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的时候,世界经济论坛发表了《2020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当时已经在各大平台引起过一波讨论与反思。
然后昨天,著名心理学公众号@knowyourself,把这份报告做成了可视化图表发出来,表示中国现在性别不平等日益加剧,于是又在我朋友圈和群里刷屏了:

作为一名男性,我深知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男女之间依然存在着种种不平等,所以每次看到这种报告,我都是第一时间点赞转发,并且经常劝不信这种报告的男性睁眼看看世界。

但这次,推送里的一些数据真的让我很困惑。

首先,就是这篇推送里提到,中国同一岗位的女性职员,薪水只有男性职员的64%,这和我现实认知差距有点太大了。

我们公司同一岗位的男女职员工资是完全一样的,我很好奇究竟什么公司会按照男女而不是绩效、职级给员工发工资。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做同样的事情达成同样的效果,女性只拿64%的工资,那我作为企业主,绝对只招女生,一个男性都不招。大部分企业主可没有“我一定要帮帮男性”的思维,都是想少花点成本多赚点钱。
所以我去看了世界经济论坛的统计原文,原文是这么写的:
他们向全球140个国家的企业高管发问卷,让他们去选在自己国家,同工同酬的工作推进的怎么样,其中1代表“女性收入明显低于男性”,7代表“女性收入等于男性”。

最后,中国的得分是4.5分,在所有受调查的153个国家中排名第75:

(是的,他们给140多个国家发了问卷,但是最后排了153个国家的排名)

所谓的64%,则是把4.5这一分数换算成百分制的结果,也就是如果7分是满分,4.5/7=0.643,也就是64%。

且不说这种靠问卷调查的方法科不科学,那几个被调查的高管,到底能不能代表全中国的能力,有没有做到定量分析。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和KNOWYOURSELF说的“在中国,做同样工作的女性只能拿到男性工资的64%”,完完全全不是一回事。

接着看。

推送说,“中国重男轻女现象正在变严重”,理由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1990-1995年,每出生100名男孩,就有93.76名女孩出生,1996年-2000年,只有87.25名,2000-2005年,只有84.47名。

性别比例一代比一代失衡,这绝对是“重男轻女”现象越来越严重实锤了吧?

也就是说,现在00后的爸妈,反而比之前90后、80后的爸妈更加重男轻女,这也和我的直观感受相悖。

当然,我不能用我的直观感受去挑战统计数据,不能我所见即世界,所以我就去找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他们这里用的应该是2010年人口大普查的数据,我把它按照年龄,截图在下面:

可以看到,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性别比例,在0-4岁是最失衡的,达到了惊人的119.13,也就是Knowyourself说的2000-2005年,每出生100名男婴,只有84名女婴出生。

到了5-9岁,降到了118,也就是他说的1996年-2000年,每出生100名男婴,只有87名女婴出生。

以此类推,到了10-14岁性别比116,15-19岁性别比108,20-24岁性别比100,之后逐渐趋近1比1。

按照Knowyourself的逻辑,确实我们国家一年比一年重男轻女了,而且越往前推,越不重男轻女,没毛病啊。

这就是想当然了。

因为会呈现出上面这一套比例,还有一个明显更说得通的逻辑,那就是人口普查数据不准确,存在大量漏报瞒报的情况,乃至于某百科说我国畸形男女人口比例的主要原因,就是漏报瞒报。

一个有力的证据是,我们翻阅2000年的人口普查大数据,会发现也是基本一样的情况:

2000年时,0-4岁的男女比例更夸张,达到了可怕的120比100。

然而同样这一批人,过了十年,人口比就降到116了。

2000年5-9岁的115:

到了2010年的15-19岁就降到108了:

2000年的10-14岁108:

到了2010年则直接变成100,一比一了:

可能有人会问,会不会是男婴死得多呢?

确实,自然界男婴和女婴之间确实有10%左右的死亡率差异,但我国婴儿死亡率长期在千分位左右,算上性别差异基本在万分位徘徊。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呈现出这样好几个百分点的差距的。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漏报瞒报了。

生了个女孩,先不给上户口,这样可以继续再生一个孩子。

5-9岁孩子要上小学了,女性比例突增一波,因为没户口不给上小学。
10-14岁孩子要上中学了,女性比例又突增一波,因为有的小学查得不严,但大部分中学都查得很严。
而到了婚龄,没户口是绝对结不了婚的,所以到了20-24岁的结婚年龄,男女比例一下变成了102,和世界平均男女比例基本一致,甚至1986年出生的男性还少于女性…
也就是说,我国的男女人口比例远没有人口统计显示的那样畸形,只是因为0-20岁有大量漏报瞒报女婴的现象,所以才呈现出这种倒三角式的奇葩数据形态。
当然,这些无法证明中国不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因为说到底,这些家庭生了女孩选择瞒报,还是不想被政策限制,想多生一个男孩。
但像Knowyourself那样得出一个“现在年轻人越来越重男轻女”、“一代不如一代”的结论,显然是错的。
还有这里。
Knowyourself写道,在被伴侣杀害的人当中,18%是男性,82%是女性,之后立马跟了一大堆男人杀妻子的案例,好像这是中国的数据。

但也并不是,这一数据来自一项全球性研究:

而且这报告还专门指出了,他们的亚洲、非洲数据非常有限:

针对中国的数据研究倒是有一个。

虽然你在热搜上每天看到的都是对女性的**,但其实中国所有遭遇**的人中,男性占78.7%。

(这个统计口径里,全球78.7%被杀的人是男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男性也要保护好自己啊!(当然这也无法否认被伴侣杀害的女性更多)

然后,Knowyourself在列了那个报告里许多数据证明中国性别不平等后,写道:

女孩上学、就业的机会被剥夺。

但他们没提到的是,《2020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特意写道,在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比男性高22%,排在全球第一。

中国女性,在专业和技术部门工作的比例,也比男性高7%,排在全球第一。

如果你前面信这份报告说中国不好的地方,怎么这里就又不信这份报告了呢?

我觉得这样不妥。

与上面类似的错误还有不少,就不一一提出来了。最后他们进行了一波煽情,升华了主题。

评论区的人也都一呼百应:

我认可他们整篇推送的主要逻辑,即中国男女平等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能因为要写的主题高尚,就不看统计方法,用脑补的方式介绍别人的统计结果。

就拿最开始的这张图为例。

这是显然的错误消息,或者说严重点,叫谣言

但是做成这样的截图,再被上千万人阅读之后,很容易被人到处转载,当做一个事实去宣传。

现在做在公众号推送里,有头有尾的,有心的人还能去查证看它是不是真的。如果被人截头去尾发在微博、豆瓣等平台上,再传个几千次,恐怕又要变成一个事实,印在网友心里了。

大部分网友是没有查证消息的能力的,也没有阅读这样几百页报告的能力,所以我们在翻译、转述这些大型报告的时候,更应该注意不要传递错误信息不是吗?

我们常说中文互联网的信息污染非常严重。

大媒体带头标题党:

新闻平台头条推送的不知道都是啥:

你去网上检索信息,大概率检索到的都是一堆说车轱辘话的营销号:

如果再加上这些看似专业的自媒体,再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想当然拍脑袋。

那我们的信息污染就更严重了不是吗?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