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已经有团队在clubhouse背后的邀请码、同名小程序、还有其同名非官方公众号都出现了。
曾经这样火的社交产品现象也有,同时每次总是产品经理这群人首先知道进行传播。
做互联网产品、运营的人为什么都会如此兴奋呢?
基于此以及对clubhouse的疑惑,我们调研过有200个clubhouse的用户,总共收集了104份问卷,问卷有6个问题。
1.clubhouse的国内人群分布:广东领先
目前国内主要是广东、北京、四川、上海人群聚焦。
2.国内clubhouse的年龄范围:年轻化
接触clubhouse这群人是什么年龄?如下是问卷给的结果
超过80以上的人群为90后,使用这款产品的80、70后几乎在没有。可见国内的还是年轻人群,同时25岁以上的超过50%。
看来年轻人是非常喜欢这类产品的。
3.使用clubshouse的职业人群:产品经理为榜首
在统计的结果看来,产品经理是clubhouse的主要国内用户。其次就是运营了。同时竟然有金融从业者和设计师成为第三批用关注度的用户。
总的结果看来clubhouse目前仍然是互联网圈子的热门现象事件
人群里面还有部分科研人员和大学老师参与,可见这类单位clubhouse也存在使用场景。而最少的人群是商务,可见目前这类社交产品还不能为销售带来最直接吸引力
4.使用clubhouse的人群学历状态:高学历居多
可看到参与clubhouse的调研用户中,超过88%的人是本科以上,高学历居多。同时还有部分是博士用户,和当年所谓的用知乎全是高学历人群类似
5.clubhouse邀请码人群渗透率:市场极大
在参与clubhouse调研问卷的同学,几乎没有邀请码。都在等待邀请码的派发和下载
6.你会持续clubhouse会一直使用:较为乐观
在这个问题中,有超过48%的用户认为会持续用clubhouse,不过由于大部分用户没有邀请码,能不能持续运转下去就看邀请码的派发速度、用户的体验问题了。
和其他社交产品,clubhouse有希望吗?
曾经有火了一时间的社交产品有许多,比如画音、多闪、子弹短信都是产品经理熟悉的产品。
社交产品最常见是以邀请码方式拉新。用户通过社交关系在微信社群、朋友圈进行传播。
但无论产品多火,最终社交产品最终都平息了下来。没有谁可以撼动微信的社交地位。
如果你不熟悉以上产品,可以点击下面链接查看我做的深度拆解
1.画音:前微信产品总监
前微信产品总监创业产品:画音颠覆式的视频社交功能设计
2.多闪:字节跳动首个社交产品
微信与多闪之争背后,好友关系链到底是如何窃取的?
3.子弹短信:罗永浩代言
下载子弹短信后,我以为半个小时会卸载它。
这次clubhouse,我也参与了其拆解。目前全网首个体验报告评测
4.clubhouse拆解
国内火起来3大原因!ClubHouse深度体验评测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