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经济在康复、在增长,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5%,而中国经济增速为8.1%。超过8%的增长率,中国已经十年没有过了(2011年9.55%,2012年7.86%)。
增长黄金时代的影子,会在2021年短暂辉煌重现。
连续7年,消费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而消费升级仍是未来十年不变的主题。新品牌仍会不断应运而生、积势发展。
新的消费变化是在这两三年中迅速发生的,新一代消费群体崛起,电商直播、短视频种草、图文种草的新流量爆发,让消费品牌变得炙手可热。
“过去一家30亿收入的品牌公司,可能需要5-8年的时间去沉淀,但是如今只用短短3-4年时间就可能孵化出一个30亿收入体量级别的公司。”弘章资本创始人合伙人翁怡诺说。
新品牌是如何一步步攻占用户心智?品牌的流量来自哪里?用户思维为什么是产品护城河?
01
以用户思维打造品牌
选择越多越迷茫,当前品牌处在多元化中。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底层逻辑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货-场-人”颠倒为“人-场-货”,用户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过去因为生产力制约, 物质稀缺,是人找货,现在是货找人。
因此品牌的传播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要让用户爱上品牌,为品牌代言和传播,这样不仅营销成本低,并且转化率高。
在媒介多元和内容丰富的营销大环境里,用户心智很难被碎片化的东西吸引,品牌要想吸引并且转化用户,就需要具备用户思维。
新消费品牌是依靠互联网而生的品牌,互联网经济的核心就是用户。因为用户是核心,所以“用户思维”成为打造品牌的核心。
每一次传播,都是为了影响用户。
要学会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用户的需求,面对商品和品牌的反应,以此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
02
利用好社交媒体传播
互联网上半场,机会和缺失领域还要很多,品牌营销主要在于吸引流量。
而下半场随着流量红利的殆尽,品牌抢夺的是用户的时间,赢取用户的信任。
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品牌需要进行差异化营销,来打造自身特色,吸引消费者信任,更好的获得流量和转化。
数据显示,明星、网红推荐,社交平台广告,是当下用户获取品牌信息的主要来源,其影响比例远高于传统媒体广告。微博、B站、小红书等内容社交平台,自然也成为品牌种草主阵地。
通过各大社交平台的输出,与消费者交流,持续输出产品和品牌的理念形象,最终抢占消费者心智,形成口碑,提高品牌认知度。
社媒营销为三个阶段:“认识”到“认可。通过内容占有心智,背书建立信赖—最终形成购买与长期价值累积。这三个环环相扣的种草阶段,正是品牌吸引用户的关键。
当下,饮品界的网红喜茶、元气森林,雪糕界的网红钟薛高,无不是深谙此道,成功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
社媒营销的宿系之源只用了7个月,空刻只用了10个月,认养一头牛只用了15个月,三顿半只用了17个月,都不到一年半的时间。
这些新消费品牌,只用了2-3年的时间就走完了传统品牌5-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走完的销售额增长之路。
原因在于在线上经过产品测试和获得了圈层认可之后,迅速抓住时间窗口,饱和式的曝光建立品牌认知,打开突破消费者心智的最佳入口。
因为,只有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深度认知,才能做到打败后来的竞争对手的机会。
03
线下广告也是流量大户
都市里几乎所有人没有都会坐电梯,而电梯广告无论是在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时代都备受品牌欢迎的。
2020年TOP10热门、高辨识、占据心智的广告语中,47%的消费者认知渠道源于电视广告,56%源于互联网媒体,83%源于电梯媒体。
83%流行广告语由“电梯制造”。而如果对比去年的数据,54%源于互联网媒体,50%源于电视广告,81%源于电梯媒体。
护肤品牌薇诺娜也通过电梯广告,在全国16个城市采用风暴式高频广告形式,占据了写字楼,公域和电影院。
从2020年5月开始薇诺娜投放了大量电梯广告,迅速为品牌再次获得声誉,仅在618活动期间,分众覆盖薇诺娜消费者总量超1.7亿,环比增长2倍多,新增认知兴趣人群超过1.5亿,环比提升12倍多。
而元气森林除掉在小红书、微博、快手、抖音等平台进行流量和内容营销,以及应用明星助阵、李佳琦助攻带货、张雨绮代言外,从2020年5月份起,电梯里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元气森林投放的分众TVC广告,强势霸屏,很多人开始记住了“0卡0脂0糖”的概念,牢牢占据“无糖饮料专家领导者”的心智资源。
2020年5月,分众传媒的饱和攻击第一个月就卖出2.6亿,金额是19年的总和,中标者是元气森林,广告一直投放到了9月,元气森林仅一月营收就达到4亿元。
在布局线上广告和营销的同时,线下也是品牌方寸土必争之地,因为也许就在无意中,消费者就认识了品牌和产品从而复购。
品牌传播的目的不仅要完成销售,更重要的是解除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和心理阻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康纳曼认为,要使人们相信一个概念或事物的方法就是不断重复。
因为人们很难分辨熟悉感和真相。熟悉的事物会让人们放松认知,从而作出舒服且轻易的判断。营销的本质是重复,用户的本质是遗忘。
所以必然的趋势是,在碎片化的环境中,寻找稀缺的中心化场景,组合营销,建立品牌共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