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种通关可以延续三十年

八天的长假刚结束没几天,不去蹭热闹的我在家玩了很久的游戏。

于是就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游戏的寿命能有多长?

国内一般的FPS类游戏大多数是5-7年;沙盒类游戏大多数是4-11年。

以前有个统计说,一款网络游戏的运营寿命是3至5年,在中国市场上则更是短到只有1至2年。

一般的游戏寿命如此看来很短暂,它往往只能陪你走过一段岁月。

不过,事事也并非皆如此,越长寿的游戏往往生命力越顽强。

《轩辕剑》就表示:30岁了,还在成长中。

 

三十年间,星河变幻,河东河西。

一路走来,老IP《轩辕剑》见证了国产游戏的历史变化。

插着黄色卡带的红白机无人再用。

《红色警戒》成为古早的象征;

手机游戏接替网页游戏步入黄金期。

这三十年间,多少城头易主,多少河流改道,只有《轩辕剑》依然焕发生机。

它曾与《仙剑3》相媲美,在时间的考验中,渐渐成为“国产RPG游戏之光”,凝聚了一代代天南地北的游戏玩家。

很多人除了玩得欢乐,在其中也看到了武侠文化,看到了中国早已有之的侠客精神。

 

这真是游戏的力量,它能带给人信念、道理与温情。

这次,我们访问了几个《轩辕剑》的老玩家,听听他们的故事,感受老IP带来的青春回忆与热血激昂。

02.

年轻人不懂古早游戏圈的难

38岁的阿伟,在上海工作,80后的他已是十级轩辕剑元老玩家。

每次回想起少年时的自己,他就感叹,90年代的游戏圈和互联网如此不发达,玩家更多是线下的交流。

没有钱买那么多游戏,但没钱有“没钱的玩法”,那就是和别人换着游戏碟来玩。

486时代带来了《巫术》《毁灭战士》《魔法门》《创世纪》等风靡一时的欧美游戏。

也带来了《炎龙骑士团》《大富翁》《金庸群侠传》《仙剑奇侠传》等台湾游戏。

还有许多取材自三国素材,取材自西游素材的本土游戏应运而生。

1994年中国第一本专业游戏杂志《电子游戏软件》创刊,在上面很多孩子了解到游戏的文化背景,了解到闯关的攻略。

他们就靠换游戏碟来玩这些游戏。

阿伟第一次跟别人交换的碟就是《轩辕剑贰》,他从此了解到中国风的游戏世界。

水墨风元素和炼妖壶系统令人震撼,“善恶非绝对”的理念和荡气回肠的剧情令人动情。

原来,我们自己的游戏也可以这么好玩、本土、热血,这么和现实世界接壤。

大概是血液里对于自己民族的事物有所向往,阿伟立马被吸引了,从此踏入了《轩辕剑》的坑。

后来的《轩辕剑叁》很火热,但是阿伟刚买了别的游戏没有钱了。

听说同学家的亲戚有,于是通过同学,他和那位亲戚做了一笔交易——用游戏换游戏。

在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心中,游戏是一种货币,快乐是其中的硬通货。

许许多多的孩子挤在一台电脑前,看人玩《轩辕剑》,就像自己打一样,不亦乐乎。

毕竟快乐是可以传染的。

03.

轩辕剑成就人生高光

30岁的志豪,在广州上班,将将90后的他已是轩辕民二代。

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是个硬核老玩家,收集了很多国产游戏。

这些珍藏品里,一些已经在市面上绝迹, 只有极少像轩辕剑这样的游戏还在发展着。

志豪就在这种耳濡目染中接触到当时最新最热门的游戏,而这竟也成了他的拿手好戏:

在班里装逼谈最新的游戏,谈《轩辕剑》的历史观、内涵,让很多男同学都羡慕不已。

很多同学以为他就是那个角色、那个大侠。

这成了他人生里最受欢迎的高光时刻。

“毕竟别人还在研究哪包小浣熊才有自己想要的卡,我已经在《轩辕剑》里找DOMO工作室的彩蛋了。”

其实没多久,年轻人都抛弃了小浣熊卡,转身投入游戏世界的浪潮。

《石器时代》掀开了网游时代的帷幕,横空出世的《传奇》将陈天桥送上全国首富的宝座。

《征途》《完美世界》摇身一变成为领跑中国网游,它们的开发商巨人网络和完美时空在2007年奔赴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人们沉浸在游戏力量的梦幻之中,孰不知这是中国网游的巅峰时刻。

《轩辕剑》也在这个时期大步发展。

它带给了志豪很多人脉,其中就包括喜欢换游戏碟来玩的阿伟。

通过表哥的介绍,志豪认识了阿伟,他把当时最新的《轩辕剑叁》借给了阿伟。

剧情里一个人辗转来中国求道的故事,就像现实中阿伟辗转认识志豪的故事。

他们相差8岁,却并不生疏,就像兄弟,就像知己,每每谈起《轩辕剑》的攻略都是你一嘴我一嘴,没大没小,乐呵呵不停。

后来,《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因为细腻的剧情感动了不少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

游戏也出乎意料地从《传奇》和《反恐精英》等强敌的围剿中突围出来,成为当年非常亮眼的单机游戏。

后来,两人在玩游戏的友谊中慢慢长大,毕业,工作,分隔各地。

阿伟去了上海,志豪留在广州,越来越在生活中忙碌的“轩辕民”们线下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但是那份珍藏的感情一直都在。

等着某天再破土而出。

04.

本应成为网络大V,结果投身轩辕界豪杰

21岁的嘉乐在广州生活,90后的他已是网上冲浪种子选手,更能和00后侃侃而谈。

《轩辕剑叁外传:天之痕》的剧情风格不同于以往前几作,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玩家在讨论,作为一个脚踏多个圈的冲浪选手的嘉乐自然也有所听闻。

起初嘉乐抱着吃瓜心态去玩了《天之痕》,结果一周后就被跌宕起伏的剧情触动了。

它情感细腻,感情真挚,一直是玩家之间的月经讨论话题,是很多少年入坑游戏的必备法宝。

没多久后,微信更新了5.0版本,激起全民打飞机的热潮。

《天天爱消除》同月上线,连大妈大爷们都会跟着节奏喊几声“Amazing”和“Excellent”。

再后来,第一代职业电竞选手顺势而起,走到台前,靠直播风生水起。

新一代网络文化兴起,这是真正属于游戏的网络文化。

网络游戏、单机游戏、手机游戏、VR游戏、主机游戏等百花争艳,各种线上线下交流群应运而生。

嘉乐就在游戏的网络文化下,作为一个合格的话痨型冲浪选手,加入了《轩辕剑》的广州玩家交流群。

所谓文化的特质就在于追根溯源。

像很多网友一样,嘉乐去补课了很多代的《轩辕剑》。

去挖掘《天之痕》《轩辕剑肆》《轩伍三部曲》里细思恐极的秘密,去和网友交流自己的体验心得。

线下活动中,这些平时很宅的人相聚一堂,没有社交恐惧的压力,没有成长痛苦的痕迹。

有的只是对于游戏的感悟,对于人生的借鉴。

从年少到年轻,到老成,嘉乐上了大学,成熟了起来,成为了群里活动的组织人。

听过《轩辕剑》三十周年纪念音乐会试听会的他,灵机一动,组织本地的音乐会线下品鉴会,准备包一个小酒吧跟大家一起看音乐会直播。

岂不乐哉?

萍水相逢,却各自能畅谈,能分享快乐。

这样的美好何必错过呢?

05.

天南地北,却能相聚一堂

《轩辕剑》三十年,连接不同年代的轩辕民。

时代发展,互联网普及,大家因热爱聚集到一起。

游戏之外,一起讨论游戏世界观,期待新作的发售,为《轩辕剑》产出同人作品,甚至自己组织线上线下活动。

这不。

官方组织的《轩辕剑》三十周年音乐会线下品鉴会,提供了相聚的机会。

像上海的阿伟和广州的志豪,在不同的地区工作,不约而同地报名去了线下试听会,时隔五年再次见面。

志豪也约了小时候一起玩过《轩辕剑》,现在在上海工作的同学大搓一顿。

嘉乐和上海的轩辕民试听会面基后,决定回去组织一场广州的线上音乐会品鉴会。

许许多多玩家都在相聚,都在互相更好的认识。

一个游戏系列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本身剧情的深刻,世界观的宏大,音乐的优秀,也在于玩家能得到的额外惊喜。

那是一种跨越时间、年龄差、地区差的友情的现实力量。 

30周年音乐会是大宇给玩家们的一份礼物,线下试听会让玩家们有更直接的交流互动。

而线上直播则是给了一个机会让神州各地百万玩家齐聚一堂,彼此“坐”在同一个音乐厅里,再次感受《轩辕剑》给我们的触动,就像少年时第一次打开那水墨画的游戏界面一样。 

点击【阅读原文】接受来自《轩辕剑》30周年的邀请,去见见那群在不同时空跟你玩过同一个游戏的朋友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