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大事,我们常常会说那我们开会讨论一下怎么办。

来想象一个开会的场景:老板正襟危坐;技术大拿手扶着眼镜框,副总等着听候指令再传达;办公室主任端着笔记本。对面是这个项目的负责团队,由经理这个小队长和下属组成,人人都需要发言,但是更需要领取指令。

群体决策的优缺点(集体决策,反而更容易错?)

副总会邀请经理先发表意见,小队长首先发言,抛出自己还没有明显偏向的观点,然后下属依次发言。在这个时候,技术成员小王心里在想啥呀:看看老板的脸色,这么严肃认真,看来对这个项目是志在必得;再听听副总说的,声音洪亮,不容置疑,这个项目就得这么干;经理是自己的上司,听起来也没说不能干,今天还特意穿了正装,头发也修饰了,看来是老板面前要表现一番呀;刚才比自己入职早的同事发言了,虽然声音小,说话有点断句,但是好像是拥护支持嘛。

轮到自己了,这昨天晚上列好的提纲,是反对这个项目上马,毕竟耗费太多人力物力,成本太大,而且游走在政策的边缘,对企业将来也不利,容易埋下隐患,可我,人微言轻,该怎么说呢?

另外一个重要成员小李已经发言完毕了,太幸运了技术大拿刘总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而且引用了我的论据,本来我心里还不太确信,这个项目是有些问题,但是现在我更加坚信自己没有错,大家都没有错,干就对了。

这个分管经理很犹豫,技术总监不敢决策,老板心里有点摇摆的项目,就这么做下去了,因为发言者层层传导了现场的氛围和情绪,好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往前走了。

这就是集体决策反而不能做出正确决策的原因,一是会场中的发言顺序、他人的音量穿着这些与项目无关的信息,会干扰判断,二是受到他人认同的观点会被过分放大认可,更加坚信,而不是依据事实。

但是反过来,如果我们要强化执行力,传达已经决定的决策,让下属不容置疑,这些微妙的因子,也可以被利用起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