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没买腾讯没买楼。 唯一阻止700.HK股价突破700的方法是:拆股。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买什么独角兽,最终都是在买腾讯。 好股千千万,白酒占一半。 中国最厉害的科技是酱香科技,任何国家复制不了。 A股过去几年的大牛股包括:2020年的茅台,2019年的茅台,2017年的茅台,以及2016年的茅台。 在过去二十年,中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当中,收益率能超过房地产的资产不多。而茅台和腾讯毫无疑问远远跑赢了一切地方的房地产,包括让无数人眉飞色舞的一线城市学区房。 如果你能穿越到十几年前的北京或上海,而且幸运地有一套本地的商品房,那么你应该做的是:立即把房子卖掉,然后拿钱买腾讯和茅台的股票。这将使你世世代代财务自由,每年拿公司分红的钱就能再买一套学区房。 套用现在资本市场最流行的概念:A股的核心资产是茅台,港股的核心资产是腾讯。所谓TMT,就是Tencent and Moutai. 如果你不买其中一个,或许还能通过歪门邪道逃出生天;如果你两个都不买……嗯,我们敬你是条汉子。 问题在于:在中国资本市场,这样的汉子其实很多。准确的说,在2020年以前,中国大陆的投资人从来没有对腾讯和茅台形成过一致意见,质疑它们的观点从来没有离开过主流视野。很多投资人买了腾讯和茅台,但是仍然满腹狐疑,打算随时跑路。 我还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点:不喜欢腾讯的人,往往也不喜欢茅台。这是与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背道而驰的。一般人往往认为:年轻人、头脑开放的人、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人,会喜欢腾讯而讨厌茅台;老男人、思维保守的人、未经互联网时代熏陶的人,会讨厌腾讯而喜欢茅台——这是一种错误的刻板印象。 真正自称“老男人”“硬汉子”的人,往往既讨厌腾讯又讨厌茅台。即便他们持有上述两只“核心资产”,内心也非常不平,随时等待跑路的机会。你肯定以为我是在信口开河,那就让我用亲身经历来证明吧!茅台我没什么研究,但是我当初当分析师的时候,可是一天到晚推腾讯的,被diss的经历简直可以写一本书。 我第一次跟机构投资者推荐腾讯,是2010年春。那时候我不是互联网行业分析师,而是软件行业分析师,跟客户聊的也是软件公司,只是偶尔提到了腾讯。当时,腾讯的市值第一次短暂超过了电信运营商,客户吐槽道:“简直是疯了。” 我说:“不会啊,将来可能有一天,腾讯的市值能超过三大运营商之和呢。” 客户以一种看神经病的眼光看着我,以哄小孩的口气说:“喔,让我们听听你的高论?” 其实我没有什么高论,那年头我连腾讯的财务模型都没做过呢。我就凭着常识说:“腾讯QQ的用户黏性是远远超过运营商的,能够提供的增值服务也更多。去网吧看一看,十台机器有五台在玩腾讯的网游,还有三台在聊QQ。现在买Q币消费的大多是学生,等到他们长大了,也不会离开这个平台。” 对方的两个人(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对视了一眼,强忍住笑,低声说:“一个卖游戏点卡和Q币的公司,能有什么出息啊……” 大约一年以后,正好是新浪微博飞速崛起的时候,很多投资者都喜欢在微博上聊投资。我关注的一位非常老派的、来自大陆的港股基金经理,连续发了十几条微博,复述着一个严肃的观点:“腾讯这个公司是好公司,但是被高估了。” 他以一句斩钉截铁的话作为结论:“腾讯应该跌一半,还是好公司。”这一点得到了许多投资者的认同,我记得好像被转发了几百次。 附带说一句,此后十年(恰好到本月为止),考虑到复权因素,腾讯的股价涨了大约20倍。 2017-19年,也就是我作为互联网分析师最活跃的那两年,我听到过无数看空腾讯的观点,千奇百怪。然而,看空腾讯的长期逻辑只有一个:腾讯不是“硬科技”公司,不具备“影响人类、改变国计民生”的技术实力。 在陆家嘴的一间会议室,当我打开PPT、认真分析腾讯游戏各项主力产品的流水趋势时,坐在对面的基金经理不耐烦地打断我:“靠这些游戏,能打败美国吗?” “啥?”我以为自己听错了。 “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的战场上,要挑战美国的霸权,要提升国家的硬实力,要做出足够让后人铭记的功勋,能依靠《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魂斗罗》吗?” 我只得绞尽脑汁地搜刮词句:“除了游戏,腾讯也有别的业务,例如微信支付、小程序……” 对方扶着额头,抚摸着因为忧国忧民而加深了的皱纹,露出因为熬夜做研究而青筋暴露的手腕:“依靠微信扫码支付,能改变中国的国运吗?” 我完全懵了,不知道如何回答。人在懵懂的状态下,会急忙寻找公认的论据,作为自己的救命稻草——我想到了茅台:“可是您看,贵州茅台,不也没有什么硬科技,不也对国运没什么帮助吗?” 对方给了我一个真诚而忧郁的眼神,在那一瞬间,我感觉被击中了灵魂:“茅台是A股市场的耻辱。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股市,上万亿的资金,居然投入了一个做白酒的企业。坦白说,我很痛心。你呢?痛心吗?” 我也很痛心,因为我既喝不起茅台,也买不起茅台的股票。于是我决定保持沉默。在回忆了两次**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的历史教训之后,这位基金经理开始向我介绍他最喜欢的那些资产,所谓“中国真正的核心资产”: 做芯片的,包括设计、制造、封装; 做基础软件的,主要是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做“铁公基”的,也就是让中国享有“基建狂魔”美名的公司; 做大飞机的,也就是有希望跟波音、空客竞争的公司; 做军工的,包括陆海空三军以及可能成立的太空部队; 做军工上游产业链的,例如“只有中国能造的龙门吊”…… “年轻人,当你研究了上面这些公司,当你明白了它们对国家、对历史、对全人类的重大意义之后,你就会明白——像游戏、视频,还有白酒这些东西,是多么渺小而无意义。” 我不敢告诉他,其实我就是从“基础软件”行业叛逃过来的——我研究了七年的软件,解读过所有的“核高基”政策,为了各种国产Linux系统而欢呼过,也期待过国产IC设计的好消息(因为IC设计是软件行业的一部分)。后来我实在熬不下去了,觉得人还是得赚钱,还是得研究一些真的有增长的公司,于是就叛逃去看互联网了。 2020年,美团、拼多多、滴滴、阿里、兴盛优选等互联网公司围绕着社区团购打得不可开交,爆出了一系列的天文数字。在我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平均每天会出现两三次下列言论: “为什么这些互联网公司不拿钱去做光刻机?” “真可惜,它们在社区团购上面烧的钱,足够造很多艘航母了吧。” “马斯克在努力到达火星,中国互联网巨头在努力跟菜贩子抢生意!” “做游戏、做外卖、做团购,就是不肯做基础研发!” “建议国家管一管,让资本去解决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问题。” 同样的一群人,也在为白酒板块再创新高而郁闷不已。早在2018年,茅台的市值就超过了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之和;到了2020年,茅台的市值又超过了英特尔、AMD和IBM之和。如果美国人愿意卖,茅台的一半股份就能换来英特尔,五粮液的一半股份则能换来AMD——真可惜,美国人不愿意卖…… 在真正的男子汉看来,这简直是疯狂:世界竟然被游戏、社交网络和白酒统治着,而不是被光刻机、芯片、数据库、大飞机和龙门吊统治着。不但中国如此,美国也如此:卖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苹果享受着2万亿美元的市值,而坐拥多项基础研发成果的IBM只有1000亿美元的市值。微软的市值倒是有1.7万亿,但是最值钱的是云计算,而非男子汉们心心念念的“核高基”。 当然,真正的男子汉也无法解释:为何LVMH成为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Facebook的市值相当于Nvidia的两倍多,以及迪士尼的市值居然高于任何半导体公司。卖包包显然无助于国计民生,在社交网络发照片显然无助于登陆火星,而做影视内容及渠道显然也不算是硬科技。不仅仅是中国,整个世界都出了问题…… “世界是不公平的,要学会适应它。”——来自基础软件的霸主,硬科技的教父,对人类的贡献远远超过乔布斯(注:我这是反话)的比尔·盖茨。 怪盗团将在3月2日(星期二)晚上9时30分举行下一次直播,主题是:“诸神之黄昏:互联网行业已经越过最高点了吗?”,欢迎预约收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