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
来源:微信时刻(ID:WechatMoments)
本文为作者授权微推客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你知道么?每天约有 230 万的微信群横空出生。
它们形式不一,或是虐人不眨眼的客户群,或是发红包成瘾的家庭群,存活周期取决于社交的目的。
它们规模不一,大至浩荡 500 人,小至对影 3 人,一帮因某种关系而捆绑在一起的人齐聚一堂。
人生难逢知己。现代人孤独成瘾,孑然一身有时并非本意,只是还未找到志趣相投的乌合之众。
然而趣味二字很难下定义,稍微不正,即可能在成为奇葩的路上一骑绝尘。
就像如今的微信群,在微信这片快意江湖里,这些「门派」般的存在里,总有一些不一样的烟火。
1
2
3
4
5
6
7
8
别看有些群的存在看似奇葩好玩,但其建群的背后意义却与其他群并无差别。
微信群相当于一个连接器,跨域了时间空间,将天各一方的人们聚集在了一起。
有时看似机缘巧合加入了同一个群,实际上出于某种潜在的社交关系,它如侦探器般将贴有存在相同属性的个体融合在一起。
据统计,大约 25% 的微信信息,来自于群对话。在群这个密闭的空间里,你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者发布者,与有某种共同关系的群友交流彼此的想法。
除此之外,在微信群这个虚拟社区里,具有某种相同特性的人们得以抱团取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现代人渴望通过交往,来消除因生活节奏加快而滋长的孤独感。个人都具有群体的倾向,微信群作为人与人之间日常交流的变革形式,多人的交往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更强的社交体验。
其实,无论是正常群还是奇葩群,只要能让我们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让沟通更加顺畅,满足情感诉求,还管它贴什么标签。你说是么?
文章推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