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老湿的第90篇原创
01
荣耀变身国企
2020 年 11 月 17 日,华为官宣:荣耀相关资产,全部打包出售,卖给了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据媒体报道,交易价格约为 400 亿美元,合 2633 亿人民币。出售后的荣耀,将是一家彻底独立的公司,华为不占一毛钱的股份。
能一举以2633亿之巨资、完整收购荣耀全部资产的的企业——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哪路神仙呢?
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与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共同投资设立,包括有限公司、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松联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顺电实业有限公司、山东怡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罗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
通过股权穿透图,可以看到接盘的「智信新」公司基本以国资为主,所以可以说,在完成收购之后,荣耀已经是一家名副其实的国企了。
02
荣耀到底值多少钱?
无论是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收购,接盘者买下荣耀时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荣耀到底值多少钱?
此前,有媒体爆料成华为即将以1000亿的价格出售荣耀,考虑到荣耀2019年利润为60亿,这个价格对应的市盈率大致为16倍(假设被投资的企业利润不变,投资者花16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一看荣耀主要竞争对手的市盈率:
苹果:36.83倍
小米:47.01倍
相比之下,荣耀16倍的市盈率,显然是打了个大折扣。如果以1000亿价格成交,那么接盘方应该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只不过,剧情发展和预告的不同,这场巨型收购的成交金额高达 2633 亿元,且全部现金交易,显然买卖双方认为 2633 亿才是荣耀的公允价值。以此计算,荣耀的市盈率高达43.8倍。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这个估值就是直接对标小米了。
荣耀自2013年独立运营开始,就以小米为目标,与其在线上销售领域掰手腕。2013年12月份,荣耀推出荣耀3C,对标2013年7月推出的红米1。到2017年,荣耀直接以9000多万的销量,逼近小米(小米、红米共计9141万部)。
(华为一骑绝尘,荣耀、OPPO紧随其后)
2020年2月,全国手机零售份额中,第一名华为 28.1%,第二名荣耀15.3%,而小米位居第六、市场份额仅为10.8%。
仅看这个亮眼的数据,用小米的市盈率来估值荣耀,似乎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绝大多数看似简单的事情后面,都有一个「但是」。
在荣耀的主力产品还是手机与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小米已经实现了行业的跃迁。
(荣耀网站图:荣耀的非手机非PC设备,你见过几个)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除了笔记本和手机,荣耀的其他硬件产品(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在大众生活中还比较少见。这些已经被小米全面开花的产品及领域,绝大部分需要强大生态作为支撑。换言之,先发者优势巨大。荣耀想在这些领域和小米争,不啻于想开个 App Store 然后将苹果斩落马下,实在不太看好。
2019,小米的「l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已经实现收入621亿元,同比增加了41.7%,成为整个集团营收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从小米路由器到小米智能插座,从小米手环到小米扫地机器人,今天的小米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靠一个小米手机名扬天下的互联网品牌,而是实打实的占据了大陆 IoT 市场的半壁江山。
(本文绝大多数读者,应该都用过几件小米的产品吧)
相形之下,荣耀周边生态更远不及小米,而 IoT 领域马太效应的直接后果就是「强者恒强」,用户不会在买了小米全家桶后改换荣耀——更换成本过高,带来极强的用户忠诚度。
所以,直接把小米的估值套到荣耀身上,显然过于乐观。毕竟,以「无敌生态」著称的苹果才估值36倍,荣耀43.8倍估值的自信,又来自何方呢?
03
荣耀的风险
早在10月7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布《华为面对美国禁令对策之预测与潜在影响分析》研究报告,开始预测华为未来可能针对当前的境遇做出的反应,其中一个就包括华为出售荣耀手机业务。
可见,华为出售荣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主要元器件供应吃紧。连华为主品牌都自顾不暇的时候,荣耀这个当初用以缠斗小米的副牌,自然只能先卖为敬。这样,既能「舍车保帅」,又能在不浪费荣耀品牌的前提下,一次性回收荣耀的残值。
彻底脱离华为以后,荣耀的「华为」烙印在理论上被剥离了。但CEO不变、公司团队不变,在美国人眼中,这到底是脱胎换骨、还是金蝉脱壳?而完成这次收购之后,荣耀将成为国有企业,这样的敏感身份会不会引发新一轮制裁?这些都是潜在的巨大风险。
一旦政策风险不幸被引爆,那么当下估值2633亿元的荣耀,几乎等于被直接宣判死刑,届时其残值又能剩下多少呢?
小米47倍的估值,是不需要考虑这种政策风险的。所以我们要问一句,荣耀2633亿元估值中,是否考虑到了这个风险呢?是否已经对该重大风险本身进行了估值?
换言之,荣耀的估值面临两个问题:
1. 荣耀是否有资格与小米估值相当?
2. 荣耀的估值,是否已经考虑了未来可能面临的国外政策风险?
我相信,收购者显然已经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考虑,其计算过程固然不为外界所知,但计算结果——2633亿元,就是最终答案。
04
一路顺风
今年,荣耀发布了荣耀 30 系列、Play4、X10、30s 等多款产品,而最近的一次发布会,也要追溯到 7 月份,迄今已经四个月没发布新机。在竞争激烈、新机发布紧凑的智能机市场中,这样的节奏极为异常,荣耀的确处于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考虑到市场地位、生态环境、潜在风险,荣耀2633亿的身价,实在不能说是「贱卖」。也许,对华为而言,养不起的孩子,与其饿死,不如卖掉;但对荣耀而言,达摩克利斯之剑依旧高悬;暂时脱身于海外的紧箍咒,却并不能永久性的放松警惕;头顶的政策风险,依然随时会如利刃落下。
据报道,荣耀计划3年内上市,以目前43.8倍估值看,仍然远远低于创业板平均61倍的市盈率,如果能以这样的价格进入二级市场,倒是创业板上的一股清流、投资者的价值标的。
但要警惕风险,风险随时会来。毕竟,狼来了一次,就能来第二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