠账的经销商那里追回了42万的货。
 
如果你对1990年的42万没概念,想想当时10块钱可以买10斤猪肉。
 
董小姐也没有别的技术,就是一个字「赖」,赖在经销商公司不走。一连赖了40多天,赖到经销商实在无计可施,只好如数退货。
 
想想,如果当年贾跃亭欠的是董小姐的钱……想想都兴奋。
 
随后,她开始拓展安徽市场。到1992年,在贫困的安徽,董明珠一个人突破了1600万销售额,占全公司销售额的1/8。隔壁江苏一年的销售额只有300万。
 
更牛逼的是,这1600万全都是先款后货,概不赊账,拿到手里的都是真金白银。
 

斗宗强者,恐怖如斯。
 
董明珠的业绩,引起了当时格力老总朱江洪的注意。
 
在爽文里,主角背后一般都会有一个更加深不可测的「背后大Boss」,传功授业,送装备刷段位,在主角搞不定的时候机械降神拯救世界,甚至将一身修为全部留给主角。
 
朱江洪就是董明珠的「背后大Boss」。
 
朱江洪也是一个传奇。和一线销售出身的董明珠不同,朱江洪是技术出身,而且走的是高层路线。历任百色矿山机械厂和珠海冠雄塑胶厂厂长,都以技术创新和抓质量为主。
 
在中国,凡是和质量搭边的事,少不了「砸」、前有海尔张瑞敏砸冰箱,后有罗永浩砸西门子。可见企业家们压力都比较大。朱江洪也砸,而且将砸空调形成了制度,凡是有质检不合格的产品,邀请生产环节负责人亲手砸,砸完再罚钱。
 
虾仁猪心,虾仁猪心啊。
 
1991年,冠雄塑胶厂和海利空调厂合并,合并后更名为格力,朱江洪成为格力的总经理,一手将这个商业帝国带上巅峰。
朱江洪给董明珠的考验,是让她打开江苏市场。
 
而董明珠不负众望,拿下大经销商,只花了一年,就把江苏的销售额翻了17倍,达到5000万。
董小姐如此成功,和她身上有逆天改命体质不无联系。
 
1994年,董小姐负责的江苏地区遇到了难得一见的凉夏。
 
众所周知,空调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品类,淡季打折卖不掉,旺季怎样都好卖,市场基本可以参考风扇棒冰等。
 
90年代初,中国人民还热衷于艰苦奋斗,夏天不是热得受不了,根本想不起空调的好。加上空调也不是什么便宜东西,一台高级分体式空调,也就是常见的内外机,价格大概在6000元。
 
再说一遍,那是个10块钱10斤猪肉的时代。
 
凉夏来了,格力的经销商忙着给董明珠施压:「再不降价,货全压着,你们拿到钱是没风险呀,我们今年完了。」
 
董明珠坚持不降:再等等,天气一定会热起来!
 
半个月后,南京气温暴涨到39摄氏度,南京的存货销售一空。提前降价的厂商损失惨重,而格力大获全胜,跻身国内空调top3。
 
胜天半子董明珠,诚不欺我。
 
也就在这一年,格力降低了销售人员的提成比例,公司销售人员集体哗变跳槽。朱江洪有意提拔,董明珠借机上位,从一线销售成为了经营部负责人。
 
93年,家家户户都还处于犹豫着要不要买人生第一台空调的时候。类比一下,差不多就是移动互联网刚刚崛起,人人都开始换智能机的黄金年代。
 
也就在那一年,中国人民喜迎久违的物价上涨,经历了难得的通货膨胀。空调这样的高档耐用品成为了保值的首选。
 
此后三年,中国空调市场经历了一场混战。国内外几百个品牌,五百多万台空调,一起涌入了这个市场。惨烈程度堪比15年的O2O,16年的直播和17年的共享单车。
 
董明珠在此时上位,也是朱江洪重建格力销售体系的需要。朱负责技术,董小姐负责营销,人称朱董配。
 
朱洪江和董明珠
这三年的乱世,终于一统于格力。从96年起,格力在全国空调销量第一的位置上再也没下来过。
 
难怪董明珠敢和雷总打赌,毕竟雷总吹过的牛、走过的路、飞过的风口,朱江洪和董明珠20年前就尝试过了。
 
进入管理层后,董明珠亲手将过往的大户经销商模式转变成了区域销售公司制,企业和经销商合伙成立公司,对区域销售控制力进一步增强。
 
后来,董小姐更是一路高升,2001年,朱江洪出任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接任了总经理一职,在实权上接管格力电器。
 
 
进入21世纪之后,董小姐手上,几乎不斩无名之辈。
 
第一个刀下亡魂,是黄光裕。
 
04年,成都国美擅自降低格力空调价格,董明珠震怒,要求国美道歉。当时还是国美老板的黄光裕,要求全国门店统一封杀格力。
 
格美大战一炮打响。
 
当时正是国美苏宁统治电器终端销售,海尔、TCL、美的等厂商无不放弃利润,对黄光裕俯首帖耳之时。但董明珠作为金牌销售,深知控制销售渠道的重要性,反其道而行,在全国疯狂开设终端零售店。
 
这场关于定价权的争夺,格力笑到了最后。
 
与国美决裂的格力,不仅保持了30亿的快速增长,连带着海尔等厂商都开始先后加大自有渠道的建设。后来卖场模式逐渐消亡,第一铲土可能就是董小姐亲手挖的。
 
天下第一黄光裕,也只能扶墙而走,表示对董小姐致以「最崇高的无奈」。
 
董小姐手上第二个败将,叫周少强。
 
2012年,朱江洪卸任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接班。朱总一生修为,尽数传给了董小姐。
 
但几乎与此同时,上层空降的周少强进入格力,担任要职。
 
格力电器作为国企,与上级格力集团的关系一直十分敏感。一方面,格力集团几乎所有的营收全部来自格力电器,另一方面,集团与格力电器在人事权、控制权和股份分配上又多有纠纷。
 
面子管不住里子,里子不服面子,一场人事斗争即将开战。
 
爽文主角,一般都出身底层。总有那么几个宗派钦定,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在主角面前疯狂装X,然后被主角光速打脸。
 
周少强就是如此。
 
12年5月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中小股东代表纷纷拥护董小姐,空降兵周少强没能进入格力电器董事会。
 
第二年,网上爆出周少强在当地豪华会所公款消费,一顿饭就喝了12瓶红酒。周少强被停职调查。
 
这场关于格力所有权的争夺,董小姐再次获胜。自此,格力进入了董明珠时代。
 
而第三个手下败将,就是雷军了。
 
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小米CEO雷军和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获奖。在央视主持人陈伟鸿,以及马云王健林两位大佬的煽风点火下,董小姐和雷军现场下了10亿赌约,赌小米销售额能不能在5年内赶超格力。
 
2018年,格力完成了2000亿销售额,领先小米300亿。但当年增速已经陷入停滞,远不及小米飞速发展。次年,小米就完成了对格力的超越。
 
这次,董小姐赢得侥幸。
 
但风度还是要有的,作为大女主,董小姐表示不仅不要雷总的10亿,还要和雷总再赌5年。
 
这对CP磕起来实在太甜,建议各位长期持股。
 
 
最后呢,还是说一些董小姐不那么成功的事情,不然显得董小姐多智而近妖。
 
董小姐做手机就不太成功,可能是2015年的格力手机没有赶上2020年「姐姐来了」的风口。想想看开机画面里,乘风破浪的董小姐,是不是有一丝心动?

董小姐投资新能源汽车也不太成功,一开始想以公司名义投资被否决,然后董小姐自掏腰包10亿,还拉上王健林一起投资了银隆新能源。看后来的新闻,可能是赔了。
不过区区10个亿,那个谁不是正好能垫上嘛。
 
我说董明珠是爽文女主吧?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冥冥之中,自有编剧埋伏笔,i了i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