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来问壹粟大叔

关于艺考生未来就业的问题。

确实,在很多人眼中,

艺术类专业似乎很小众、就业面窄,

一定不如普通类专业的就业好。

那壹粟大叔就用数据来告诉大家:

普通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的就业情况!

看完你就知道,片面啦!

普通类专业难就业

艺术生就业前景如何(一次性就业率达99.30%,谁还敢说艺术生不好就业?)

曾经一度辉煌,热门报考的专业,现如今大学毕业后学生的就业已经过度饱和。例如:

1、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曾经一度非常的火爆,但是现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家发现这个专业越来越”鸡肋“。

一方面是英语专业所学习的范围非常小,基本上毕业生除了英语其他什么都不会,而现在英语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了,很多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英语实力也很强,所以英专生在竞争中就显得比较被动。

其次,我国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这也成了大势所趋,甚至好多地方的教育已经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像戏曲、书法等等,所以英语专业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热门专业了。

2、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这个专业在我国开设得十分广泛,大家都知道销售这个行业起点很低,即使你不上大学也同样可以做销售。大学期间所学到的多是理论知识,很难直接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来,而且学习的内容太过宽泛,很难专注在一个领域,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很容易转行做市场营销行业,但是市场营销的毕业生却很难转行到其他行业,就读这个专业也是满满的心酸。

3、会计

这里说的会计是普通本专科的会计,现在市场需要的多是高精尖的会计人才,很多人都认为会计绝对不会缺少就业岗位,只要有公司就需要会计,实际上等你了解并步入实践之后,才发现这个行业其实已经很饱和了。如果是已经学了这个专业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像是高端的会计基本上市场都是很稀缺的,所以说学得精深的专业比选择热门的更重要。

4、生物工程

连续6年蝉联《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红牌专业,由于国内生物科研制药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该专业毕业生面临“在名校念到博士都没出路,只有海归还能教教书”的窘迫,常年盘踞在就业率倒数排行榜的前列,毕业五年薪酬仅超过18%的其他专业。

5、法律专业

律师一直是高收入职业排行榜的常客,看起来十分体面。不过,要是没有死磕司法考试的勇气与耐心,与法律专业关系密切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就难以胜任。

目前高校的法学教育也存在尴尬之处,即便来自名牌大学,或者专业水平一流的院校,一般本科毕业生都仍未达到从事法律职业的要求。

6、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大类,专业涉及内容广而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均有涉猎。

由于专业内容泛而浅,对于普通应届毕业生,难以直接从管理岗做起,一般只能在销售、前台、文秘、行政助理、客服、人力资源等基层岗位选择起点。

传统艺术类专业就业难

艺术生就业前景如何(一次性就业率达99.30%,谁还敢说艺术生不好就业?)

1、美术专业

由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指出,艺术设计、美术学专业被亮黄牌;美术学专业本科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达到15.6%,而本科失业率全国平均水平为8.8%。

2、音乐专业

学音乐最好的出路,就是毕业之后当歌手。然而根据中国传媒大学《2019中国音乐人生存状况报告》显示,绝大多数音乐人仍生存艰难,近半数音乐人的税前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

报告显示,全职音乐人仅有12%,学生身份音乐人占比超四成,兼职做音乐仍旧是大多数音乐人的现状。即便去除所有学生群体的受访者,发现音乐行业的兼职音乐人占比仍高达80%,其中非音乐行业的兼职音乐人为绝大多数,占比近60%。

3、体育专业

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代表。学习体育教育专业如果不当老师,就业就不太容易了。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主要是由于毕业生选择少,信息量少,就业渠道窄。也有一些毕业生一心想去大城市、高等院校就业,不想去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任教。

传媒类专业就业前景好

艺术生就业前景如何(一次性就业率达99.30%,谁还敢说艺术生不好就业?)

在艺术专业中,传媒专业是近几年招考人数最多、就业形式最好的专业之一。

各高校在选拔此类人才时,重点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可塑性。进入高校后,传媒类专业学生在语言表达、交际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事务分析分辨能力、民俗风情把握能力、心理学等各方面都会有大幅提高。因此在时下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依然占据上风,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传媒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9.30%。

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有500多个省级频道。有2000多家城市电视台,有一万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另外除了常规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外,国家广电行业的相关政策也催生了大量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传播公司、音像公司等影视节目制作单位,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专业从业人员1000万人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从影视传媒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数总共不到10万人。所以传媒影视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传媒专业人才集中就业分布于北京、上海、辽宁、广东、重庆、浙江等大中城市。据中国统计局、中国教育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调查发现,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以下单位:

事业单位:38.89%;录取研究生:24.07%;非国有企业:15.74%;高等学校:8.33%;高中教育:3.94%;国有企业:2.78%;出国:1.85%;科研设计单位:1.85%;机关:1.85%。

未来新媒体人才需求量大、薪水高、就业广

编导类专业学生可以从事新媒体相关工作。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新媒体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快手……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新的机会。随着5G的加速发展,新媒体行业运营人才将越发的抢手,不管你是向运营人才转型,还是在运营岗位晋升,当下都是最好的时机。从各个维度来看,现在,包括未来10–20年,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都会是市场的“香饽饽”。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旨在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业等从事网络新闻宣传与媒介传播优化等工作,在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各级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等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文化传播公司等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

看过这些之后

你应该心中有数了吧!

现在不光要考虑上什么大学,

更应该考虑未来的就业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