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开始,「私域流量」就开始频繁出现在互联网圈子,这年头,不懂点私域流量,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自己是互联网从业人员。

然而,关于「私域流量」你真的一点误会都没有吗?

欢迎走进本期易观分析,让我们一起通过数据研究了解被我们误解的私域流量~

误区一:私域流量已见顶

研究表明,2019年第1季度中国数字用户规模就超过10亿,到2020年第1季度,中国数字用户规模达到10.23亿,日均活跃用户规模达到8.93亿,相比2018年第1季度的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0.48%和1.12%
到目前为止,数字用户的线上迁移持续,尤其日均活跃用户的增速体现出数字用户的线上生活普及化。疫情的爆发,催生了大量线上用户,这也为线上营销带来了机遇。

作为线上营销的重要环节,私域流量的成长空间仍然很大,并没有见顶。


误区二:私域流量=微信小号

对于入门玩家而言,难免认为私域流量就是微信小号。但是,我们从数据可看出,用户的时间并不单单只在微信上,在抖音、快手、QQ等各类其他APP上,用户同样也有较高的活跃度。

因此,经营私域流量,应该将视角变得更广一点。如果你的主要用户是在校学生,那么私域流量仅以微信号布局,其意义就不太大,因为对于学生群体而言,QQ的使用量显然高于微信。

在建立私域流量池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用户属性、特征,根据他们的特点再去有侧重地选择不同的平台,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误区三:私域流量=狂加好友

有不少刚接触到私域流量概念的用户可能会认为,只要我的好友足够多,那我的私域流量布局就足够成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私域流量并不是狂加好友,也并不是传统的微商模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私域流量的核心在于「经营」用户,强调自身对于用户的价值、持续利益(即用户关注你用户可以获得什么),一切以促成持续复购为目标;而传统微商的核心逻辑在于「转换」用户,一切以促成交易为目标,完成交易后,有没有复购并不是第一优先级。

因此,私域流量是一项长期工作,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信任」问题。

信任问题一旦解决,促成复购的目标就不愁完成不了了。

参考图片中的流程,私域流量更强调的是与用户的有效互动以及价值输出,并非不少小白用户以为的简单「加好友、拉群、发海报」三板斧。

误区四:放弃KOL,只投KOC

有些用户可能在经营私域流量,投放的时候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既然做私域流量,只要抓住足够多的KOC就可以,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触达更精准。


本图数据来源:
赢联新媒体研究院数据监测系统  · 易观整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KOL仍是各广告主投放的主要阵地,尽管2019年KOC的投放有较大提升,但并不是主流。结合私域流量运营,KOC的投放是很重要,但也不能舍本逐末,完全不管KOL投放。

毕竟,有了KOL的影响,加上KOC的触达,覆盖的用户才更为全面。

误区五:不做转换漏斗


虽说「私域流量」的核心在于「经营」用户,但也必须明白,做私域流量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复购、提高转换。

脱离了转换漏斗的建立,只做私域流量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上图所示的转换漏斗是当下常见的一种模式,供各位用户参考。结合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企业用户,这套转换漏斗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误区六:大公司不做私域流量


事实上,「私量」的本质就一种营销模式。是否使用私域流量的营销思路,与公司的大小关联没那么大,并不是只有小公司才需要私域流量,大公司就不需要。


对比公域流量,私域流量有着明显的优势。根据产品及用户特点,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与视角,还是尝试的。

以美妆领域的知名企业完美日记为例,他们将曾经购买过旗下产品或者去过线下店的用户引流到微信体系,通过持续的内容互动、促销活动、上新活动、直播活动等来提高复购率,不断挖掘用户价值。

不少大牌也在进行类似的动作,可见私域流量的经营模式并非小企业专属。

好了,今天关于私域流量的分享到这里告一段落,转发集赞5人,截图发送公众号后台,可免费获取最为全面的「私域流量图谱」一份噢~

★免费体验易观千帆,关注移动互联网动向

勾搭后台小编,申请内容转载、唠嗑、采访,请添加微信号:terryxzg


转载须知:未经易观授权,严禁转载、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易观发布的任何内容。经授权后的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使用时应原文引用并注明来源,且分析观点以易观官方发布的内容为准,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删减、增添、拼接、演绎、歪曲等。因不当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易观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并保留向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追究的权利。


 戳“阅读原文”,即刻体验易观千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