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古老湿的第86篇原创
在我们谈美国大选之前,先做个事实判断:
无论是选举流程、还是仍然未定的选票、抑或可能到来的司法流程,美国大选都远远没结束。早早宣布谁谁谁已经获胜,不仅毫无意义,也明显未对美国选举有足够了解。
在所有州的计票结束之前(甚至可以说在美国最高院裁决完选举相关案件之前),无论说谁胜利,都为时尚早,任何一方都有极大的「翻盘」可能性。
尤其是在这么一个「肺炎之年」,变数比寻常选举年又多了一些:由于民主党一直倾向呼吁民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因此有大量民主党支持者选择邮寄选票,而不去现场投票,故而会有数以百万计的选票会略慢于现场投票。
几百万张选票杀入战场,足以逆转天地。
一切,都要等尘埃落定。
川普在推特单方面宣布获胜、并声称计票应该马上中止,在这样的选举背景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越早提前计票,越能狙击掉那些尚未送达的「邮寄选票」,而邮寄选票绝大多数都归属于拜登。
例如,今天下午还是川普领先的威斯康星州,在 14 万邮寄选票送达后,直接被拜登翻蓝。原本「川普预定」的 10 张选举人票,现在很有可能要送给拜登了。
同理,虽然川普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等重要的摇摆州占优势,但这些州的计票尚未结束,大批选票仍未完成统计,州的颜色到底是蓝还是红,结果依然存在变数。
(拜登虽然暂时领先,但在尚未结束计票的几个摇摆州中处于劣势,一旦失守,将输掉选举)
川普在邮寄选票上动的心思很多,从大选前就一直在吹风,不停的制造「邮寄选票等于投票作假」的印象。这从侧面说明,邮寄选票的数量之大,已经可以达到影响美国总统大选的地步,而邮寄选票正是民主党的重要票仓。
如果川普毫无悬念的获胜,那么大概也不会有什么余波。但如果拜登获胜,那么川普 100%会揪住「邮寄选票」大做文章,如同 2000 年小布什对阵戈尔时,双方对于「人工识别选票 vs 机器识别选票」的有效性的诉讼。如果闹到这个地步,那么美国总统的最终人选,很可能就依赖于最高院的判决结果,实际上就是由最高院来决定。
因此,在邮寄选票被正式统计完之前,任何判断都显得过于仓促。
在讨论「拜登和川普的得票数万一相同怎么办」之前,我们引入一个概念——选举人团制度。
美国总统的诞生,并非来源于「一人一票」的普选,而是「选举人票」:
每个州按照州人数,有不同的选举人,普通美国公民通过投票给「选举人」,然后由每个选举人将自己的选票投给不同的总统候选人。无论哪个候选人在本州获胜,该州所有「选举人票」,都将送给这个候选人(包括之前并未投给他的选举人票)。
这就是美国大选的「赢家通吃」制度。
全美国一共有 538 张选举人票,按照宪法规定,超过半数、也就是达到 270 张票,就能成功当选为总统。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在各类数据统计中,看到 270 这个数字。
理论上,的确存在两个候选人分别拿到 269 张选举人票的情况。如果发生了这种「平票」的情况,应该选谁做总统呢?
在这一场重大选举中,除了会诞生下一任总统,还会产生下一届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席位人选。当候选人票数相同、或者最高得票者的票数也不足 270 张时,众议院会以「一州一票」的形式,投票选出总统。不过最终走到「众议院投票决定总统」的情况很罕见,美国历史上仅在 1824 年发生过一次,此后就再也没出现过。
一旦拜登和川普平票,就需要众议院进行投票,一州一票,总共50票 ,获得26票支持的候选人当选总统。当众议院开始选总统时,来自一个州的所有众议员将开会讨论自己州的一票将投给谁。大概率会是众议员们会按党派站队,这时候就比一个州内哪个党的众议员人数多 。
曾经,民主党、共和党在政治共识的基础上,互相妥协和合作。而今天,我们再也看不到「共识」,取而代之的是「党派利益至上」。这也就是美国政治「极化」的一个方面。
因此,2020 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极有可能在选票公布之后,直接打官司到最高院,通过「三权分立」之一的「司法权」来解决「行政权」的总统人选问题。
在各类有可能打到最高院的问题中,概率最高的就是川普对于「邮寄选票」的责难。无论投票结果如何,最高院的最终裁决势必会对选举结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最高院判邮寄选票无效,那么拜登的数百万张支持票将直接作废;如果最高院判决邮寄选票有效,那么拜登很有可能凭借这些巨量选票,直接逆风翻盘。
(摇摆州的悬而未决,给这次大选增加了巨大的悬念)
即便是最专业的政治分析家,都无法对这些无迹可寻的变量提前做出预判。因此,即便完成了计票,共和党、民主党之间的一场凶恶的官司仍然黄雀在后。在最高院的 9 位大法官做出最终裁决之前,同样不能轻言谁胜谁败。
这就是为什么在川普自称胜利后,没有任何一家负责任的媒体单方面宣布「川普稳了」——因为,距离「稳」,还早着呢。
美国大选,远远没有尘埃落定,变数依然很多。
大量「邮寄选票」还未到位,需要继续等待计票;威斯康星、密歇根、北卡罗来纳等摇摆州悬而未决,83 张选举人票归属未知;选举中如果出现司法问题,打官司到最高院,其结果就要像 2000 年一样等最高院的裁决……
有这么多变量在此,我们远不能说现在是拜登抑或川普已经获胜。面对复杂、充满博弈的大选,要冷静对待各类信息,不要迷失在情绪的洪流之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