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团队?一群人围在一起做事情就叫团队吗?并不是,说的通俗一点,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才叫团队。我们都在团队里共事,为什么有的团队蒸蒸日上,而有的团队如坐针毡?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自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问世以来,有两大领域一直是管理的永恒话题,其一是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其二是如何把员工激励起来。
简而言之,所有管理话题离不开“事”与“人”这两个话题。
今天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基于理查德·哈克曼以及罗杰·施瓦茨的研究成果。哈克曼来自于哈佛大学,是研究团队的权威;而罗杰·施瓦茨是组织发展领域的专家,专业引导技巧的创立人。
他们对于团队的洞见丰富了我们对于团队的认知。
01
什么是团队?
哈克曼与施瓦茨认为,团队是由一群角色明确且互相依赖的人员组成,他们为产生某些结果(产品、服务或决定)而共同担责。
如果我们用这一定义去审视现实中的团队的话,不难发现,虽然许多团队打着“团队”旗号,但是他们未必是真正的团队。
以体育比赛为例,篮球或体操都是团体项目,但是篮球更具团队特色,因为这一比赛要求所有球员通力协作,齐心配合,共同完成投篮得分的团队目标。
请留意,互相协作是团队的本质性特征,如果没有了相互配合,团队就不称为真正的团队了。
体操虽然也有团队比赛项目,但是,在比赛场上,体操并不需要大家互相配合,只需要各位运动员逐一上场,表现出个人的最佳状态即可。
团体比赛的总分需要你把所有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相加即可得到。
工作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销售部门或电话呼叫中心,他们虽然经常被称之为团队,但是其实他们更像是“体操队”而不是“篮球队”。
拿订单时,销售人员与销售人员之间并不需要太多的相互协作,大家基本上是单打独斗,反倒是销售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需要密切配合。
计算团队业绩时,你只需要把所有销售人员的订单额加在一起即可。
假如销售部门换成另外一种工作方式,如有专人负责某项目信息的收集,随后又有专人负责客户需求调研,还有人负责投标和答标事宜……
如果一个订单的完成需要团队内部各个角色的通力配合,这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团队。
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第一,在分配工作时,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一点是这一任务适合团队还是个人完成?
如果这一任务离不开众人协作,那么安排团队来完成比较合适。
而有些任务显然安排给个人完成更合适,比如设计、创意、写作,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十几个人共同完成一本小说?那样创作出来的小说能读吗?
第二,相互协作是团队典型特征,也是团队奥妙所在。
协作得好,一加一大于二、甚至三;协作得不好,一加一小于二,甚至小于一。
好的4*100米接力队,凭借良好的交接棒配合,所取得的总成绩会比四个人单独比赛的成绩更好。
反之,有的接力队因为配合不佳,不仅团队成绩逊色于个人的最好成绩,甚至还会出现掉棒的悲剧,导致比赛成绩取消。
这就是为何另外一位团队研究权威贝尔宾(Belbin)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个人至臻至善,团队可至完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