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比18.7%。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虹口的老龄化程度在上海又居于前列。2019年上半年正式开业的彩虹湾老年福利院,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拥有860张床位。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老年福利院采用逐层开放的方式,目前已入住的老人超过400名。其中80岁以上老人345名,占比超过85%。

  彩虹湾老年福利院是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的项目之一。成立于2016年的国投健康,注册资本20亿元,是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投资运营平台。

  国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坚持从刚需入手,从最难端做起。失能失智高龄老人的照护,就是养老服务的一大难点。国投健康正在着手建立认知症全周期的服务体系,形成认知障碍照护的各级标准。国投健康是央企发力养老服务业的一个缩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央企责无旁贷。

  在中国铁建之前,华润、国投、中国诚通等央企接连出手,布局健康养老产业。

  2021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养老产业仍面临重大缺位,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内养老和老年医疗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养老床位水平较国务院颁布的2020年养老床位目标差距为每千人4张床位,预计有待拓展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元,机遇无限。居家养老将是国内养老未来发展的重点,全国多地颁布类似“9064”的计划,预计将有90%的老人居家养老;发展方向包括上门护理、居家智能养老设备、适老家居改造等。

  世界范围也面临严峻老龄化问题,典型的养老范本为日本和美国。日本是国家养老的典型,著名的介护保险仅需参保人缴纳10%的费用,其余由各级政府和保险公司承担。同时,日本的精细化养老模式值得老龄化深入中的中国借鉴,包括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智能化居家养老和家庭及公共适老设施建设等。美国则以商业化养老形式著称,国家财政负担相对较轻,国民依据自己经济实力选择适合的养老方式;同时养老地产以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模式居多,能够较长期、低成本获取开发资金,保障养老项目持续经营。

  “保险+健康+医疗+养老”的服务生态圈

  养老健康需求的爆发,撬动的不只是相应的保费规模,而是“保险+健康+医疗+养老”的服务生态圈。即以保险产品为载体,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保险产品的内涵和外延,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协同保险主业,探索新增长点,迎接变革性的发展机遇。

  商业保险多角度介入医疗和养老产业,绝不仅仅是推动商业保险驶入增长快车道,同时亦利好资本市场,以及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将年金基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高10个百分点,理论上将为资本市场带来3000亿元的增量资金。

  未来智慧养老需求与市场预测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劳动力不足、公共财政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建议国家加快发展智慧养老机器人,培育和壮大我国智慧养老产业。

  此举能有效破解养老资源紧缺问题。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截至2019年,65岁及以上人口较2001年增加8541万达17603万人,占比提升5.5个百分点达12.6%,社会养老压力与日俱增。

  一、2021-2025年智慧养老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21-2025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万亿元)

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2021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

  预测2021年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达到5.5万亿元,未来随着老龄化的增长,预测以平均每年30%的增长速率增长,至2025年预计智慧养老市场规模达到15.6万亿元。

  二、2021-2025年智慧养老行业总资产预测

  在当下资本对接养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以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重资产”投资吸引了产业资本中的大多数。与此同时,对于老年服务需求迫切地“轻资产”项目投资却依然较少。

  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发声,将进一步推动重点省份尽快启动养老金委托投资,这一消息再度引发舆论对养老产业的投资关注。

  我国智慧养老总资产至2021年预计将达到13万亿元。以目前养老产业的发展格局来看,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资产”项目吸引了大部分的市场资金投资,而设计养老服务流程打造和技术输出的“轻资产”服务公司却被资本冷落。

  图表:2021-2025年中国智慧养老行业总资产预测(万亿元)

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2021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

  预测未来行业总资产以平均30%的增长速率增长,2021年智慧养老行业总资产预测达到13.5万亿元,至2025年总资产达到38.6万亿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