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末定期记录这一周在社交网络中更新的只言片语,记录,作为一种刘思毅创业的口述历史,希望和各位分享,期待碰撞。 非常希望有更多创业的 CEO 加我微信,围观我的票圈,siyiqunxiang 一、 今天中国最会说川普的成都美国领事馆被勒令关闭,作为休斯敦的回应。 中美脱钩是一种新常态,不是热武器的战争,但是看起来已经是除了热武器战争之外的全面对抗的开始。 前段时间和一位前辈喝酒,她作为一个香港生活很久的投行人,在美国经历了本科教育,然后在杭州工作,聊起最近的局势,真的是感慨万分。 我说你反正是港民,可以随便跑路。 她说,跑不了了,美国人会因为美国人全球征税就脱美吗? 不发生战争的话,中国是未来的美国,就是我们这 10 年的事儿,我不在大陆呆着在哪里呆着。 美国人针对中国真的非常一叶障目,只见所谓「**」,没有见到你们和我们,也没有见过中国人的勤奋和贪婪。 这样一群人,干不过美国人真的奇了怪了。 所以她也极力要求还在港的丈夫直接跑路回大陆工作,她的判断是: 第一,港股成为一种数字化的资产管理结界,在地城市作为一种柜台的意义会越来越标准化。今年在港上市,因为疫情恰好开启了这一步,发现完全没有问题。 第二,香港的零售、旅游、自贸的功能,会被稀释和切割,海南的旅游自购已然在疫情之下如火如荼。 第三,对抗会持续,不仅是川普,不需要对大洋对岸的两党抱任何希望。 中国和美国的战争不仅是国家利益,可能在两国领导层的接触中,因为一系列不一致,更可能发现这一种文明的冲突。 大选之前,幺蛾子很多,会很疯狂,大选之后未必不会疯狂 第四,美国不在意所谓的在华中间派,对美国有幻想和抱有友好关系期待的中间派在美国政客眼里是一点用都没有。 他们要选票,他们也要国民感受。 她劝告说 90 后北大自由主义者,还有留学生啊太容易出中间派,因为这件事儿而痛心、痛苦、迷惑,完全没必要。 直接跑路即可,回大陆老实呆着。 这是一场战争,存量世界的战争,作为中国人根本没有一丝利益腾挪的空间,作为美国人也没有,他们不在乎你们。 疫情让好多事情加速,疫情中的世界已然不同,疫情后的 10 年竟然会改变所谓的「一超多强」的局面吗? 竟然有些期待 10 年后会怎样,但是会不会太乐观了? 可是按照经济增长率来说,似乎就是这样。 要么被接受成为第一经济体,要么**趴下的接受对方规则内割肉,有中间状态吗? 二、 其实当代的年轻创业者,有很多都走南闯北的,说是要安定下来也是很难的一件事儿。 但是昨天接待了一位在长沙做英语的会员,叫做早安英文,之前老罗英语机构的老师,自己做了工作室,然后自己会做流量,就开始搞公司。 他觉得自己不需要在北上广深杭,于是就回了自己的家乡,400 平米的办公室 1 万多, 员工 over pay 到杭州的基础薪酬就会很稳定,当然业务负责人很难搞定,但是没关系,从小白中自我成长也可以。 我动心了。我觉得以后我公司的私域销售团队和运营团队大了的话,我一定要去成都开一个子公司, 离家近、可以经常回去耍,不是看父母,就是想在四川有一个盘子。 然后成本低,然后要是江浙沪腻歪了,员工可以申请换 base 哈哈哈,好爽。 真的觉得自己在年轻的时候是不可能安定下来的,怎么可能有此心安处即吾乡的感觉呢,哪里都没有这个感觉,成都都没有。 至少是一个全国一线城市自由穿梭的 high mover,说跑路就跑路,所以铁子们有一天我写一篇爆款文章说, 「为什么我又回到了北京」打我脸,我真的是一点都不惊讶哈。 三、 可是杭州的政策这么好。 杭州啊,我公司有好几个应届毕业生,听说有住房津贴 1 万,和应届生就业补贴 1 万, 我们 HR 前一天申请,第二天小朋友银行卡就出现了 2 万的现金。 杭州真的为了人口净流入下了好大的血本,印象分太重要了,几乎决定一切。 毕竟我这么话唠的人,一定会东奔西跑地去告诉诸位会员,你们一定让 HR 帮应届毕业生申请这一笔钱啊。 ?♂️ 真的是白领的啊,我爱杭州。 大家知道 1 万元的住房补贴,1 万元的入职补贴,对于应届生 98 年、99 年的人来说,有多重要吗? 我爱杭州的效率和砸钱,我一定多纳税。 四、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家中无富贵,口袋无财宝;寒风中刺骨,勤为好仕途;博得明月出,用兰花换锦服。 美丽的歌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少年感。 「命硬学不来弯腰」,哇,gai 你真的好奢侈,每次听到这首歌都觉得太奢侈了。 我这么会怼人都已经弯腰 1 万次。 五、 创始人在创业一开始的时候就要珍惜股权,随意赠予、随意被压低估值、随意许诺的行为都是一种对股权的践踏。 等到创业公司有了现金流,股权有了重大价值,之后才想起来,股权分离出去的疼痛。 见过无数次这样的案例,自己也同样犯错犯错犯错。 不要随意许诺,不要随意践踏自己,就好像一开始就为了北京户口拿低工资的人类,预期自己的上限就是安稳人生? 六、 读一本关于买房的书。 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逆城市化趋势(中心区住的多为穷人,郊区和乡下住的多为中产阶层和富人), 纽约城市居民的住房基本上是高楼大厦中的公寓,而曼哈顿则成了纽约豪华公寓的黄金区域。 由于购置房屋所需的花费太高,大量居住在曼哈顿的中产阶层每月花费3000~4000美元用来租房栖身。 从整个纽约的房地产消费支出情况来看,在人均消费支出中约有2.5万美元用于租房,占人均总支出比例的39.6%。 这也使得房产支出成为纽约市居民最大的费用支出项。 原来哪里都一样,房租在超级大城市都会占据巨大的成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