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者对自己团队成员定位的时候,至少我们有三个定位,
1、哪些人是属于要奔走”温饱线”的?
2、些人是要去对那个”挑战线”的?
3、哪些人是要奔”梦想线”?
为什么需要这样区分呢?以下分享几个简单事例。
有的时候企业管理者在谈目标时,恨不得把每个人都拉到天上去,天明明是一个末位员工跟你谈目标。你问他你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他说我的职业发展,我希望今年能够赚50万,你心里很开心,结果他是你的团队的倒数第2名,然后你就开始很开心的跟他谈,怎么去实现50万,谈的很嗨,你一个月本来原来是做了两三万跟他说这个月做10万,然后他也感觉倍受欺凌,回去以后头破血流。目标的不匹配,这个时候你要跟他谈的不是属于”发财线”,更不是跟他去谈”梦想线”,你要谈的是”温饱线”。兄弟啊兄弟啊,你是要做50万,我为你的梦想感到非常的惊喜,但是呢,我们的目标呢,要一步步来?你现在是团队的末位,我们先定一个可实现的目标。你至少得保证温饱线,平均线能不能够得着?你能?会好好的奖励一下,比如说2万。而且你觉得这样员工要不要肯定他?非常肯定啊!那在团队里面绝对把那个最快进步奖就颁给他。那些给他一些奖,他有没有信心?有信心,然后下面再给他设高一点,一步步来!
再举个例子,小孩现在都有高考,是不是高考压力都很大?我们的小孩在班里是一个中下游的水平的成绩,这个时候呢,家长一般意愿都很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孩子考上至少是个一本是吧?有些人甚至说要考上北大清华,这个时候如果你针对你自己的孩子。到高二了还是中下游的水平,你跟他说,孩子我们家你父母都是211大学毕业出来的,211,是必须得拿到的。孩子会有目标吗,他可能会放弃了,差距太大了,压力太大了,然后你还来一句必须得做到!做不到都可以去死了.最后做不到.差距太大了,压力太大了,或者你可以说:你考个一本,一本对他来讲也很有难度,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下目标,还是很有信心!
比如说应该怎么定目标,首先根据您现在的成绩,我觉得如果你能够考上大学的话,我们觉得已经有很大的成就,作为父母我们已经很满意了,那小孩子有没有信心?可能会觉得有信心是吧,但是呢,如果说你能够假设,孩子还能够考上的一本,那我们觉得绝对是祖坟冒青烟了,小孩子会怎么样? 保住考上大学,冲刺一本,他没有考上一本,他不会沮丧,但是他一定会冲在一本上面去.
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不要把你的那些所谓高目标给到每一个人。给他的你还是要量力而行,你可以让他去追求,但是一定要给他一个可实现的,认为一个保守的100%可实现的目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