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在该模型中,群体发展遵循五个明显的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和解体阶段。

第一阶段是形成阶段,该阶段最大特点是群体在目的、结构和领导方面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成员们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以确定哪些行为能够被群体接受。当群体成员开始把自己视为群体的一份子的时候,该阶段就算结束了。

群体发展大致经历的阶段有(组织行为学阅读笔记:群体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是震荡阶段,该阶段是一个凸显内部矛盾冲突的阶段,此时群体成员虽然接受群体的存在,但是却抵制对个体所施加的约束,在由谁控制群体的问题上会发生冲突,这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内部出现比较明朗的领导层级,群体成员在发展上达到共识。

第三阶段时,群体内成员进一步发展密切的群体内关系,同时也表现出凝聚力,这时,成员有一种强烈的群体认同感和志同道合感,当群体结构比较稳定、群体成员对那些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时,这一阶段就结束了。

第四阶段是执行阶段,该阶段群体结构充分发挥作用,并得到广泛认可,群体成员的主要精力从相互认识到变成完成当前的任务。

对于长期存在的工作群体来说,执行阶段是其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但对于临时群体来说,群体是为了完成某个临时任务而建立的,所以还存在解体阶段,为活动收尾,并为群体解散做好准备,在此阶段,一些成员会为群体所取得的成绩感到兴奋不已,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会为即将失去在群体生活所获得的快乐和和谐而感到闷闷不乐。

然而群体模型是有一定的前提的,它假设当群体一路经历到第四个阶段,它会变得更有效,尽管总体来说这个假设是正确的,但是哪些因素会使群体变得更有效,这个问题实际上较为复杂,那些有着强烈目标感和策略的群体会迅速实现较高的绩效,并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但那些没有什么目标感的群体则会发现它们的绩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差,同样,一开始就有积极社会关注点的群体,能够更快地达到执行阶段,此外群体不一定会按照明确的顺序往前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