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跑一下题。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从鹅厂离职已经整整一个月了(3月19日),借此回复一下关心我的好友们:这些日子我都做了些啥,以及接下来的一点打算。


最近关注这个号的新朋友比较多,先正式介绍下我自己。正如你们在文章末尾看到,我是前鹅厂的产品经理,做增长策略、实验相关的事情。之前还在滴滴出行、GrowingIO和360做过增长产品经理。我是一个非典型产品经理,在浙江大学读了9年书,都是高分子专业,博士毕业直接转做互联网,这个转行估计有90度以上。


为什么离开鹅厂

2018年8月,我从北京只身南下深圳,万万没想到就开始了长达20个月的异地。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简单说我和家人都身心俱疲,所以我最终选择离开,回到上海团聚。

离开鹅厂是很舍不的,这里有很强的包容性,身边的小伙伴都很和善,老板们都特别nice,但是大家都非常理解我选择以家庭为重。

选择这个时候离开,我认为是到了一个相对缓和的时段:团队部署、工作规划都相对清晰了,还有就是正值年初新的起点,我抽身出来可能损伤相对小些。此处特别感谢前老板和同事们。

做了多年的用户增长,有很多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在腾讯去实践,我后续打算继续沿着这个方向探索和完善。


这段时间在干嘛

>>>>

写些东西

《用户增长实战笔记》这个公众号,就是我在最近这个阶段的增长实践。

这个公众号在2016年就注册了,直到2020年3月13日才发出去了第1篇。一直以来比较有惰性,也有一些完美主义,总觉得需要做出一个显赫的代表作,才足以写点东西。在鹅厂的这一年多来,我参加了很多分享,也被邀请做了一些分享和内训,深感用户增长是一个无止境的持续学习的过程,边学习边总结是常态,而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所以我尝试通过这个公众号,倒逼自己把之前的工作经验、实践经历整理出来。

考虑到具体工作中涉及的案例和数据,是不能够拿出来的(我也会尽快忘掉),需要做一些抽离、抽象的工作,比如需要构造案例,需要画脱敏的原型图,这些都需要花些时间。

另一方面,我一直崇尚增长需要以用户价值为基础,需要根据大家的反馈来组织内容形式和优先级。除了一些朋友通过私信直接和我反馈以外,我也会关注每一篇的数据:微信后台统计的各种漏斗数据、每一篇阅读完成率、分享数、拉新数等等数据。以此为参考,去尝试新的标题、新的内容。比如,一写到“实验”这个字眼,就会看到阅读量、读完率明显下滑;而同样的内容,如果写的是“实战”“干货”就会好很多。再比如,越是成体系的长文,在看和分享就会多很多,尽管读完率很低……

我相信是我没有写好,实验是增长的核心之一,非常重要且绕不过去,私信里最多的也是问,什么时候出实验三部曲的第三篇。我努力中,再等我几天!

截至目前,公众号已经有600+的粉丝了,感谢大家忍受我发了很多条朋友圈求分享,也感谢《微推客》的几次转载。每次新文章和转载,都是新增的关键点。

很遗憾还是有3个粉丝取消了关注,希望后面有机会能再次相遇。

>>>>

买点股票

去年底的一次午饭上,同事们在聊一年来的股票收益,我当时都没过开户。“做数据分析不买点股票可惜了”,这句话给我触动不小,于是一周内我就开好了A股账户,港股本来就有一些股票,于是在2020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我就入市了。

离职以后,时间就充裕了,我甚至把美股账户也开了起来,三个股市都买了一些。交易日里,9点港股开始盘前,9点半A股开始;下午3点A股结束,4点港股收盘,随即美股4点就开始盘前交易,一直到凌晨4点收盘,这还没完,盘后交易会一直持续到上午8点。如果你愿意,几乎一整天都可以看这些曲线的波动。

作为一名新晋韭菜,我不懂技术分析,也不信;基本面和每天出来的新信息就已经足够我去看和消化了。最近两三个月可以说是把股市中的各种奇葩事件都亲眼看了一遍,对一个新手来说考验巨大。

我没有什么高深的逻辑,归纳起来就是“长期看好”和“短期反弹”两类。长期看好,比如哔哩哔哩、美团和特斯拉,看好哔哩哔哩我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过一些,美团我认为它拥有很多有价值的数据,价值释放需要时间,特斯拉我觉得是最近几年少有的能让人WOW的科技公司。截至目前,这三只股票在我个人盈利榜上分列4、5、6三位(至今买过33支股票,目前仍持有18只),并且买入时间都不长。

也有很惨痛的经历,追涨不慎被割过一刀(某妖股),赌反弹最后没弹起来(趣头条)。

目前为止的收益率还不错,A股盈利21%;港股上一周刚从深坑里爬出来,盈利7.6%;美股运气不错,3月23日开户到现在,盈利53%。总体盈利28.4%,但是中间经历过两次大滑坡,好在暂时爬了出来,未来要极度谨慎。


横轴是交易日,纵轴是整体收益率

不能指望股票可以挣多少钱,买了股票后,确实让我更加关注一些宏观数据,一些行业动态,这些是之前全身心扑在工作时所欠缺的,这个是一个大收获。


>>>>

折腾爱好

我的爱好不多,看足球、看书和折腾数码产品。

最近没有球赛,主要在看的书有一本特别不错,叫《美国增长的起落》,700页左右的书,详尽的介绍美国从1870年到现在的增长历程,从宏观到微观,再到民众的生活状态、生活细节都还原出来,还不乏对增长逻辑的深度剖析。这些对正在做用户增长的我们,提升视野和思考维度,帮助应该会不小。
目前还没有读完,我争取后面能好好整理,分享一些我受用的要点。
此外,我还勇敢的列出4月要读完的几本书:
《贼巢》—— 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特别好奇
《剧变》—— 枪炮病菌钢铁作者的新作,追一下
《理解媒介》—— 应该以帮助我们理解网络上的一些有趣现象


最后一个爱好在结束了两地奔波之后捡了回来,折腾耳机、键盘和电脑


目前拿着艾利和的SP1000+几个耳塞(AKG N5005;拜亚动力榭兰图;森海IE800;Westone um50pro),主要随声听一些日系乐器和人声;拿一个森海耳放+HD800s 主要在写东西时胡乱听。


键盘,之前收集了3个静电容(HHKB、realforce和leopold)和一把leopold的红轴,这段时间正好轮流用着,并且还折腾了一次键帽。



如果有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可以找我一起聊~

未来怎么打算

短期内不打算工作,我想借机好好休息,并且系统性的写一些东西,尝试一个新的可能性。目前仅仅开了个头,挑战还非常大,后续会找机会去拜会各种大牛和各位同僚,寻求指点。

等过了这小半年,应该会是一个节点,那时候我需要确定具体该怎么走。可以确定的是,用户增长相关的工作,是明确要持续走下去的。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已经走完了一个月,回头看来收获不少。期待着后面继续和大家多多交流,共同学习成长~   感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