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了《2021年亚洲市场品牌足迹》报告。

据了解,该报告以消费者触及数(CRP)为衡量指标,揭晓了亚洲各地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品牌以及增长最快的品牌

报告显示,在2020年的中国市场上,中国消费者十大首选品牌依然是本土品牌。

其中伊利已经连续六年成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品牌,蒙牛紧跟其后,与伊利一起成为榜单中唯二消费者触及数超过10亿的品牌。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除此之外,康师傅、海天、双汇、旺旺、心相印、农夫山泉、统一、光明乳业等品牌表现也非常抢眼,平均渗透率为64.3%,远超行业同类品牌。

报告中,凯度还发布了CRP增长最快的TOP10消费品牌。

可口可乐、洁柔、厨邦位居榜单top3。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此外,凯度也发布了五大品类排名,以及增长最快的前五品牌。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在这次榜单排名中,非常核心的一个评价指标就是消费者触及数(CRP)

|CRP|

■ 人口/投射人口(所覆盖每个国家的家庭户数)

■ 购买者/渗透率(有多少家庭一年中购买过这个品牌)

消费者选择/购买频次(一年每个家庭平均购买这个品牌多少次)

在top10首选品牌榜单中,有一个现象引人深思:同样是知名乳品品牌,伊利、蒙牛、光明虽然在同一个榜单上,但是消费者触及数却呈现较大差距。

伊利消费者触及数为1273.3,而光明乳业消费者触及数仅有353.8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当然作为上榜品牌,光明乳业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品牌实力,但这样明显的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

毕竟同为上榜乳品品牌,蒙牛与伊利的差距并不算大。

从消费者触及这一指标来看,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广告投放有关。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众所周知,广告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主要桥梁。尤其是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看见即消费,广告营销对品牌的影响力持续放大。

近两年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品牌钟薛高、完美日记、花西子等,都是通过广告营销迅速获得消费者注意,累积初期的商业流量,进而完成市场份额占领。

再来看伊利和蒙牛。

食业家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伊利广告费用投入110.41亿;蒙牛广告费用投入84.999亿;而光明乳业在广告营销上花费仅为6.49亿元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以最贴近消费者的户外广告为例。这两年,我们随时随地能看见伊利系和蒙牛系产品的户外广告。它们已经通过持续的广告投放形成了“品牌包围圈”,全面融入消费者日常消费生态。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中国10大快消品牌(中国消费者心中top10的快消品牌竟然是它们)

看见即消费的大传播环境下,这意味着它们会被更多消费者选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