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如何完成自身战略发展条件的分析
企业的战略选择很重要,尤其对于一家公众企业而言,公司的资本价值与公司战略关系紧密。
企业进行战略规划,首先应该完成自身战略发展条件的评估。如何对企业自身建立一个具有实操价值的全面认知呢?和君观点认为:应该从公司外部发展机遇与内部资源能力两个层面来评估企业战略发展条件。
为便于一体化形成直观的比照效果,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八个细分维度依次梳理,并将公司实际情况纳入到每一个细分维度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发现更好的发展机遇、业务或市场的选择,或者运营效率提高的方向。
1.业务版图和市场版图。
目的在于切分、厘清并研究目标细分业务与市场,分析重点在于业务与市场规模、趋势成长性、盈利性。
2. 价值链与需求链。
研究的目的是明晰价值链环节中业务活动价值增值的流动,重点在于寻找和占据真正创造较高价值的业务活动环节。
3. 产业或行业生命周期。
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各目标细分业务与市场之间的发展组合,分析重点在于发展节奏和业绩曲线。
4. 技术谱系。
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标细分业务与市场所涉及的技术应用及驱动,分析重点在于技术发展趋势、技术经济性、技术集成性、技术拓展性。
5. 竞争格局。
研究的目的是梳理市场,国内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模式与方向,分析重点在于分析各家的战略定位、商业模式、运营效率、市场份额与市场侧重。
6. 运营模式。
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各目标细分业务与市场的运营获利方式,分析重点在于盈利来源、盈利性比较、盈利点选择组合。
对于上市或拟上市的公众企业,还包括:
7. 监管政策。
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政策影响度,分析重点在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以及其他对产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的政策活动。
8. 资本市场。
研究的目的是明确资本市场的认知与偏好,分析重点在于资本获取和资本运作。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则可以从资本市场周期、4R关系、主题管理;公司价值挖掘、价值改进、价值描述与价值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行业、板块、主题三个维度对公司K线走势的核心技术指标、股本规模、股东结构、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对比分析。
(二)企业如何完成自身的战略规划设计
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一套体系,学会建立一套战略规划体系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基于战略发展条件分析获取的结论或趋势研判观点,侧重使命、愿景、战略定位、商业模式、战略目标以及发展策略几个维度,就可以对公司整体战略进行设计。
1.企业使命与愿景。
描述企业的使命、愿景就是回答公司作为独立的组织为什么存在?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以及企业家希望公司可以发展成什么样子。
使命是为组织内所有决策提供前提,描述一个持久的事实,可以是一个无限时期的解答,而没有时间限制。
愿景是指导战略和组织的发展,描述的一个鼓舞人心的事实,并可以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使命、愿景不等同于战略口号。
2.战略定位(战略描述)。
这部分也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规划中价值描述部分,通过确立客户选择立足的行业或覆盖的用户,提供什么样(价格、功能、质量等方面描述)的产品或服务(服务方式与服务内容需要展开描述一下)。
3.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就是企业为了最大化企业价值而构建的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设计商业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最大化企业价值。
商业模式作为连接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的桥梁,为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顾客、其他合作伙伴、企业内的部门和员工等提供了一个将各方交易活动相互联结的纽带。
总体而言,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最终总是能够体现为获得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认同的独特企业价值,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4.战略目标。
包括财务与市值目标、市场与行业目标、客户目标。
一般而言,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有四个参考维度,包括基于自身发展潜力挖掘、基于竞争对手的压力、基于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基于企业家的管理要求。
5.发展策略。
发展策略就是支撑战略目标实现的方法与路径,包括自然式增长与外延式扩张两条路径选择。
其中自然增长包括产品线结构优化、细分市场进入、目标客户选择、市场区域拓展、管理效率释放(成本控制);外延式扩张包括并购目标筛选方向、并购原则、并购策略(时机、节奏、方式)。
6.市值管理。
对于上市企业,就需要建立市值管理组织、程序与机制。
包括信息披露的整体规划、相关主动路演与接待沟通的系列文案、4R关系管理的策略与节奏,在未来资本市场周期研判、投资故事、主题管理、信息披露、预期管理、4R热度、股东结构七个方面进行系统跟进。
7.资本运作。
针对战略转型或升级推进工作,如有需要,适时安排股权激励、融资及再融资、并购重组、资产剥离等方式,做好预案管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