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团和滴滴再次走在了不同道路上。
最近几个月,滴滴出行接连拆分出多个子品牌:青菜拼车、快的新出租、橙心优选。如果再算上独立的花小猪打车App,以及持续运营多年的礼橙专车、青橙单车、小桔车服,滴滴的意图明显,要打造出一个围绕出行生活的多元化品牌矩阵,构建出一个“滴滴品牌宇宙”。
与滴滴站在同一边的还有58。就在上周,58旗下的到家业务更名为“天鹅到家”,并以新代言人邓超的名义狂撒1亿元现金券。此前,58到家还将速运业务更名为“快狗打车”。算上58同城、赶集、安居客、中华英才网、转转,58集团也拥有一个多元化的品牌宇宙。
美团则于上周五宣布,公司名称将简化为2个字的“美团”,旨在对外建立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事实上,美团很早就开始了“品牌瘦身”。摩拜单车更名为美团单车、榛果民宿更名为美团民宿。各项新业务基本都基于美团主品牌进行延展:美团优选、美团买菜、美团充电宝……
算上去年6月线上线下的主色调统一为“美团黄”。在品牌建设这件事上,美团坚定地站在了“品牌统一化”这一边。
统一化与多元化,原因为何?
品牌多元化也好,品牌统一化也罢,两种品牌策略并无高下之分。改变背后动因,都是为了满足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诉求。但这两种思路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公司,仍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无论重启、变更或是简化,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对品牌日益重视。
9月11日,美团在港交所发公告称,其在香港联交所的股票名称将启动名称简化流程,中英文名称分别简化为美团和Meituan,股份代号保持3690不变。公司名称的简化不会对业务方向、组织架构、公司运营等产生任何影响。
这不是美团第一次对品牌“动手”。去年6月,美团宣布将品牌主色调统一为黄色,不仅线上App视觉变更为黄色,单车、充电宝、收款码、POS机、收款盒、商家门贴等美团在线下的触点和交互入口也整体变为黄色。
(2019年6月,美团品牌色升级为“美团黄”)
这次美团名称的简化,是“品牌统一化”的又一个关键动作,也是去年“美团黄”色彩统一的延续。
既然对业务无影响,品牌统一化的价值何在?
若将产品迭代形容为造轮子,品牌升级就是修路,短期内效能不明显,却是在为长期发展做准备。这一次美团品牌升级,意在管理子业务的品牌形象,如摩拜单车成为美团单车、榛果民宿更名美团民宿,形成统一的品牌效应,并可以积累统一的品牌势能。
质量越大,引力越大。美团深谙这一道理。
美团顾问马占凯曾经在内部做过一个分享:一个广告想达到人尽皆知,大概需要花十个亿。如果你把这十个亿分成3份、打3个品牌,每个品牌花3.3个亿,很可能结果是3个品牌都失败了。就像烧水的时候,要把所有的火力集中到烧开为止,能量越集中越好。
这一逻辑也与美团“Food+Platform”超级平台的思路暗合——美团外卖、美团酒店、美团优选、美团单车……美团主品牌和美团App可以聚合流量、加速各个业务在初期的快速成长,反过来待各个业务板块成熟后,可以反哺美团主品牌的影响力,补全“吃喝玩乐”生活服务全链条,进一步夯实用户和商户对美团的认可与认知。
而点评作为美团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其定位更加明确,反而有利于运转效率的提高,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内容生态优势,与美团各项交易型业务形成强协同。点评将进一步深耕信息流、直播、短视频等多种内容形态建设,不断夯实其生活消费决策入口和内容分享平台的定位。
滴滴则选择了品牌多元化道路。
9月,滴滴发布多品牌通用优惠券,可用于青菜拼车、滴滴快车、滴滴优享、礼橙专车、滴滴豪华车等多项服务,紧接着还推出花小猪打车、滴滴顺风车、青桔单车的优惠和补贴。
这次优惠券发放,如同一个大型广告投放现场,带出四五个独立品牌。
有从业者认为,滴滴将通过此举建立不同业务之间的品牌区隔,避免某一业务的商业或口碑失利,影响其他业务口碑,从而弱化了单一品牌的市场风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