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新东方学校在官方微博上表示,即将开设体育课程,现已准备就绪,免费进行体育注册,体育课程90分钟一节。而课堂上所用专业设备和中考体育用具基本一致,而且考试现场按1:1还原。通过对课堂教学中不一致的情况进行调整分层,并对不足点提出建议。
此前,青岛新东方公布了一份5天的暑假体育课程录取通知。
八月九日,@北京新东方在新浪网发了一则消息,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北京新东方成立了素质教育中心,下设艺术创作学院、人文发展学院、语商素养学院、自然科研所等学校。
著名的山东著名培训机构大智教育宣布其旗下的“大智先锋体育”成立,并发起篮球训练营项目。
现在体育版块的启动,说明在素质教育上迈出了一大步,是正式转变的开始。
\”双减制\”政策的实施,使网络教育和学科培训行业的人才大量转轨和大量涌入体育训练这一赛道。
截至今年4月底,新东方已经投资了将近6家体育企业。学习而思深圳学而思、宁波学而思于七月增加了体育、科技、语文等素质教育类培训的经营范围。大批K12企业的进入与布局,给运动训练赛道带来不可忽视的冲击。
目前,我国体育训练产业还处于市场化开发阶段,监管机制还不健全,市场发展初见端倪。
大型K12的进入与布局,不仅给运动训练赛道带来了压力和冲击,而且还将提升运动训练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过程,我们要明白:产业的标准化迟早会到来,不能以为体育政策倾斜,就能网开一面。学校的资质、师资、收费周期、经费监督、安全状况等等,大概一个也不会少。
伴随着K12企业的大量涌入和资金的跟进,强化监管对行业来说无疑是势在必行,那么强化监管对体育行业头部企业是否更为有利?
一点是肯定没有想像得那么多。
优势在于:严格的监管,不断提高行业标准。无论对大企业,还是对夫妻店,规范的成本是无法节约的,规模在这里并不便宜。
处理好监管就可以不被淘汰,随心所欲地随波逐流,才能在体育训练这个蔚蓝的大海里航行得更远!
面向未来的体育训练业,有些不只是一种机会,还会面临许多挑战,已经处在体育训练行业的企业,不妨参考以下这些建议:
1.运动训练的核心仍然是教育
体育课+教育的核心是体教融合,不只是上一节课,跑1000米、跳100条绳索等简单的体育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个格的教育。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多参加符合自身特点的竞赛竞赛,如“意志、竞争、团队合作、规矩和礼节、品行与性情、诚实自律、自强不息、独立判断思维、忍耐和集中精神、控制情绪、正确对待输赢”等。
2.联络社团
体育院校应与单项协会紧密联系,借助于单项协会,开展标准的制订、推广、运动技能的考核,同时积极参与第三方政府采购的公共活动。
3.重视社区体育工作
协同街道、社区,探讨社区健身路径、器材在青少年中开展体育托管、社区锻炼等社区体育的发展路径。
注重教学产品
各个体育院校应注重教学成果的科学、规范和有效,衔接市场上对体育技术水平的要求;
加强教学产品开发能力,除了进行技术指导,开发能解决学生近视、肥胖、体态等功能障碍的教学产品,突破“三公里”的经营瓶颈,打造标准化产品,实现无边界传播,降低获客成本。
5.注意新动向
各类体育培训机构可关注全民健身的智慧发展趋势。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提出要促进在线及智能体育赛事活动的开展,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运动银行”系统和个人运动代码。
结果显示,“十四五”期间青少年体育健身行为将通过云数据进行展示,并对学生的运动行为进行有效监测,为体育训练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
6.标准化操作
各类运动训练机构进行自我标准化建设,找出财务、消防、卫生等风险点,防止不规范的操作,如宣传虚假宣传。
认识到少年体育训练“不能干体校事,只是弥补学校体育不足”的经营性质,拒绝做低级重复的事。
7.探讨新的核心组织结构
主动探索“内容制作+数字+新媒体”的企业核心组织结构,运用数字化工具和建立新型媒体运营中心,构建体培机构“全域营销”体系,打造“专家”人设,从1.0经营产品向2.0经营 koc (忠实买家)转变,以“专家”为目标。在网上积极进行明星教练直播,建立企业私有流量池。
8.策略调整
再定位体培企业3-5年发展战略,围绕:1.高品质运动育儿内容研究开发2.帮助行业人才培养3.提供效率提升的数字化工具4.参与产业标准制定等建立新商业模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