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媒介≠公共媒体

媒介:

广义上,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媒介”。传播学中,又更为强调“媒介是作为人类传播信息符号的载体”。

因此,和早期的书籍、相片、录像带这种含有信息或内容的物质容器一样,类似于微博、抖音等包含文字视频内容的APP也属于媒介。

具有广泛传播意义的报刊、杂志、无线电、电视和国际互联网等称得上公共媒介。

媒体和媒介有什么区别?(大众最容易混淆的概念之一)

媒体:

“媒体”的定义则更倾向于“机构”“组织”这一概念,社会意义性质浓,不等同于介质。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所长刘笑盈指出:媒体是指拥有媒介,拥有传播平台和渠道,进行信息选择和传递的具有特殊功能的专业社会机构。

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电视、广播、报纸、周刊(杂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出新的媒体,例如:IPTV、电子杂志等,他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质的区别。

公共媒体又称公共播送服务或公共广播,指的是由政府编列预算或公共基金提供资金,所成立、运作的非营利性电子媒体,这类媒体多半以制作和播放公共政策的讨论、文教艺术或知识性节目为主,目的是提升国民知识水平、促进民众参与政治决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