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初创时期指20世纪20年代以前。在这一时期,瑞士菲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德国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因此他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因此他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发展时期指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1908年房东岳翻译自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1924年廖世承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成熟时期指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教育心理学转向对教育过程、学生心理、教材、教法、教学手段改进的探讨;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
完善时期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这一时期,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1.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研究,即主动性研究。
2.如何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即反思性研究。
3.如何让学生共同使用人类资源一起学习,即合作性研究。
4.社会文化如何影响学习的过程的研究,即社会文化研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