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过剩、信息爆炸、渠道多元……
不论企业大小,现在再想成就一个品牌,
单纯地想靠【定位】已经很难了。
想在众多同质产品中脱颖而出,
你必须有自己的【爆品】。
什么是爆品?
就是能卖爆的产品。
赚不赚钱不重要,
但它一定要爆!
有人坐不住了,
经商不为赚钱,那图啥?
不解释,先来两个小栗子:
小米是个做爆品的高手公司,
它的产品最好吗?
市场上一定有比它做得更出色的。
为什么它的产品能全线卖爆?
说通俗点就是性价比,
说高大上点就是超预期。
市场上3USB接口的插线板基本都在100+,
小米卖49元,其生产成本高达近40元。
其中还不含渠道、仓储、运输、人工成本。
换是你,你敢这样做吗?
你不敢,所以小米在这个品类就不会有对手。
小米的牛逼不在于它的产品有多好,
做插线板它拼不过公牛;
做扫地机器人它拼不过科沃斯;
做空调它拼不过格力;
做文具拼不过晨光。
为什么它能异军突起?
因为大家要的不是世界第一,
要的是在价格承受范围内的第一。
小米做的就是让普通大众在可同类产品里,
价格做到极致,让人选无可选。
【外婆家】的名声虽不及海底捞、西贝响亮,
但它也是一个开创型的餐饮品牌。
它的店铺都是选址在大悦城、银泰这种商场里,
不同于传统高档餐厅给人的印象,
【外婆家】的菜品价格非常亲民。
在高档商场经营这种价格会亏本吗?
别家说不准,【外婆家】不会。
人均排队时间至少1小时起,
节假日三四个小时的等位时间都很正常,
和海底捞一样,它赚的是翻台率。
【外婆家】就像是个流量黑洞,
开在它附近的商家流量都会被它吸走,
【外婆家】的备受追捧源于什么呢?
还是极致的性价比。
大排档的价格提供五星的就餐环境和菜品。
同样的档次,价格做不到它这么低;
同样的价格,利润无法支撑成本开支。
这种高维打低维的做法,
让它在同质产品中很难找到对手。
为什么原来没有流量的概念?
因为以前是人多、产品少的卖方市场,
那是不论干什么赚钱都很容易的黄金年代。
现在人还是那么多,但产品已经翻了N倍,
再想让消费者掏钱,并让他选择你,
就成了营销上的难题。
在互联网时代,
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流量变得越来越稀缺,
想要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你必须要有杀手级的爆品,也即流量型产品,
能帮你带来客流、人流、现金流的产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