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第二届中国—东盟电视周视听传播峰会在广西桂林市举办,峰会以“一场主论坛+两场专题研讨”的模式开展。易观副总裁娄洋受邀出席本次峰会,同中国与东盟国家有关政府部门领导、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大型媒体平台领军人物等百余位重要嘉宾,就促进视听产业跨区域、跨领域、跨业态融合发展积极献言献策。峰会为中国—东盟在视听产业相关技术上的交流增添新平台、新动力,让新技术发展成果切实惠及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

 

易观副总裁娄洋做精彩分享
以下为娄洋演讲内容精选:
| 网络视频市场规模增速放缓,竞争激励催生多维比拼
 
经历了互联网20年的演进,网络视频行业在用户规模与市场规模增速双双放缓。流量红利消退和盈利压力双重叠加之下,视频企业开始谋求多元化商业布局与业务变现。目前行业边界在逐渐消退,集团化的多维竞争开始启动。
通过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抖音、芒果TV、哔哩哔哩、快手极速版、微视、斗鱼直播排位在上升,其中抖音极速版增速迅猛。预计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用户渗透还将进一步提高,且短视频更符合用户的消费预期。娄洋表示,目前形成的以爱奇艺、腾讯、优酷为代表的长视频三大巨头,以及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两大巨头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之后的位置变化可能会更激烈。极速版是过去一年增长最快的应用,快手极速版用户增速超过100%,抖音极速版目前已经有超过6800万用户,代表下沉市场的增长空间巨大。
 
娄洋指出,目前市面上长视频陷入流量困局,其一是APP用户增长变缓慢,其二是用户时长被短视频瓜分,且在多轮推出新APP后依然增长乏力,所以长视频老玩家保持稳健拓展,以内容和技术为基础并创新拓展,积极探索用户付费和广告营销为主的变现模式是头部玩家目前主要玩法
  • 内容层面:积极打造类型化短剧场聚焦垂直类题材影视,比如今年大热的爱奇艺迷雾剧场,恋恋剧场等,以及复苏面向不同圈层人群的综艺片单,并对动漫、教育、纪录片、体育等垂类开拓聚拢用户。

  • 商业化层面:积极探索多元化付费产品提高用户付费意愿,品牌广告随宏观环境回暖逐步复苏,效果广告倚靠技术强化投放效力。

  • 技术层面:企业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编解码、5G、VR/AR等各类技术的不断升级,使娱乐视频用户体验从传统的视听向多维度感官体验发展。“视听盛宴”、“行云流水”、“身临其境”、“个性化观看”四个词或许是现阶段技术加持下用户体验的最好概括。

| “新贵” 平台以不同形式涌入内容产业链上游竞争,传统广电媒体通过MCN模式加速适应互联网化运营与变现
 
以UGC/PUGC/PGC起家的新平台,开始以各种方式增强对产业上游渗透度,在差异化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逐步增强内容议价权。娄洋提到,目前比较常见得四种形式,第一是投资文娱产业链上游,加强内容能力;第二是制作出品内容,巩固平台内容调性;第三是探索短剧集新形式,向中视频进化;第四是上线长内容,拓宽内容边界与变现空间。
 
随着互联网和短视频、直播的飞速发展,探索融媒体的视频化也成为传统广电的新课题。通过自建MCN机构的方式,各地广电背靠体系内公信背书、庞大的主持人资源,通过MCN的组织方式融合市场化运营、互联网化的内容生产模式,并发展出新的商业变现能力,成为近年转型融媒体探索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广电MCN还存在一些难点尚待突破,例如在底层基础上与互联网接轨的运营思维、运作工具和内容生产方式,配套的体制机制、健全及合理的变现链条等都是传统广电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娄洋以知识类内容为例说明,在平台供给主导下,垂类内容市场更加细致分化,目前我们看到比较明显的两个,一个是内容深度化,平台引进专家入驻或是领域KOL解读,以寓教于乐的传授方式降低学习门槛,让深度化知识以更大的可能对大众开放。另一个是内容多元化,在流量资费下降和5G商用加速背景下,用户对于信息丰富且高价值的中长泛知识视频需求加深,倒逼平台拓展内容边界。
 
| 新世代用户的更迭为新兴垂直平台的涌现创造机会,其视频消费潜力正在不断被释放
根据易观分析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新用户涌入带来了新的内容需求与使用偏好,让一批更多垂类应用抓到了增长机会。比如儿童教育类、二次元、创新视频类应用深受新世代用户喜爱,产品的玩法与场景会随着新一代用户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丰富。且经过调研发现Z时代用户更加注重体验式消费、悦己式消费,由此带来了更高的付费意愿。未来随着Z世代、00后等逐渐成为主流视频消费群体,05后开始更深度的渗透到互联网,结构性的人口红利将为视频产业带来大量机会,引导未来3-5年视频产业的发展变革。
 
娄洋指出,未来在网络视频行业有以下三个机会点:
 
第一是新世代用户将会是未来内容消费的主流群体。企业应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容需求,洞察他们的用户行为偏好,并结合需求开拓出更多适合新世代用户的场景与玩法。
第二是平台内容的多元化。目前用户的泛知识消费行为呈现多元化特点,所以垂直类市场应该更加细致分化,向多领域拓展内容边界聚拢用户。
第三是新技术将促进广电媒体的再造。传统广电媒体在商业化变现时,将不再以单独的媒体形式出现,而是多举措施推进媒体融合,以其他媒体属性开启全面商业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