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深度精选

我们坚信:好的创意/是可以复用的

上周六(2019年1月5日),由我们(运营深度精选)主办的微信生态千人交易峰会在深圳·宝安F518创意园圆满落幕啦!戳我即可查看峰会直播回放

活动效果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逛展人数达700+,内场听大咖分享人数达1000+,大会总到场人数达1700+

这次大会我们以链接微信生态优质流量资源为目标,希望帮助到场的微信生态玩家解决微信生态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差的问题。很幸运的是,最后我们真的做到了。活动结束以后,很多小伙伴私聊我,说这次大会不仅他们让寻找到合适优质的供应资源,更让他们获取了很多同行经验,有的还现场达成合作,直接签单。

△部分用户反馈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此次大会的精彩内容

 一、微信生态一站式展会 

此处大会聚集了27家不同行业、不同微信生态量池的头部参展商,几乎囊括了微信生态的所有环节,其中包括裂变工具商(如美至简、加推、进群宝等)、换量小程序(如零一换量助手)留存工具(如芝麻小客服、135编辑器等)数据服务(如Growing IO、即速应用等)、变现工具(如有赞、小鹅通、见实等)等优质参展商

比如,此次作为大会的展示商之一的进群宝,它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群裂变服务,从而降低获客成本;Growing IO可以帮助企业获取用户行为数据,实现精益化运营,用数据驱动增长;有赞可以给商户提供强大的微商城和完整的移动零售解决方案等等。他们在现场为观展者们提供了【低成本获客】+【精细化运营】+【流量变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展会现场火爆场面堪比春运,过道上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活动结束后,我们也采访了其中几家参展商,据某参展商透露,他们通过此次展会现场成交了200+和300+意向客户

 二、海量干货分享

此次大会我们邀请了13位微信生态顶级玩家齐聚大会,围绕着互联网中小程序、拉新、留存,再到变现等各环节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投资机会、小程序增长闭环、驱动增长齿轮、内容留存、工具类留存、社交电商如何裂变等话题。为到场小伙伴们带来了7个小时高密度的微信生态干货分享

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我们这次挑选了一个可以容纳1000人左右的会场。没想到大会还是全场爆满了,实际到场人数远远超出了我们预期,由于场地有限,有的小伙伴甚至是坐在楼梯上听整场分享。

现场分享环节大家都听着十分入神,分享期间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场,还纷纷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做笔记。

连现场嘉宾创客贴联合创始人@王金星都感叹:到了下午4点多,现场留存率都几乎100%,还表示希望自己的产品能跟这次大会留存一样高。

接下来我们就带领大家回顾现场精彩。

10:00内场分享正式开始,开场的是我们的拖鞋boss鉴锋。

拖鞋boss@鉴锋(没错,这次鉴锋大大不负众望的穿了拖鞋)介绍了办此次微信生态展会的初衷。

boss说到,当做出了一个成功的套路,他就会在把这个套路快速复制到不同人群,每次都可以获得成功。

在这个迭代和复制的过程中,我们运用到了市面上微信大部分生态工具和套路,经常有人问我们,有哪些工具和套路好用。于是,我们组织了这次展会,把微信生态上下游的企业都链接了起来,希望借此机会帮助微信生态玩家寻找到一站式解决方案

鉴锋开场以后,正式开始嘉宾分享,第一个主题是小程序专场

 1、小程序专场 

 1、小程序专场  

岳弢:打破认知边界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岳弢

(后台回复“PPT”即可获得演讲完整PPT)

第一位分享的是@岳弢,他结合了自己作为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经验,分享只有打破认知边界、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才能更好的创新。

他通过新的基础设施会释放巨大红利、微信不仅仅是社交工具、君子善假于物、极度重视k值几个层面分析为何我们需要打破认知边界。演讲的最后,他用一句话引起了现场观众深思:人性不会变,历史在重演

吴炳见:微信生态的投资机会

险峰长青投资副总裁@吴炳见

(后台回复“PPT”即可获得演讲完整PPT)

第二位分享的是@吴炳见,他从过去五年里估值最高的十个微信项目分析,微信带来两个新流量机会更丰富更廉价的用户获取方式,拼团、分销、裂变、砍价;更下沉的渠道,覆盖了增量群,微信10亿月活用户。

他认为,随着流量结构变化,给微信生态带来了新的交易平台机会——垂直电商、会员电商,新变现方式—— 知识变现。

周凯:小程序&新零售,零售企业的社交电商之路

有赞高级副总裁@周凯

(后台回复“PPT”即可获得演讲完整PPT)

第三位分享的是@周凯,他讲述了自己对于新零售的理解,以及在探索对社交电商方向的一些心得、体验

他简单意骇的解释了新零售=门店+网上去获客+在网上成交

企业在小程序&新零售时代下,他认为应该把平台电商、自营电商并存形成全渠道经营,在购买流量做生意的同时,需要不断沉淀自己的私域流量。

吴继业:如何打造小程序用户的增长闭环

GrowingIO联合创始人@吴继业

(后台回复“PPT”即可获得演讲完整PPT)

第四位分享的是@吴继业他从小程序市场、产品、运营目前遇到最多的程序渠道多、迭代快、推送难、玩法新四个问题切入。

他认为,在基于小程序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快速分享裂变的形式下,小程序增长模型可以进化为AARR

在小程序这个赛道中,数据可以帮助驱动增长闭环,数据可以通过标记爆发点,让价值最大化;并及时发现瓶颈,及时优化。

刘秋志:数字经济之下,小程序的意义在于提升效率

即速应用联合创始人兼CTO@刘秋志

(后台回复“PPT”即可获得演讲完整PPT)

上午场最后一位分享嘉宾是@刘秋志,他认为数字化经济带来了节奏更快速、受众更精准、商业更智慧的场景转变。

现在大多数传统企业增长停滞背后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数据经济改革,而是因为效率无法大幅提升,难以继续扩大规模

而小程序可以通过连接人与服务、人与服务数字化、实现无人值守 – 智慧零售、促进供给侧改革、促进服务业向制造业发展等形式来帮助企业提升效率

下午场的分享从14:00正式开始,6位嘉宾围绕裂变和留存进行了分享,并就当下两个最热的变现方式——知识付费和社交电商进行了实战经验分享。

  2、裂变专场 

宗毅:用裂变式创业完成组织进化

芬尼克兹创始人@宗毅

(后台回复“PPT”即可获得演讲完整PPT)

下午场第一位分享的是@宗毅,他从核心业务要动态变化和裂变式创业人员的栽培两个方面向我们讲解了裂变式创业。

他认为,从原来鼎盛的OFO可以看出,企业的业务发展具有不连续性,未来我们将会处于极度动荡的阶段。

以前企业可以通过一个单一的业务打造专业度的时代已不复存在,现在更多企业核心业务是打造多元化。他从亚马逊从网上书店到电商再到云服务的案例,总结出“一个好的企业,它的核心业务是动态变化的”

不仅仅是老板有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员工也有。于是,他在公司里自创了一套选举制度,让员工投资选出最有潜力的管理者,这样让员工也是公司的合伙人,员工继而自发产生动力高效工作。

刘文中:微信社交红利之下,如何驱动增长齿轮

兔展副总裁兼CMO@刘文中

(后台回复“PPT”即可获得演讲完整PPT)

第二位分享的是@刘文中,他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构建私域流量池、精准获客、用户精细化运营这3点来驱动增长齿轮

私域流量池是指企业有投放广告的需求时,需要有一个传播效率高且还能后续不断留存转化的自己的流量池,不仅如此,还要有其他的流量生态支持。刘志忠认为企业的这个私域流量池最佳选择是长在微信生态体系里。

其次企业也需要精准获客。刘志忠通过举例连咖啡的老带新促用户增长活动,和金地地产全员朋友圈营销拉新提升销售额的案例告诉我们,客的来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客户的社交网络里,另外一种是员工和合作伙伴的社交网络里。

最后一点是做用户精细化运营。企业需要和用户链接起来,和用户做有效的沟通。

 3、留存专场 

圆桌论坛:新媒体如何做好用户留存

左起为@龙共火火@Spenser@鉴锋

下午的第三个环节是由@龙共火火、@Spenser、@鉴锋三个人组成的圆桌论坛。

鉴锋就公众号改版信息流后新媒体红利进入下半场,如何做好用户留存的问题,和两位嘉宾进行了探讨。

针对这个问题,Spenser认为,不管什么经济形式下,好内容是永远稀缺的。公众号信息流改版实确定会淘汰一些不那么好的内容,但却会留下最优质的内容和内容者。

对于内容从业者来说,我们需要先懂得,获取的不是流量是用户。应该抛弃对流量的妄念,从人的角度出发做出优质内容的生产、运营现有的用户才能达到留存用户的目的。

而龙共火火认为,需要搭建流程化的分工,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新媒体暴发的势能点更多。并把公众号数据化、产品化,找到合适的人群和痛点,不是别人写什么就写什么,当做产品来做。

他还结合自己的经验,详细介绍了市面上渠道、产品、电商的三种不同目的企业号媒体的搭建套路,并重点讲述了分层、分级、分阶段三种用户运营方式。

王金星:工具类产品的6个高留存的秘密

创客贴联合创始人@王金星

(后台回复“PPT”即可获得演讲完整PPT)

第四个分享的是@王金星,他从工具类留存体系切入,给出了内容闭环体系、打卡签到体系、生命周期体系三个留存体系

在打造内容运营闭环时,创客贴基于微信核心价值链条,打造了社群朋友圈→公众号服务号 →小程序的内容运营闭环;在明确目的和流程后,运用了打卡、签到、积分的留存体系;针对不同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应该有不同的留存策略,这样才能可以在数据增长遇到瓶颈的时候,进行更有效的突破。

他还结合创客贴的案例总结出找到我的小程序、找产品特性、找魔法数字三个留存技巧。

马昕彤:社交电商如何裂变

小区乐CEO@马昕彤

(后台回复“PPT”即可获得演讲完整PPT)

第五位分享的是@马昕彤,他认为在圈层社交、会员制、私域电商的大环境下,低频市场低毛利只能赚出工资,而把频次提高把毛利再提高才能赚到钱。

他通过不同的社交电商平台总结出了社交电商的核心本质

越来越高,流量颗粒化是小型平台的唯一出路;在新零售多赛道竞争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提高逻辑。越来越高,流量颗粒化是小型平台的唯一出路;在新零售多赛道竞争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在努力提高逻辑。

他还呼吁大家摈弃社交电商裂变逻辑是小程序换量、礼包裂变、模版消息、 群裂变等形式的传统思维。引导在场观众,从传销构建渠道、想一想构建权威、权健遍布全国、绿叶洒满全国四个形式中思考,得出“人是社交的一切,也是社交电商的一切”的结论。

姜宇:如何把握知识付费的新机遇?

小鹅通市场/商家学院负责人@姜宇

(后台回复“PPT”即可获得演讲完整PPT)

最后一位分享的是@姜宇,他对2016年—2018年知识付费的课程类型、自媒体、客户数量及收入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剖析对比。他认为,知识付费已经完成从网红经济到知识服务,再到轻量级在线教育的转变

对于知识付费的未来趋势,他认为会更加倾向于内容+服务的模式。这种模式会迫使企业服务变重,但同时也会帮助企业纵向的探索用户的价值,从而定义更加清晰的商业模式。

同时,他还结合自己多年的行业经验,总结出内容付费人才需要拥有特质:产品思维、运营思维、系统学习计划、品牌思维、品牌思维、精细化课程内容,并强调只有拥有特质和思维的转变才能拥抱微信生态。

 三、裂变诊断室 

我们在展会现场还设置了极具特色的“裂变诊断室”,模拟了真实的诊所场景,挂号、就诊、取药…把“关于微信生态”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像药方一样提供给有疑问的人,精准地诊断他们的难题。

我们安排了30位日常专注vip客户付费咨询服务的项目策划经理在诊断室,为到场小伙伴提供了一对一的免费营销/产品策划咨询服务。现场超过800个小伙伴,通过诊断解决了裂变增长、运营体系搭建、公众号涨粉、低成本获客、营销课程、小程序、运营人脉资源、技术开发、内容运营等各种“疑难杂症”,通过我们推荐找到了展会中最合适的工具、服务商,还有部分用户通过现场咨询和我们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四、趣味看展,花式拿奖 

除了现场干货内容,我们还在现场设置了一些趣味互动环节,让观展者们在吃喝玩乐的过程中收获一站式解决方案

比如我们在现场提供独家定制伴手礼、可口的茶歇糕点。

△伴手礼、茶歇

比如我们设置了“生态大会必做的10件事”环节,为参展商大大增加了人流量。

△必做的10件事

比如零一公仔、免费薯条机、娃娃机、现场抽取锦鲤奖励10本书、集章玩法送礼品,调动了现场观展气氛,

△抓娃娃机、零一宝宝、千人锦鲤

活动结束后,我们举行了嘉宾晚宴环节,通过晚宴交流群、个人资源介绍等形式,帮助了现场大咖、嘉宾和参展商们,快速的获取优质人脉、实现高效资源对接。

△嘉宾晚宴

运营深度精选从2018年创立至今,我们在微信生态探索中因为信息差的问题,走了许多弯路。我们一直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可以搭建一个供微信生态从业者们快速学习、精准获客、高效合作、尽可能一站式解决上下游信息差问题的平台。

这个愿望,终于在2019年圆梦了

这是我们第一次举办千人展会,有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全团队通宵4晚,死扣每一个设计细节;第一次有小伙伴差点急哭,因为布展临时出现了印刷问题;第一次在办公室午休睡着了嘴里还念叨“物料准备好了…”;第一次因为一句文案,和同事激烈争辩了半个小时…

而也是这些第一次,让我们第一次同时收获了27家参展商和1700+参会者的认可。

△部分用户反馈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到场所有的嘉宾、参展商以及合作伙伴们对本次大会的支持,正是因为你们的付出才让我们的大会能够如此成功的举办!

△合作伙伴

同时,也感谢零一每一位小可爱和志愿者小伙伴对此次大会的辛勤付出(此处有鞠躬)。

△零一小可爱和志愿者们

明年,我们将举办第二届微信生态大会,期待我们的再聚首~

PS:

后台回复关键词“PPT”即可获得微信生态企业服务峰会的所有可对外嘉宾PPT。

——  互 动 环 节——

为了帮助大家更方便快捷的进行对接,我们把留言设置成互动对接环节,目前已有500+微信生态玩家填好对接资料。

可按照以下格式在评论区回复合作对接

【群昵称】鉴锋

【所在城市】深圳

【公司职务】CEO

【所在行业】互联网

【擅长】微信生态的用户增长

【个人经历】服务腾讯、网易、知乎等公司提供用户裂变活动策划

【我能提供】微信生态增长裂变服务、200万公众号用户(女性占比70%)、小程序换量等

【希望对接】小程序流量互推、k12公众号用户流量互推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观看”微信生态大会“直播回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