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鼎一直都有些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国家权利的象征,也成为代表着青铜时代,中国冶金技术的最好成就。其实鼎就是一口锅,用来盛放食物,最初的鼎就是用远古时期的陶制的食物器皿做成的,那时候只是用来存放和烹饪肉类,鼎的下方是灶,烧火做饭,有些鼎还有盖子。在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即祭祀,戎是军事。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当时民众的精神信仰,是沟通人和神的方式。每当祭祀是,宰杀牛羊,献给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国泰安宁,而盛放牛羊肉的鼎自然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东西,掌握了鼎,也就掌握了国家权利。
鼎也成了上层贵族的身份象征,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之所以天子九鼎,相传在夏朝统治一段时期,君王有德,天下分为九州,九州朝贡时,为表示臣服和顺从,会把自己的领土等重要的东西刻画在鼎上献给天子,天子收到九鼎,代表着对国家的最高统治。而随着鼎出现,许多关于鼎的典故也流传至今。
春秋战国时有楚王问鼎的故事,楚庄王打败了戎人,把军队开到了周天子的领地洛水。周天子派大臣王孙满以劳军的名义去探探虚实。王孙满来到楚营后,楚庄王问王孙满: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王孙满回答:“鼎之大小轻重,在德不在鼎。虽然王孙满回答得很好,但楚王问鼎却真实的挑战了天子的权威。
还有霸王举鼎,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能举得起吗?”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满口答应,合兵从羽起义。
上面两个是成功,还有不自量力,举鼎而亡的秦武王嬴荡,秦武王力气很大,喜欢角斗,争强好胜。国内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均被他任命为达官显宦,经常进行决斗比赛。有一次,秦武王来到东周洛阳,看见大禹留下的九鼎,就与孟说打赌谁能举起殿前的大鼎,孟说不行。秦武王亲自举鼎,结果折断膝盖骨而死。
如今,鼎已经随着历史尘封在博物馆和地下,通过鼎上斑驳的印记,似乎可见那个久远的年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