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知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 商品经济的由来与发展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1 自然经济

2 商品经济

(1) 目的: 直接进行商品交换ꎮ

(2) 产生的基本条件:

①社会分工ꎻ

②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ꎮ

二、 商品及其属性

商品的二重属性:

使用价值: 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ꎮ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ꎮ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ꎮ

三、 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 各种形式的有用劳动ꎬ 它生产使用价值ꎮ

抽象劳动: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ꎬ 它形成价值的实体ꎮ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ꎬ 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ꎬ 而不是两次劳动ꎬ 更不是两种劳动ꎮ

四、 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ꎬ 通常是单位价值量ꎮ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ꎬ 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ꎮ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ꎬ 商品的价值量越大ꎬ 价格越高ꎻ 商品的价值量越小ꎬ价格越低ꎮ

若其他因素不变ꎬ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ꎮ

五、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1 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ꎬ 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ꎮ

2 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ꎮ

3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外在表现形式ꎮ 一般认为ꎬ 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 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三种最基本的机制ꎮ 其中ꎬ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ꎮ

4 作用:

(1) 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ꎬ 即调节社会资源ꎻ

(2) 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ꎬ 改善经营管理ꎬ 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ꎻ

(3)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ꎬ 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ꎮ

真题演练

1 (单选) 劳动产品能否成为商品的关键是 ( )ꎮ

A 是否留给自己使用 B 是否赠送他人

C 是否用于交换 D 是否无偿供他人使用

2 (单选) 以下论断正确的是 ( )ꎮ

A 凡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

B 凡是有价格的东西都必然具有价值

C 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D 凡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反映该商品价值的变化

3 (单选) 下述关于商品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ꎮ

A 价值的实体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 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的差别ꎬ 在质上是相同的

C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D 价值是价格的表现形式

4 (单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 )ꎮ

A 两种劳动 B 两次劳动

C 两个过程的劳动 D 同一劳动的过程的两个方面

5 (单选) 马克思认为决定商品价值量是生产这种商品的 ( )ꎮ

A 抽象劳动 B 交换价值

C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生产管理因素

6 (单选) 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 ( )ꎮ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

C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ꎬ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D 具体劳动创造价值ꎬ 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

7 (单选)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 ( )ꎮ

A 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B 包含在商品中的个别劳动时间成正比

C 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D 生产该商品的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8 (判断)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ꎬ 所以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两个基本属性ꎮ ( )

9 (判断)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和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的ꎮ ( )

10 (判断) 商品生产者必须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ꎬ 提高劳动生产率ꎬ 才能

处于有利的地位ꎮ (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