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还有多少孩子记得腊月的童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的南北方过小年的日子,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四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人们忙着准备年货、整理卫生,还有走亲访友,忙得不亦乐乎。

24的寓意和象征(腊月二十四的那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腊月二十四除了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扫房子之外,那还有什么传统习俗,大家知道吗?

24的寓意和象征(腊月二十四的那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一、南方过小年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所以人们把灶王爷恭恭敬敬地奉为一家之主,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古人的诗词里都记载了这些习俗。

《祭灶词》

宋·范成大

古傅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分。

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神龛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上联写“上天奏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额是“一家之主”。在小年儿这一天,家家都要扫尘祭灶,干干净净的过个好年,寓意着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24的寓意和象征(腊月二十四的那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南方过小年的习俗跟北方差不多,只是时间上相差一天,今天跟大家简单的啰嗦一下。

1、祭灶王。儿时在农村灶台,都会张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希望灶王爷上天后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期盼来年五谷丰登,家庭幸福。

2、吃年糕。北方的小年以饺子为主食,而南方则不同,基本上是以大米作为食材准备各类食物,如蒸年糕、吃年糕,寓意新的一年生活节节高。

3、食甘蔗。北方天气寒冷,所以很多食材在南方才有,比如在小年节气吃甘蔗,过小年吃甘蔗,也寓意美好,生活甜甜蜜蜜,来年节节高。

24的寓意和象征(腊月二十四的那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二、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之后就要过年了,年前进行一次大扫除。“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把家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驱除病疫、除尘布新,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祈求新年幸福安康,好运来临。俗话说:“二十四扫房日,七扫金、八扫银”。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实际上就是午时(11点~13点)和未时(13点~15点)清理卫生。因为在十二地支中,午未分别位列第七、八位置。

24的寓意和象征(腊月二十四的那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可能朋友们要问:为什么这个时间打扫呢?过去,人们讲究很多,午时和未时是一天之中阳气最旺。预示着把不干净的东西、阴暗的东西等,全部清扫出去。

24的寓意和象征(腊月二十四的那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三、写对联

小年开始,大家都开始张罗着撰写春节的对联了,也叫春联

在古代,春联都是用毛笔书写,所以儿时的我也经常会为亲邻好友撰写对联,过年贴春联,象征红红火火,趋利避邪,来年更加吉祥如意。民间俗语:“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意思是腊月二十四之后,大家都在张罗着春节的对联和福字啦。

24的寓意和象征(腊月二十四的那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宋代陆游的《除夜雪》

释义: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四、送年礼

现在钢筋混泥土已经把很多亲情都隔离开了,所以农村的串门和节日亲朋好友的交流拜访,就显得尤为珍贵。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亲朋好友都开始互相请客、互送礼物等活动了,我们习惯称为“送年”。

24的寓意和象征(腊月二十四的那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五、备年货

中国人几千年来总把过年当做件大事。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

年越来越近了,阳光似乎更加灿烂,月光似乎更加温馨,年味充满了天地间的每个角落。过了农历的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添点新衣裤新鞋帽给孩子穿,买些炮仗鞭炮放放,写些对联买些财神和福字贴贴,买点鱼肉荤腥油油嘴,再就是弄点瓜果炒货,图得就是让大家都开开心心过个年。

24的寓意和象征(腊月二十四的那些传统习俗,你知道多少?)

小结

二十四,扫房子。这是老一辈人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你如果还没有打扫卫生的话,今天别忘清理卫生,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过大年。

最后,祝朋友们新年好运连连,喜事天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