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数字经济风起云涌的新时代,在新基建的加持下,产业互联网加是一个风口,一定会催生出体量更大、影响更广的独角兽企业。
现在被广泛提到的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什么区别,我们先看看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也就是利用数字技术,把产业各要素、各环节全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业务流程、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重组,进而形成新的产业协作、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体系,与消费互联网相比,产业互联网有明显的区别。
比如,产业互联网是产业链集群中多方协作共赢,消费互联网是赢者通吃;产业互联网的价值链更复杂、链条更长,消费互联网集中度较高;产业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是为产业创造价值、提高效率、节省开支,消费互联网盈利通常是先烧钱补贴,打败同行对手,再通过规模经济或增值业务赚钱。
产业互联网实际上在发展中,实际是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小锅菜”。比如汽车产业链,上千个零部件企业,就是一个行业“小锅菜”,就可能使得不增加投入、不增加原材料消耗的背景下,为产业链增长提供1%~10%的新增值。也就是说,如果这个产业链原来有1万亿的产出,由于数字化平台的赋能,使得产业链增加额外增加5~10%,变成10,500亿或者11,000亿,新增的500、1000亿,既是产值也是利润,也是增加值,总之是一个很好的产出的链。
但这个链做完以后,你要像消费互联网一样,1000万人,10亿人、50亿人一刀切的模式推开,是不行的。因为汽车产业链有汽车产业链的工业互联网的信息构架。如果到医疗产品的产业链,它的产业链的构架同样是产业链的泛在信息,有各种人工智能分析的信息,这里的结构、内在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你在汽车产业链上发明创造的一些数字技术,不一定在医疗体系的产业链能够直截了当的应用。
从这个意义上,产业互联网这个菜,是要一锅一锅的炒。100个工业产业链,可能会有100种工业互联网的摆布结构,你不能一刀切,排浪式的推开,这个是工业互联网跟消费互联网的不同点。
因为人的个性都一样,所以14亿人可以一刀切,一种网络平台,在这样的网络平台下,打败同行变成最重要的了。一旦把同行打败了,它就具有了某种垄断的程度,有了垄断的地位,这个时候广告都集中到你这个平台上来了,你就可以收到巨额的广告费。同样,消费互联网的平台入门费,实际上到了垄断的时候,可能会达到10%-20%营业额的费用率,这是很高的。
我们平时到一个超市、一个百货商店,因为它是个房地产,有物业的成本,这种成本使得你商品上架可能要销售额的15%-20%。现在到具有一定垄断意义的互联网消费平台,千家万户的工商企业要把自己的商品上架,特别是能够推到网络页面的前面,就需要付比较高的平台入门费,这都是垄断以后产生的效益。
没垄断的时候,在烧钱竞争的时候,可能是2年、3年、5年,整个过程就是赔本,就是用股东的钱,多少年都赚不了钱,比如团购领域的百团大战、滴滴快的补贴大战、共享单车大战、社区团购大战等等。但是产业互联网不能这么干,产业互联网是在为上千个小企业或者一群龙头企业服务,如果整个的活动过程中,两年、三年对小企业、对龙头企业、毫无帮助、毫无效益,你自己也在烧钱,而别人并没有跟你垄断性市场份额的竞争,大家各管各的。你做汽车,我做化工,你做机电工业,我做手工业、消费品工业,大家行当不同,也不存在过分的竞争。你自己烧了许多本钱,又没有给你服务的企业带来具体的好处,你这个企业是没有生存能力的。
就像猪八戒网,它是一个产业互联网,这个产业互联网上现在有5个门类各种各样的企业,如果猪八戒网不能为这5个门类、几十万个企业带来每天看得见摸得着的市场效应、服务效率提高或者各种成本下降的好处,猪八戒网一天都生存不了。
所以搞产业互联网的思维模式,要摒弃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在消费互联网成功的那一套,产业互联网不一定会成功,这方面大家要有认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