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是项目经历、有案例支撑的方法论、自身在运营周边领域的积累、个人的认知水平、面试中的灵活性。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逆的点,即工作经历和教育经历,当然这也是短期内很难去改变的,只能去大公司镀金或者选择再教育。

「项目经历」是求职过程中能力评估层面排名第一的考量因素
运营人员在面试过程中往往不知道什么是重点。我自己在看了很多的面试文章以及自己这些天对于面试经验总结下来往往运营人员面试考量最重的就是项目。
对于项目面试官想听到的是要要有策略,但更需要有效打法。比如因为我接触了社区然后我就提到了用户生命周期体系,自己在这方面用了什么策略:比如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关键数字指标,引导用户朝着关键数据指标成长。
那关键性的动作是什么?(内容和打法)
是优惠券、文案、抽奖活动。。。?
一般来说,在介绍项目的时候可以分几个阶段展开(这也是我参考大佬们的方法论)star法则,即:
situation,项目背景是什么
task,你在项目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拿到的任务是什么
action,你采取了什么行动,做了哪些具体有效的工作
result,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在完成了基础的项目介绍以后,其实还可以对项目进行深挖,这也是我自己从案例拆解中反复看别人的思路中学到的。
还有一点也是自己在面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对于换行的问题,不同领域持什么样的态度?
我在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很好的回答,也说到了我的心声
”如果你做用户增长的时候,只是站在产品可增长点去思考问题,比如这个按钮应该放在哪里?这句文案怎么写?这样的话,你的发展路线是很窄的,但如果你能抽离出去,站在业务全局去思考增长这件事,那你就很容易成为20%的增长,对于换行业来说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你已经学习从具体业务中抽离出去,业务本身的陌生感,不再是你的最高门槛。“

「有案例支撑的方法论」
很多刚入行或者刚毕业的年轻人不知道运营究竟是什么?运营人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学习哪些相关的知识。其实在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获取知识和了解知识的方式,可以通过了解运营人员应该了解的一些方法论,然后去深挖。当然只有方法论肯定是不行的,咱需要的还是找机会去实践,将项目经历与方法论相融合。
这里也给大家一个关于活动的方法论和思路——”十步做好运营活动“
活动目标、预算、活动玩法、交互形式、设计、研发、资源盘点、活动推广、数据监控

自身再运营周边领域的积累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自己会通过哪些方式和渠道学习和沉淀吧,这个对于运营来说其实也很重要。
• 读书,如果你不爱读纸质书,可以听书
• 知识付费,可以帮你规避焦虑,比如知识星球、付费社群、付费课程等
• 体验,每周体验1—2款或新上架的App,如果有记录的习惯,写一些会更好
• 交流,多和年轻人以及同行及不同行业的人交流,帮你扩散想法,让你保持敏锐
• 总结,能写最好可以写下来,自己申请一个公众号,没人看没关系,自己记录

面试的几个基本原则(之前摘抄下来的,挺受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