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务线、运营支持线的产品负责人变成商业活动线的产品负责人,再变回商务线的产品负责人,最后变成商业产品部的负责人,哈哈,逼格差不多,负责的业务还少了些(也可以说更专注商业化了),title却没变,一直是经理,升高经的答辩结果还没出来,离产品总监还差一个晋升周期,没有赶上前几年都是各种直接任命的好时候。

公司为了下一步的发展,加大了在商业化方面的投入,愿意从外面引进优秀的人才,按我的vp领导的话说,等不及我想办法破局了,希望大力出奇迹,直接招到合适的商业化产品总监,于是我就开始了面试产品总监候选人之旅,哈哈。

互联网可以拉平信息差,以前那些北上广深BAT的人才回到武汉、成都这些二线城市,直接就是降维打击了,甭管我有多好学,我的工作中也不会遇到他们经历过的项目实践,后来,移动互联网爆发,从人找信息变成信息找人,各种信息过载,卖产品变成了卖服务,卖功能变成了卖数据,top公司的业务开始下沉,于是我发现我能想到的idea,在网上已经有了很多最佳实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了追随者的必备手段。

而且top1、2的公司的最佳实践明显与后面的公司形成了巨大的鸿沟,这样的话,top3、4、5与top100也没什么区别,追随者之间的差距就在他们追开拓者追得有多紧了。

商业化产品总监的日常工作就变成了基于公司产品的调性,在广告上追随字节、百度,在电商上追随拼多多、快手,在游戏上追随腾讯、心动,在会员权益上追随爱优腾,充分地体验和模仿他们的产品,然后对内外相关协作团队进行宣贯,最终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