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货拉拉乘客身亡的悲剧,现在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司机说谎,其实是谋害乘客,伪装成跳车意外的样子的。


有说可能司机威胁了乘客,乘客害怕,于是跳窗发生意外的。


今早甚至看到有网友像模像样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微博上的恐男氛围,酿成了这起悲剧”:


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里,货拉拉作为平台肯定是有责任的。


货车司机也肯定不像一些知乎网友说的那样“完全没错”。


事情更不能像上面这位答主一样,一股脑怪到死者头上,说死者“太过小心”。


但现在最大的疑点,在于货车司机到底该承担多大的责任,以及女孩究竟是因为什么才头部坠地身亡。


司机第一次被释放,说明警方找不到他故意害人的证据,所以只能把他给放了。现在重新刑拘,希望能找到更多还原真相的证据。

无论如何,司机已经被刑拘,相信在这样大的关注度下,警方一定可以得到一个无限接近真相的答案,我也期待真相大白的那天。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刚刚在刷微博,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消息出来。


结果发现热搜第一名,赫然写着“法医称货拉拉跟车女孩跳窗可能性不大”



我当时一阵激动,以为已经破案了,凶手就是那个司机!

然后点开热搜,发现是新浪的官方账号发布的新闻,是这样说的: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理解这则新闻的?


反正我看了的理解是,这起案件的法医,通过检查女孩遗体,得出结论:女孩不是跳窗身亡的,而周某春一直在说女孩跳窗身亡,于是乎重新把司机周某春刑事拘留,因为他有犯罪嫌疑。


评论区的大多数人,也和我有同样的理解。


平和一点的,说“细思恐极”、“只有司机自己说跳窗”。


激进一点的已经给司机判死刑了:


然而当我真的点开这个视频开始看了以后,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首先,这位“法医刘良”根本不是这起案件中负责检查女孩遗体的法医,而是一位“知名法医”,在通过网上现有的资料分析案情:


然后这位法医讲的是:


“人下去有两种可能性,一种跳窗下去,一种打开门下去”


然后他说,不太像是从窗户下去的,更可能是推门下去的:


关键这标题还全程没说谎。

这确实是一名法医在发言,这法医也确实说了“女孩跳窗可能性不大”。


但只截取上面这两个信息起标题,和视频全程传递的意思,出入实在是有点大了。


看了热搜我还以为破案了,但看了视频才知道,这是一位法医,在根据网上的资料做分析。


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我觉得媒体平台需要流量,这个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也都可以理解,平时标题党一下也就算了。


但对于这种全民关注的热点事件,微博作为一个大平台,“头条新闻”作为新浪的官方新闻账号:


是不是可以再斟酌一下,不要刻意挑动观众的情绪呢?

——

本来文章想写到上一段就结束的,但微博是阿里系的,我是在腾讯上面首发这篇文章。


为了防止被人说我“针对阿里系”,下面贴一篇最近写的旧文:


《腾讯新闻标题党大赏》



01

就在刚刚,我被QQ推了一则新闻头条,标题是这样:


《对面邻居晒被子下雨也不收,女子拉近镜头发现玄机》


看到这个标题,加上这是一个头条新闻,你会想到什么?


他是为了遮挡视线?


对面邻居是为了偷拍这个女子?


对面在实施什么犯罪?


都不是,其实对面是在阳台上晒肉:


就这么一个简单到用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情,一定要做成视频,搞足悬念,看到第30秒才告诉你真相。


不但标题党,而且其信息密度之低真的令人发指。


这么一件事,标题难道不应该是《因怕楼上滴水滴到肉上,一家用被子遮挡腊肉》。


当然,如果真的用这个标题,可能制作者也不好意思说这是新闻,更别说把它推到头条了。


类似这样浪费人时间的新闻还有很多,乃至于现在腾讯新闻的高赞评论,已经在流行用一句话总结这些标题党新闻了。


比如今天早上微信给我推的新闻标题:


《854平米豪宅50万甩卖却无人敢买 现场恐怖画面曝光》

别害怕,既不是死人了也不是闹鬼了。


其实是:


新西兰有套豪宅内有喷泉,导致没人购买。


《小伙姓董被自己名字困扰30年,大妈一提起他就笑到岔气》


他叫“董帅男”。


《重庆一小区改造突然发现罕见庞然大物 现场一幕让人不淡定了》

“罕见庞然大物”是一座佛像,地上黄色的是香烛。


《女子家墙壁上长出7颗红薯,网友看了照片吓得狂劝她搬家》

澳大利亚,“红薯”是泥蜂的巢。

《老人一有钱就扔进罐子存在巨款 多年后家人打开当场崩溃》

马来西亚,因为钱都被虫子咬坏了。


《浙江收菜老人挖了一下午,抬出的稀罕物震惊众人》

是一个很大的山药


《女子和闺蜜吃饭,丈夫看到监控气得带着警察冲进门》

原来这闺蜜在偷钱:


《新婚夫妻开心回看婚礼现场 打开录像后气得当场石化》

原来是摄影师没拍他们,都在拍吃的:


《女子时隔一年回家看见天花板有一排彩灯,看清后血压飙升》


原来是楼上漏水,把地板打穿了。


能把这么多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情,做成几分钟长的视频,讲上几百个字,然后起一个让人绝对看不出来在讲什么的标题。


我真的佩服。

用十几年前流行的话来说,腾讯新闻编辑起标题的本事,可真是男人见了会沉默,女人见了会流泪。


但是,这难道不是在污染信息场吗?



02

当然也不只腾讯新闻,有时候一些专业媒体,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比如今年5月,我举过一个澎湃新闻的例子。

你们看下面这个标题,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

“女大学生从直升机上跳下”

这几个字极具冲击力。

看了以后,

是不是以为这个女大学生遇到了什么人生困难想自杀?

是不是疑惑为什么直升机上没人阻拦?

是不是立马脑补了一出大戏?

我是的。

然而,当我点开这则新闻以后,看到的内容却是:

翼装飞行员从直升机上起跳,进行翼装飞行。

翼装飞行,简单的说,就是穿上特制的衣服,从高处落下,然后像蝙蝠一样滑翔。

就像下面的视频一样:


具体说来,这应该算一项危险度很高的极限运动,从山崖或者直升机上跳下的翼装飞行员,并不是想轻生。

回到澎湃新闻的标题。

“女大学生从直升机上跳下”,显然没有很好的展示这一新闻内容,反而对读者造成了巨大的误导。

就算这位翼装飞行员,真的是女大学生,那也不是这件事情的主要矛盾,无需强调,更别说她进行“翼装飞行”,也不是“从直升机上跳下”。

类比起来,如果翼装飞行可以被当成“从直升机上跳下”来报道。

那滑雪可不可以说成是“从雪山上滚下?”

潜水就是“小伙落入海中,一小时没浮上来。”

伞兵只能是“惨烈!美军挨个从高空坠下”了。

这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我相信澎湃的编辑们也知道,这个标题和内容毫无关系,然而他们在仔细斟酌以后,依然起了这么一个会引起歧义的标题。

为什么?

因为事实已经证明,标题中有“女大学生”的话题比较吸引眼球。如果还有“女大学生”轻生的暗示,就更吸睛了。

——大多数媒体最多到“女大学生天门山翼装飞行”这一步,还算尊重新闻事实。而澎湃则已经在第五层了:

我们就是要标题党。

这件事,初看只觉得可笑。

但细想起来,又觉得可悲。

如果是博主、自媒体标题党也就算了,但这可是澎湃新闻啊。

澎湃新闻,已经是国内最专业的新闻机构之一,背后是上海报业集团,怎么都算大半个官媒了。

什么时候起,这样的官媒、这样的大机构,也开始用标题党污染我们的互联网环境了?

难道我们的互联网信息环境还不够差吗?



03


河森堡还在他公号里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他看论文的时候,发现秦国有一条规定,说是没被阉割的公马,不允许驾车。然后他就上网搜视频资料,想看看没阉割的公马驾车会怎么样,搜到了下面这个视频:

结果视频里就是这大哥拉着马走了两圈,然后旁白就开始说“大家喜欢什么小动物呢?欢迎留言”。

于是河森堡就愤怒了:

我就感到奇怪,题目里说的那牵马大哥让公马镇静下来的招数呢?视频没提啊。一个文不对题的视频,啥都没说,也无内容,也无美感,摆上来用意何在?

也确实应该愤怒。

而且这不是个例。

如果你常刷视频网站,会发现这种随便选一段网上的视频,加上两句话以及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标题,然后就上传上来的视频多如牛毛。

那些内容机械的不像是人做的,多半是包给兼职工作人员,几块钱一条配音,或者干脆就是机器AI自动配音自动上传的,目的就是薅平台流量补贴的羊毛,赚取利润。

比如下面这个视频,它的标题叫

《航母螺旋桨有多可怕?看看这些海洋生物的下场,真让人不忍心!》

你以为中间会出现海洋生物的下场点进去,但看完会发现全程除了那个人的BB,画面中就是航母和海洋生物的混剪,和“下场”毫无关系。


整个视频,没有论证、没有资料、没有画面,完全可以用“航母的螺旋桨会杀死很多鱼”这样一句话来说明,硬是被这位叫“优秀的小编”扩充成了一段一分多钟的视频,讲了大几百字的废话。

不夸张的说,这些多出来的,都是实打实的“垃圾”内容。

然而,因为这些视频多,这些人又懂得搜索优化,导致很多搜索引擎搜出来,靠前的还真就是这些视频,加上这些视频,都喜欢用同一个配乐,于是有人总结出:

不管是你想查资料,还是想看看某件事情的最新动态,只要你点开那个视频,Axero的Trip一响,你就知道,8成你在这个视频里找不到想要的答案了,这或许才是真正的:
“此曲一响,爹妈白养”

很显然,这阻碍了人们获得真正需要的信息。

当然,也不只是视频领域,文字领域更是重灾区,甚至有人做了一个营销号生成器:

营销号体是怎么回事呢?营销号体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是营销号体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吧。
营销号体,其实就是营销号的体裁,当下十分流行,大家可能会很惊讶营销号体怎么会流行呢?但事实就是这样,小编也感到非常惊讶。
这就是关于营销号体流行的事情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小编一起讨论哦!

只要你用互联网,就不得不被这样的垃圾信息环绕,就不得不想尽办法去过滤这些垃圾信息。

让人愤怒,也让人无力。


04

除了这些机械重复的垃圾信息,还有一个重灾区,是互联网上关于国外的谣言。

有的是翻译错误。

比如之前的新西兰枪击案。当时铺天盖地的报道中,都有这么一条信息:

在行凶过程中,**在腿上绑着很多本杂志。

继而很多媒体开始进行一些匪夷所思的猜测,说杂志中可能包含着行凶者的动机、信仰等,让很多国内的读者摸不着头脑。

但这是一个实打实的错误翻译,翻译者把magazine翻译成了“杂志”。

然而,magazine不仅仅是指杂志的意思,他还有另一个意思是“弹匣”,所以其实是凶手带着很多弹匣….

还有的,则是恶意造谣。

只要一和国家民族相关,中文互联网上的垃圾信息就会格外得多。
就拿韩国为例。
之前不知道是谁编出了这样一段话: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这又是一句谣言,就算他私底下真的说了,你又是从何而知。我查了下源头,发现这段话来源是我国论坛,且早已被辟谣:

事实上我国论坛特别爱编这种侮辱中国人的谣言,也特别喜欢把这种谣言安在韩国人头上,以吸引大家抱团抵制。

再比如NASA宣布:有13个星座那个就是“蛇夫座”。

最后,忍不住谣言的NASA分别在官方tumblr、twitter上对“重新定义星座”进行了辟谣。
NASA表示“我们研究的是天文学,不是占星术!”(“Here at NASA, we study astronomy, not astrology.”)
以及“你听说我们改变了星座?不是,我们只是做了计算。
然而,这个在2016年已经被辟谣的谣言,今天在百度输入“十三星座”进行搜索,最前面的信息仍然还是谣言。

说实话,中文世界的信息污染,百度这个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恐怕难辞其咎。

我这里说的不是竞价排名,而是百度最近一段时间主推的产品——《百家号》,其质量之低,谣言之多,早已超越了UC震惊部,成为中文互联网第一大垃圾场。

随手举一个例子。昨天有朋友在微信上给我发来一篇百家号的文章,问我是真是假——

该文声称,美国中情局承认本·拉登和911事件无关,向其家族致歉。我搜索发现,这样的惊天新闻,原来是来自专门生产讽刺性假新闻的洋葱新闻。

再举个例子,在百家号上,韦德早已来到CBA打球: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04
中文互联网很乱,信息污染非常严重,仿佛一场沙尘暴。
所以我才在最开始说,我们的专业媒体机构,不应该标题党。
本来,那些注册资本上亿,雇员上万的专业媒体机构,应该像他们宣传的那样,提供专业而精准的信息,成为互联网信息乱象中的定海神针,让人安心。

它们本应该成为这场风暴中伫立的战士。
本应该成为沙尘暴中让人放心的绿洲。
然而现在,一些媒体,却加入了风暴,成为了沙尘暴本身。
网友标题党,我就比网友更标题党。
网友文不对题,我就比网友更文不对题。
这是不对的。

专业媒体,不应该拥抱信息乱象。

不应该用放弃美誉度的方式去追求点击率:

来自某某日报


这无异于在助长营销号、标题党之风。
无异于在为中文互联网的信息污染的继续蔓延煽风点火。
如果想让我们互联网信息重新焕发生机。
一方面需要各大平台改变推送机制,不再搞什么“一个人越爱看什么就越给他看什么,完全通过点击率来判定内容的好坏。”
另一方面,则需要更多专业、负责的机构、个人,去输出高质量、有内容、精准的信息。

如果专业媒体都没办法在这场风暴中以身作则,又如何去要求那些平台,那些自媒体不标题党,提供有理有据的信息呢?
任重道远,但真的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


05
最后,给大家一个思考题。

你们猜这位女子为什么会吓得尖叫。

下面的狗,又为什么会用嘴夺下刀尖呢?



-END-

点击下方按钮关注

【推荐阅读】
股票基金亏了68万的昨天,我在做什么?
一万一晚的非洲酒店,能玩到什么?
政治正确正在毁了创作自由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