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管理者跟进下属的工作进度,会让不少的员工或多或少的有排斥反应,认为上司不信任他们,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目标追踪不是要你监视控制员工,而是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以此帮助员工很好地完成目标。
我们不光要帮助员工制定合理的目标,还要与员工达成共识后,敦促他们采取行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如果没有追踪管理者就不知道员工是否在按照计划执行,也不知道员工采取了什么行动,等到了目标监督节点时就比较被动了。
如果在目标的执行过程中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那我们就能够将错误最小化,这样可以使得目标按照设想的节奏和方向推进,最终也会大大地提升目标达成的概率。
监督目标执行三步骤
- 对比结果,发现问题:指的是看看下属在执行过程中是否有与目标存在着偏差,是否按照计划执行了。
- 遇见偏差,原因分析:指的是对偏差的原因进行讨论和分析。
- 补充计划,纠正偏差:指的是经过原因的分析后团队要共创一系列的举措来纠正过程中的偏差。
如何评估绩效
- 我们需要经常性跟踪目标的进展,那么跟踪中我们该如何评估绩效呢?你认为销售部门经理该为团队设定什么样的目标来跟踪评估呢?打个比方吧。常见的几个选项是销售额、销售回款率、利润率、新客户开发数量、复购率等等。
- 对于客服人员,比如评估标准可以用客户的满意度、营业额等来衡量。
- 对于市场部人员,可以用品牌认知度、商机数量、预算控制等来衡量。
目标追踪的方式
评估的四种方式 |
说明 |
优点 |
缺点 |
个人的观察 |
对员工日常工作的观察来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 |
1、获得第一手资料 2、信息没有过滤 3、工作的范围集中 |
1、受个人偏见的影响 2、耗费时间 3、可能给他人带来“闯入”感 |
统计报告 |
通过数据统计报告来获取目标结果的进展,比如销售量统计报告、项目进度报告等等 |
1、直观 2、有效地显示数据之间的关系 |
1、提供的信息有限 2、忽略了主观方面的因素 |
口头汇报 |
通过面对面直接的方式让员工口头向你做汇报 |
1、获得信息的快捷方式 2、可以获得口头和非口头的反馈 |
1、有用信息有可能被过滤 2、信息不能存档 |
书面报告 |
员工整理书面的报告提交给你来汇报进展及问题 |
1、全面 2、正式 3、易于存档和查找 |
1、需要更多的准备时间 |
纠正偏差
工作中的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确定偏差的可接受范围,如果显著超出的话就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就要赶快分析原因找出行动的解决办法,越早发现偏差就越能更快的干预,让员工及时的回到轨道上。
偏差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正面偏差,是积极的,比如提前或者超额完成目标;还有一种是负面偏差,是消极的,比如落后于计划或目标,管理者要时刻关注负偏差,但其实正偏差也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因为它也会给目标的计划带来潜在的风险。例如销售额激增的时候,你除了高兴之外还要关注一下它的资源和库存,如果不够就会影响交付时间了。
事实证明,那些出色的管理者会与员工在一起来弄清偏差出现的真正原因,然后才有针对性推进的解决,也就是纠正偏差,这是控制过程的最后一步了,经过偏差分析,你和员工知道了引起绩效偏差的真正原因,你就可以从问题的根本来采取行动了,在纠正偏差时你有三个备选方案。
- 纠正员工的实际工作:偏差原因是由于员工的工作不力、能力不够,管理者就要在工作中做调整,比如给予相关的辅导、培训或者调整员工的工作。
- 优化流程方法:偏差原因是由于流程和激励方法不合理导致的时候,管理者就要改善流程或者调整激励方法,比如客服部门的客户满意度未达标,是因为客户返修审批流程繁琐,返修时间过长导致,那就要简化返修的流程,提高维修效率。
- 修订目标:如果有的目标总是无法实现,有的目标总是被超额完成,那么管理者在下一个考核周期设定目标时就要重新思考设定。
小提示
不要只关注结果,还要关注过程。
总结
1、监督目标执行三步骤
- 第一步:对比结果,发现问题
- 第二步:遇见偏差,原因分析
- 第三步:补充计划,纠正偏差
2、追踪目标四种方式
- 管理者个人的观察
- 统计报告
- 员工口头汇报
- 书面汇报
3、纠正偏差的三个方案
- 纠正员工的实际工作
- 优化流程方法
- 修正目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