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g 时代。人们可以用手机。上网传达自己的信息。比如q q。m s n 的。很方便的可以实现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成本极其低廉。比起过去一条信息的价格。成本降了百倍。以前三十块钱的工资。一个电话需要五毛钱。信息的廉价化。只需要一部手机。免费发q q。每个月交点话费。美军提出了一种概念。从司令官直接到士兵的指挥。实现了扁平化管理。 可以绕过多数的指挥官。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战斗力。从而提出了扁平化管理这个概念。
虽然提出来的。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而海尔大胆改革。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主管经理这一级。能不能直接去掉这些?实现总经理到员工的扁平化。还要大胆的改革。改革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改革从而实现利润下降。大家的反对是比较激烈的。这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改革的困难可想而知。阻挠的恰恰是中间这部分领导。等于直接剥夺了他们的权利。还要实现八人小团队。放弃其他一切中间环节。等于形成了一个企业内部的一个一个小单元。这些小单元互相竞争。无形中充满了压力。从而实现更好的效益。从这一点上是成功的。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瑞典。瑞典开会就没有所谓的领导。大家的意见可以随时听取。不能因为你是总经理,我们就听你的。也是瑞典扁平化。只是后来美军提到的扁平化。瑞典是最早实现扁平化管理的。
人们一提到海尔。就想起了八十年代张瑞敏砸冰箱的画面。报纸上大书特书。把不合格的冰箱全砸了。还让生产这个冰箱的人自己砸。从而人们觉得海尔的冰箱质量优。在那个冰箱、彩电、洗衣机后三大件时代,海尔靠着过硬的质量。学习德国的利勃海尔。一步一步的把科研搞得上来。通过科研带动质量的提高。应该说骨子里海尔是具有一个科技企业的能力的。商场上的你无我有。通过科技把成本降低。通过外在的科技进步。通过内部的管理要效率。从而实现产品的廉价化。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就需要不断的在成本上做文章。材料的价格是会大幅波动。材料涨价,货物就涨价了。所有的这些你都可以让科技去解决。生产这个东西你本身有专利。你的成本就会低。海尔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研这一点。同华为是相同的。不同于其他企业,海尔本身就具有改革的体验。他们不断的创新各种各样的事物。内部自身就具有破坏性创新。不断干的就是破坏性创新。所以他进入世界五百强只是早晚的问题。这就像一个学生学习。他的成绩本来就很好。而且他一直不断的学习。是很容易保持他原来的成绩的。也奠定了海尔的长期领先性。
凡是人无完也。海尔是有投资部门的。人做自己的主业是对的。因为有大量的人才储备。因为有大量的试错经验。虽然海尔的房地产也做的很好。海尔是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大市值企业的。自己本身有投资部门。然而,海尔完美错过了腾讯、阿里、百度。这几个互联网巨头的早期天使轮融资。这也是海尔自己觉得遗憾的地方。不过,仅仅从企业讲。海尔变革敢闯的精神。是天生适合当商场上的人。不畏艰难,勇敢向前。不会什么学习什么。敢于向科技挑战。从海尔用自己的冰箱杀回德国的利勃海尔。到全球广泛的研究中心。我相信下一个一百年。海尔依然会过得非常好。这一点有点像美国的IBM。自己业绩做的差,又跌出了世界五百强。IBM又重新杀了回来。这就是企业的一种精神。渗透到每个人心中的一种精神。海尔人无疑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永远的敢于冒险。敢为天下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