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品牌”免费获得《50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李大为(互联网品牌官主笔)
来源 | 互联网品牌官(ID:szwanba)
偃旗息鼓的一阵后,美团打车再次卷土重来。
根据美团提供的消息,美团打车4月26日在上海、南京上线了“聚合模式”,即通过接入首汽约车、曹操出行、神州专车等出行服务商,由搅局者变成那了平台聚合者。
就像高德打车那样。
可能有人会问,美团打车都已经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那么,曾经轰轰烈烈的滴滴外卖,如今到底怎么样了?
两家5000亿市值的互联网巨头,是否还会发生激烈的碰撞。
滴滴外卖偃旗息鼓,美团打车重生
2月15日,滴滴CEO程维在全员大会上确认,滴滴将做好过冬准备。在巨亏109亿元后,滴滴不得不宣布裁员15%,并且对非主要业务“关停并转”。
首当其冲的的就是滴滴外卖。
根据相关报道,尽管国内外卖业务没有被裁撤,但是着手解聘和分流员工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事实上,根据滴滴内部的消息称,滴滴外卖的裁员或高达50%。
也就是说,在烧光了差不多十亿元资金后,滴滴外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偃旗息鼓了。至于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其实无外乎两点。
首先,滴滴出行本身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尽管滴滴在国内出行市场已经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但是却没能带来预期的利润。继2017年亏损25亿后,滴滴2018年再次巨亏109亿元,累计亏损额高达390亿元。要知道,滴滴对订单的抽成已经高达20%-25%。
而且,由于去年频发的安全事故,不仅导致了滴滴陷入了舆论的洪流中,而且顺风车业务也被迫关停;除此之外,花费了几十亿投资的ofo,如今更是深陷泥潭之中。
所以,当务之急是止血!
其次,即便加大烧钱,滴滴外卖也很难有作为。
在经历了数年的补贴大战后,外卖行业的两强格局已经形成。根据数据显示,在百度外卖被收购后,饿了么与美团外卖的合计市场份额接近95%,其中美团的市场份额就达到了62%。
也就是说,即便选择大肆烧钱,也很难从美团和饿了么那里夺走市场份额。
至于说美团打车为何会一度偃旗息鼓,其实原因和滴滴是一样的:
在已经饱和的市场里,补贴未必会换来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对现金流造成严重压力,得不偿失。根据美团的财报,美团在2018年的经营亏损为110.86亿元。
而且这是在没有加码打车市场交出的答卷!
滴滴“后院起火”,
外卖是一次决策的冒进
2018年,是滴滴的多事之秋。
滴滴重金投资的ofo,如今奄奄一息;而曾经不起眼的哈啰单车却更名为“哈啰出行”,进军打车市场。
更重要的是,连滴滴也没有想到,在阿里的扶持下,高德地图推出了打车平台,通过接入首汽约车、曹操新能源、神州专车等网约车平台,成为了市场的搅局者。
也就是说,滴滴的后院突然起火。
再看滴滴外卖。
不同于只需要连接司机、车、乘客这样的打车市场,由于外卖领域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且每家餐厅的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绝不是光靠烧钱就能解决的。
很显然,滴滴既低估了外卖行业的进入壁垒,也低估了现有竞争者的反映程度。要说的是,经过数年的烧钱后,无论是美团外卖还是饿了么,其实都已经进入了精细化运营的阶段,不再仅仅局限于补贴。
再有,滴滴对自身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极其明显的行业,如果不能彻底击败竞争对手,那么一旦停止补贴,过往的投入就会成为“镜中月水中花”,到最后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换句话说,表面上滴滴进入的是一个市场潜力极大的领域。但实际上,滴滴对自己即将遭遇的困难,缺乏足够的认识。
美团打车重新上线,能否突出重围?
美团打车的聚合模式,坦诚的说是“失败后的重新调整”。
对于美团来说,前期的困难在于网约车牌照,但是有了牌照之后发现,真正可怕的地方在于无休止的烧钱。
直到高德地图上线打车业务,才在黑暗中找到了明灯。
时间回溯至2018年7月。
高德地图在全国范围内上线打车业务,并且先后接入9大网约车平台,紧随其后百度地图也上线了网约车服务。也就是说,重资产的网约车模式,在滴滴与快的鏖战之后,已经被市场摒弃!
对于美团来说,聚合模式的好处在于,既可以避免与滴滴的直接竞争,又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吃喝玩乐的一站式服务和大平台的梦想。那么,聚合思维下的美团打车,能否顺利突围呢?
首先,聚合模式更考验平台的大数据能力。
数据显示,2015年美团的研发费用为12亿元,但是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增长为70.7亿元,足足是前者的5.9倍。也就是说,作为互联网平台的美团,在技术上的投入一直是不遗余力的。
不过,在我看来,作为网约车领域的新人,高德地图在地图数据上处理能力相对会更强。
其次,地图与打车的天然相关联。
高德地图的创新在于,既消灭了传统的打车APP,又可以通过同时叫车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缩短叫车的时间。而且,通过各出行平台之间的比价,可以削弱占市场总份额90%的滴滴在定价上的话语权。
对于消费者来说,打车和地图导航是天然关联的,也是消费者的习惯所在。
所以,暂且抛开高德地图最先进入市场的优势不说,让消费者改变习惯也会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入局网约车,是美团必须下的一步棋
尽管切入网约车市场很难,但是美团又不得不做。
一方面,互联网正在打破传统行业的边界,无论是美团还是高德,其实都不再仅仅局限在原有的领域范围之内。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高德也可以搜美食、搜酒店、搜酒吧,早已经将吃喝玩乐囊括在内;
另一方面,美团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第一”的位置,“吃喝玩乐”板块中独缺出行。
也就是说,尽管很难,但是美团必须得做!
不过,美团通过聚合思维的方式入局,也许考虑更多的不再是要颠覆谁,而是在美团的平台内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增加消费者满意度。而且,由于是聚合平台的属性,高德地图也很难直接干掉美团。
不过,这也就意味着美团打车很难有大的作为。至于未来会怎么样,我们且拭目以待。
原创不易,请按规则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往期热门文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