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时候,我们想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事实却令人不满意,无法做到什么都准备好,只等东风到。
毕竟,什么都在变化,当咱这个准备好了,去干的时候,却发现又缺少了那个。
没有办法呀,做事还不能等,这或许就是现实的无奈。
凡事都是一边干一边调整到理想的状态,仅这一点,咱先想办法干好,我想,这可能才是常态。
做服装生意,缺少面料,能等吗,不会的,肯定会想办法找替代品,市场上急着要货,你说能等吗。
再加上又不是说一件衣服赚很多钱,赚个才几块钱,哪会想那么完美。
设计产品不能像苹果手机那样,一年出一个款,就这还不能说是精品,而你看国产手机,一年不知出多少,几乎每个月好象都在搞新品发布会。
竞争在激烈,对于人家苹果手机来说,有没有影响,相信大家都看到了。
产品不是说多就能行,而是要有价值,人们才会掏钱购买。
衣服虽然与手机不相同,可在行销的策略上,大家的出发点不一样,包括有些服装品牌,也是很少出款,照样卖得不错。
碧海潮生,花笙记类似的品牌,大家可以看一下,一年才出多少新款,好象并不多,也不耽误人家生意做得很火。
产品定位,主要还是看选择的消费者,由此展开,才会有持续。
当然,很多人觉得这类的品牌属于小众,购买的人少。
说得对,但是不是发现,这类衣服卖的价格高也有很多人买单,不就是利润对于品牌方来说,选择的人群很精准吗。
网上仿他们版的不下少数,一点都没影响到这些品牌。
同样是做服装生意,人家一开始就高开,那么再往下低走呢?
真是搞个两三百块的,那生意不得火爆到不要不要的,当然,人家也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呢?
我想呀,各吃各一路,自己本身做得就不错,也不能断了别人的财路是不是。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能才会干,那就是品牌方盈利不行,现金流快要断时,可能才会不顾品牌形象往下出些低价的款。
当一这么做时,品牌想在树立起来高的形象,就很难了。
与此相类似的,就是本来就做大众款,想往高走,走高利润的衣服品牌,也是行不通,道理几乎相同。
有些商家也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从新在起一个品牌,尤其是去香港或者是国外注册一个,从新操盘,这样也行,不过时间长久了之后,消费者信息是很灵通的,所以,也火不了多长时间。
不过对于想赚钱来说,也是可行的。
做生意不能老用套路,现在的消费者呀,谁都不傻。
互联网让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想找什么,只要会合理地搜索,都能了解个大概。
这种转变,对于服装行业来说也是让竞争加剧的一个因素,就拿我工作室打版来讲,以前老板们想办法去买到,而现在呢,短视频到处都在拍拍发到网上,新款看都看不过来。
应了一句老话,越是款式多,越是换款勤,服装生意越不好赚钱,说得可能就是这个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