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完了2020年度红榜2020年度营销红红红红红榜,脑海里回忆了下2020的作妖品牌,案例确实也够组一个黑榜的。而相比红榜案例在“好”上各有各的评判标准,翻车的案例在评判上大家的认知就比较一致了。

所以这里我就出了一份2020年度营销黑榜的考卷,10道考题,每题10分,各位大佬们来看看自己能拿几分吧~


编辑/大余、妙妙
出品/ 甲方财经

推锅消费者的品牌是

1 

品牌方: 饿了么
翻车理由:结果因为偷换概念、转移矛盾被群喷。

起因是饿了么就《人物》中的一篇热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进行危机公关。
点评:自身模式不合理,却让消费者在本该享有的权利受到侵犯的同时,还要背负不通人情的恶名,实属过分。相比于发声较晚但却态度诚恳、列出数条自身平台整改意见的老对家美团,饿了么简直是一场大型的危机公关翻车现场。
在消费者自主意识、舆论判断力愈发强势的今天,品牌在自身存在问题的时候,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或其他隐情,最好的公关回应就是诚恳认错,积极整改,又当又立的品牌往往不会有好下场。(狗头)

因收费引公愤的快递柜是

2

品牌方: 丰巢
翻车理由:丰巢快递柜收费引公愤,丰巢变封巢。


丰巢在4月底上线了包裹超时保管需收费的政策,非会员包裹滞留超过12小时开始收费,3元封顶。事情一经曝光,引发全网吐槽。事情发生后的危机公关更是一塌糊涂,两份声明不仅没有拯救翻车,还往上再埋了点儿土。


点评:疫情期间,作为品牌非但没有展现自己的温度还雪上加霜,不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品牌,自然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危机公关如果没有隐情或其他好办法,那就先认真认错,立正挨打,在大众的底线疯狂试探的踩点儿的回应,自然也会被大众群踩。

因《浪姐》而被骂上热搜的品牌是

3

品牌方:优思明
翻车理由:《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避孕药品牌优思明作为中插广告却被骂到下架。

广告中女友用“啪啪不带套”战胜了男友的“小三儿”,传达不正确的两性性关系价值观,不少网友直指“女性是取悦男性的工具吗?”


点评:《乘风破浪的姐姐》作为2020年最具声量的现象级节目,其合作品牌皆赚了个满盆金钵,如此好的态势和热点却被自己扭曲的三观和无底线的噱头作的稀烂。


这也警惕我们在营销上切忌一味的博噱头而忘记广告本身的意义也有着传播性以及品牌承载力,一个导向不正确的传播自然是违背社会声音的传播。


让你借钱给女儿过生日的品牌是

4

品牌方:花呗

翻车理由:想要走温情走心路线,却预判失误。尤其是直接将花呗的受众与底层人员画上了等号。


 

点评:将普通劳动者心酸经历作为营销素材是**的滥用亲情营销,背后代表的价值观及消费观让人无法苟同。


我们一向倡导健康消费、理智消费,GDP的增长也强调由速到质的转变,这种时候,花呗想从温情出发进行品牌营销,却没把握好度,不仅消费者不买账,更不符合国家的消费倡导。


在我看来,此次花呗营销失败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失真上,一味寻找“底层”、“辛苦”等标签和极致的故事情节效果,却忘了最动人的故事,往往是发生在我们平凡生活的小确幸。

 

因侮辱女性而被全网重拳的品牌是

5

品牌方:杰士邦
翻车理由:直接使用女性私处进行微店内涵营销,低俗且无脑。

点评:用身体器官来做营销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冒险的事情,因为它具备极强的视觉冲击和代入感,营销的好或许会搏出彩,营销的不好不仅会翻车还会因为“辣眼睛”而导致消费者心理不适。


此次杰士邦无疑是把黄暴当乐趣,打**的擦边球,一味的搞噱头博眼球,低俗且无趣。虽然杜蕾斯今年整体的表现也有一些“差强人意”,但好在他有一个送人头的好对手。(狗头保命)

 

 祸从高管口出的手机品牌是

6

品牌方:小米
翻车理由: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公开言论“得屌丝者得天下”到底是在骂消费者,还是骂自己

点评:众所周知,尽管屌丝已经在网络用语上被频繁运用,但它始终带有负面性质,作为国产手机的扛把子之一,小米一向以“接地气”为人设,但我们始终要记住,品牌与消费者的天然属性就决定了两者不会成为真朋友,如果一味因为立人设而口不择言,不仅不会让消费者觉得亲近,反而会感到被冒犯!


并且,这也不是小米第一次倾情演绎“祸从口出”了,早在4月份,跳槽风波的小米高层常程就曾在微博文案中宣传小米10的摄像功能可以拍摄到女生宿舍引发广大网友的质疑与不满,尽管随后其两次发博道歉并捐款青少年公益基金仍旧没能挽回风评,小米不光彩的品牌形象被全网传播。

 

倚老卖老的傲慢包子品牌是

7

品牌方:狗不理
翻车理由:被美食UP主公开处刑后强硬回应,不仅没有有效进行危机公关,还帮助了“敌军”谷岳增了几十万粉。这难道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9月10日,一则探访狗不理包子王府井店的视频在社交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在实地探店狗不理王府井店后,微博博主发布了评论视频,将在狗不理的消费体验总结为四个字:难吃价贵——“酱肉包里面全是肥肉”“特别腻”“100块钱两屉有点贵”。

视频发出后不久,名为“王府井狗不理店”的微博账号发布一则声明称,该视频博主侵犯名誉权,所有恶语中伤言论均为不实信息,并表示已经报警——这波以报警代替反省的操作引发网民新一轮吐槽。

一些消费者表示,该店无法正视差评,反而“恼羞成怒”,凸显了个别老字号傲慢、守旧、不重视消费者体验的弊病。

点评:1、强硬公关引发舆论炸裂式扩散:狗不理包子王府井门店被美食UP吐槽的视频发酵之初,狗不理选择了最糟糕的处理方式——「报警」。舆论风向未明晰就直接要报警抓人,首先就已经贴上了“傲慢”的标签,再加上UP吐槽属实,引发网友群愤。


2、不重视日常品牌公关维护:一件事情一旦开了一个缝,就变得十分经不住推敲,轻轻一砸就会满盘裂开。而日常对于品牌形象的不重视就是一条条小裂缝,等到真的有引爆的哪一处,就难以挽回了。


3、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舆论反应速度慢、风向把控慢、对新媒体时代舆论发酵的原理与逻辑没有深刻认知和重视度。


以恶意词汇评价女生穿衣尺码的商超是

8

 
品牌方:大润发
翻车理由:网友曝光一张大润发女装区的尺码表,上面对于XL、XXL的尺码直接标注稀烂、稀巴烂。

点评:公然对女性身材进行评头论足并自行划分女性审美标准,将女性审美进行社会训化,这种无头脑、无三观、无底线的品牌势必会遭到抵制。


大润发作为老牌商超,堂而皇之的进行恶意宣传,把恶俗当趣味,把不尊重当有趣,实属不该。好在品牌认错态度诚恳,没有造成进一步的恶性传播。


这起看似奇葩的负面事件也警醒着所有营销人,不论任何形态、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的宣推无聊都应该保证其严谨性、正确性。作为品牌方,应该谨言慎行,切忌过度营销。

 

 涨价了几天就被打回原形的品牌是

9

 
品牌方:海底捞
翻车理由:疫情刚过就偷偷的大范围调价,不考虑时机点的涨价引爆消费者不满情绪,涨价几天就被消费者骂到道歉。 

 

点评:其实海底捞几乎每年都有小幅度的价格上调,但在疫情刚过,大量中小商家因现金流危机在三月促销降价的时候,海底捞却选择涨价,并且上调幅度是近5年最高。活脱脱是餐饮版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如此敏感的时间点不考虑市场和消费者感受贸然大幅涨价自然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何况此次涨价的幅度过高也确实影响到了消费者的权益,自然会遭到消费者的舆论反扑。

 

乱蹭打工人热点被diss的车企是

10

品牌方:宝马
翻车理由:热词营销需谨慎,匹配的上再去蹭!

点评:「打工人」作为十月份现象级热词,品牌想蹭无可厚非。但道不同不相为谋,作为宝马高端车品牌,用「打工人」来进行营销怎么看都相当违和。于是宝马中国此条微博一经发布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疯狂吐槽控屏,怀疑宝马是在内涵消费者。


其实此次宝马翻车也并不冤,越是大品牌在营销上反而要考虑的更全面周到,在热词营销的时候如果没有充分的理解热词含义,或者是品牌本身与热词所引发的群体共鸣是背道而驰的,那这样的热度倒不如不蹭。


营销本身是在做两件最难的事:“把自己的想法装到别人脑袋里”和“把别人兜里的钱装到自己兜里”。因此翻车这件事在品牌营销中简直不要太常见,加上2020年的整体大环境比较艰难,消费者的自主意识越来越高,品牌方真的稍不谨慎就会被拉到风口浪尖之上。


翻车事件年年有,2021短短十天内翻车的品牌快赶上2020一整年了。希望企业爱惜口碑爱惜羽翼,保护好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尊重。

甲方财经 · 精品文章合集
广告产业观察
1. 5G广告行业的22个预测
2.「变现者」的囧境
3. 巨头在抢4.7亿中产阶级的流量
4.「品效合一」毁掉了互联网广告?
5. 流量下半场的**与解药
6. 江小白的文案UGC过时了,有个百亿美金新机会
7. 造梗力将成为营销人的标配
8. 线下广告的「命运拐点」
9. 分众江南又一春
10. 微盟有赞,必有一战
11. 未来广告的294个增长飞轮
12.「腾讯广告」与「巨量引擎」的竞争拐点
13. 谁掌握中国广告的话语权
14. 腾讯优量汇:凭什么成为10万App的选择?
视频产业观察
1. 七巨头如何抵御抖音?
2. 对,短视频将成为500强App的底层标配!
3. MCN是一门赚赚赚钱的苦苦苦苦苦苦生意
4. 2020年张一鸣的关键词:GPM
5. 抖音需要1400个罗永浩

明星企业观察
1. 360梁志辉:5G会带来第三次工具革命
2. 网星梦工厂,8000家MCN的资本风向标
3. 美沫张沫凡,成为十年网红的底层逻辑
4. 一只鸡全球营收39亿元,凤祥的上市启示录
5. 8000亿珠宝产业变局,潮宏基如何跑赢大盘?
6. 闪修侠,O2O宇宙里最后一个平民英雄
7. 高端腕表消费强劲增长,为何万表能一枝独秀?
8. 百亿电动牙刷市场,新锐国产品牌如何跑赢国际巨头?
妙妙已经组织了10个非常精准的「赋能型社群」,已经覆盖超5000位广告营销圈、直播短视频圈、科技媒体圈等KOL,100%实名制,超精细化运营,友情帮大家链接人脉促成业务合作,仅限创始人或业务负责人加入。

妙妙,甲方财经运营负责人,喜欢交友热爱分享,擅长链接资源。请加妙姐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注明真实社交身份,进群即能领取1000+干货PDF\\思维脑图\\新媒体案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