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中,经常看到道高僧们这样的开悟场景:
一位老仙道,银须白发,长髯飘飘,双手合十,眼睛微闭,盘腿坐于山谷之中,在大自然的点化之下,豁然开悟,一下子明白了乾坤、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一位武林少侠,平日愚拙,学艺不得要领,虽下九牛二虎之力,却不见长进。一日,忽然遇一高人,入其梦中点化,得道开悟,从此武艺大增,内力过人。
传说中,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开悟的,从此得道开光,能见世人所不见之物;慧能法师则是在一次打扫庭院时顿然开悟,高声作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佛教名诗。
可见,开悟常发生在生活中的一次偶然的内心觉悟。
在生活日常中,老人们用下面这些方法引导孩子们开悟:
1)喝斥开悟;
2)提耳开悟;
3)循循善诱。
当然这些习传的方法,未必都见效果,但是细细分析,竟有其中的道理:
其一,用大声喝斥的方法喝醒一些玩性较大的孩子,让他们得知其中的道理,明白自身的错误之处;
其二,耳朵上有许多穴位,常按摩,可达到耳聪目明,思维散发,内心聪慧灵活,反映敏捷的效果;
其三,通过用心引导,细细讲解,希望道理能够深入孩子内心,使其明白其中的道理达到开悟的效果。
开悟,是佛教用语。如果用于生活中,则可称为早慧。那么开悟后有哪些现象呢?
1)人性通透,有一眼看穿万物的灵性;
2)说话有哲理,蕴含深度,耐人寻味;
3)放下了许多人与事,不再纠结迷茫;
4)轻松美好:人缘好,运气好,心情好。
开悟后的人们,认知方式与思维方式与旧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而上面这4个现象,则显示出心灵的轻松与感知的美妙,不再被旧有的尘世繁琐所困扰。
以前争强好胜的心,愤世嫉俗的心,抱怨发泄的心……都不见了。从从容容渡过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而是万物通透,一眼就知,心如明镜,不再迷惑彷徨的了。
生活中,有时是我们自己太过于看重自身的感受,因此产生的烦恼。如果用最简单的方式处理一切事情,那么皆会简单而明了。
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大象无形。
心轻松了,好比放下包袱前行的人,步伐自然轻快,很容易达到目的地,不是很美妙吗?
说话有深意,不会没有重点,表述混乱的现象,不会道听途说扯是拉非,不是很美妙吗?
放过厌恶的人,不置其于死地,头上三尺有神灵,恶人与小人天会收拾,不是很美妙吗?
心态平和,相貌年轻,亲和祥瑞且自然,人见之而欢喜,人言之而亲切,不是很美妙吗?
早一些开悟,早一些获得大智大慧,心情空灵,自在自得。生活中,有些人,一夜之间忽然明白了许多事情,有些孩子平日里父母说多少道理都不听,一件事情后,突然懂事了许多,这些都属于开悟的现象。开悟得越早,智慧来得越早,那么身心就会越发轻松,人生更容易达到成功的高度。
成年人的开悟从哪里来?
1)保持纯洁善良干净的品质;
2)让心胸更加宽阔无私大气;
3)放弃不必要的社交与敷衍。
成年人的成长,未必一定要以失去童心为代价。拥有童心的成年人,更能达到事业的顶端。大脑听心的,因此友好、温和、大度、善良的行为与举止都是开悟的天赋条件。一个大透大彻,明了一切的人,往往也是一个简单纯洁,心地无私的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