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从小红书的 DAU 用户转变成一些垂直公众号 IP 的日活用户,令人感慨。
小红书和大众点评,供养了一群 PGC 的达人塑造网红店,引导大家追逐同样相同的千篇一律的食物、酒店、发型、网红打卡点。
我越发觉得,这是一件邪恶而遗憾的事情,然而这是谁的罪?
参差多彩才是世界真实的样子。
但是当你打开小红书,你看到的是什么?
每一个网红都长成一样:女生必须包头巾、男生必须要有腹肌、野餐必须要有车厘子不能够有黄瓜和鲜肉月饼。
每一个打卡点都必须要去拍照的:咖啡必须要 Arabica,去一个地方一定有一些网红经典去拍照,然后网红经典的元素一定是 Ins 风格。
每一个笔记都有模板:减脂笔记一二三、化妆笔记一二三、男生发型一二三、女生拍照一二三。
都一样的流水线作业,让人恶心。
社区没有义务为此事负责,社区要对她的商业化负责,对她的日活和使用时长负责,生态中 PGC 达人需要为他们的生存负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我以后不太能把小红书当作生活方式小百科反正,Sadly,
我觉得大众点评和小红书都不能满足我自己对生活供给选择的日常期待了,反而是一种小众、垂直的公众号 IP 是一种非常棒的孤岛。
这是我作为用户的观感,种草的价值在小红书上在削弱,因为千篇一律。
无论有没有责任,小红书这个团队似乎对内容运营和生态调控上,没有特别大的意识。
最近国庆节筹备和我自己对吃喝玩乐的研究,我成为了小红书的 DAU,然而我发现小红书的内容千篇一律让我难以忍受。
我不知道是我太挑剔了,还是算法本身就是这样,我觉得虽然抖音总是有套路,但是没有小红书那么的不耐受。
在小红书上,用户对同样性质的内容的耐受程度,太差了,渝舍这个问题可见一斑,
我作为小红书的观感用户不止遇到一次这样类似的感受了。
如包着头套的女生、如一律腹肌的男生、如野餐照片,低俗的流行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第一原因,商业上的流水线作业要求。
网红要吃饭,所以网红需要接单子,接单子一定是有营销痕迹的,
因为你不是客单价很高的网红啊,你的创造实力不允许啊,你的预算也不够你有原创的空间啊。
无数多品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让小红书变成了一个品牌的百度美誉度管理空间,
一旦成为一个专业的管理空间,就好像全部是虚拟的场域中的虚拟用户一样啊,所有的印象只为此时此刻某些真实用户服务。
一切都是彩排。
第二原因,成为网红的流水线要求。
算法让流量和内容相遇,好的内容吸引好的流量,什么是好的内容,
从结果维度来评判就是看算法的,算法怎么评判是好的内容,听用户的行为。
用户的行为其实塑造了好内容的标准,而好的内容被跟风模仿,让算法和用户可以选择的池子变得狭小,
信息茧房在小红书这样 1000 多万 DAU 池子里,不仅是 for 用户的,也是 for 平台算法。
当平台没有那么多优质的真正的好内容可以为每一个 DAU 量身推荐的话,当然千篇一律。
以上纯粹是我对小红书非常个体的感受。
2016 年还是 2015 年的时候,我还在第一家公司做全职实习生,
红点直播当时还在冷启动,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经常看到票圈晒小红书的购物盒子,真漂亮。
Life is Short,just Buy it
之后,我看到了胡歌代言小红书,胡歌当时说的 Slogan 是,全世界的好东西,都在这里。
我当时想,真的是一个太好的 Slogan 了,小红书真的是一个令人愉快舒适的平台哈哈,
现在,变成了一个我的软**平台(你们懂吗哈哈哈啊哈)和千篇一律不想看的生活资讯平台,还是遗憾了。
希望小红书团队加油,内容同质化,就是内容平台的墒增,要抵抗墒增的。
以及,小红书团队以及所有垂直人群或者垂直场景的 App,
要持续警惕,短视频生活、美食内容,特别是抖音那些进取的 PGC 类账号对贵司 DAU 的侵蚀,腐蚀不是一日之功。
抖音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