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年前我要离职字节跳动之前,我曾经在 wiki 中翻到过当时还是今日头条 CEO 张一鸣,给大家发的全体信,大意是:
「在从 1 亿 DAU 通往 3 亿 DAU 的路途中,深刻地感知到,腾讯对我司业务的重力从未消失,
图文媒介形态的 DAU 上限十分明显,远远弱于社交网络的粘性和频次。
我们还要不断探测我司 DAU 的上限,探测更多新产品。」
当时的字节跳动就是和现在一样,大干快上地试着不同项目,抖音就是其中之一,那个时候才 2000 万 DAU 不到呀。
然后现在,刚刚写一篇文章,我们居然可以明显感受到,抖音作为全品类的短视频媒介形态的基本生产工具、内容消费平台,
对小红书、B 站等垂直场景和人群的挤压,以及对票圈内容和时长的挤压。
沧海桑田,才 3 年,这是字节跳动走过的 3 年,我们都是这一步互联网巨头从阴影之中到成为阴影本身的历史见证者和亲历者。
字节跳动有多牛逼,在字节跳动一直当纺织女工的铁子就有多惨淡,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字节跳动是一个讲究人才冗余的公司。
今天这篇文章除了感慨张一鸣有多牛逼之外,我就只想说一个问题,针对年轻铁子们的职业规划问题:
我们的出路是成为张一鸣,而不是张一鸣的打手。
暂时的打手,是我们终将成为张一鸣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我的好朋友中有两类心态,我经常看到。
第一种,今天的字节跳动的很多朋友,似乎都沉湎于自己见证浪潮的喜悦中不可自拔。
这是没用的。我跟江湖上的无数人都吹过牛逼,也和字节跳动的无数群响会员都套过近乎,
我曾经在字节跳动呆过呀,而且是在头条曾经很牛逼很有名的增长部门哦,
其实没有什么卵用,头条这个光环已经要被今天出去拿融资、出去其他公司拿高薪的字节跳动 er 消耗到爆炸了,真的要消耗到爆炸了。
字节跳动实现的一切,和你全部无关,你是陈林吗?你是男张楠吗?你是女张楠吗?
不是这些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话,都是打手,而且都是关系不是那么大的打手。
打手的本分就是吸取能量、交付价值、赢取工钱,为自己做打算。
第二种,也有一部分铁子郁郁寡欢,觉得不如意没意思,已经走到了一切本质都是打工的尽头。
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打工是没意思的,不可能一辈子打工的」,
这句话是对的,这句话也戳穿了本质,但是没本事的人只能也只会选择一直打工。
这类同学会期期艾艾地说,感觉职场生涯的尽头好像也就是和当年体制内的父母、被抛弃的小镇同学一样,
只不过看得更高,但是还不是一个打工的。
认清本质,但是投降了,坐着不再动弹,这是等着被裁员被时代淘汰的节奏。
我觉得这两种心态都是不对的,都要不得。
我觉得正确的在大公司打工,或者叫做正确的打工心态应该是以下几条:
第一,打工就是打工。
清醒地意识到打工不是请客吃饭,你的是你的,老板就是老板的,
除非你对于这个资产有参与的股权或者期权,领工资就是一种劳动力变现的公平交换;
第二,持续积累。
要明白水大鱼大,公平交换应该去势能更大、平台更大、挑战更大的公司,
积累经验值、积累经验、积累合伙人。
第三,平台中创业没结果就是没戏。
抖音不成为抖音的话,就和现在的多闪一样,会是一个半死不活的状态,
抖音成为了抖音,当年的同学赢得了自己的现金、地位以及势力范围。
大公司的创业是弱肉强食的,老板对打手来讲,核心策略就是通过投资分散风险,也是全体赛马的游戏。
平台中的创业是一个 ROI 忽高忽低的不稳定事件,别以为你的项目挂了没事儿,还可以转岗,
一个大公司没有自己的业务范围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儿。
而创业,天然就是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情。
第四,成为张一鸣,而不是打手。
什么叫成为张一鸣,就是终局还是希望创造,或者加入一个极早期的创业公司,成为一个联合创始人的。
火候要自己判断,时机要自己抓住,但是我们这一代互联网人的终局,绝对不是在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呆着就是呆着。
因为迟早会被淘汰呀。
以上,恭喜我们一起到来,残忍的黑暗互联网时代,兄弟们一起干。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