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还做产品助理的时候,我上头的产品经理是通过金山文档的 excel 管理需求。简单说,就是记录客户在哪些场景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附上自己的理解与说明。
持续了一段时间,但后来自己也就不维护了。可能,是对自己来说没什么价值吧。
在她离职后,我开始独立负责产品,抱着扬长避短的心态学着去做需求管理。
下面做个简单的复盘总结,希望我实践后的经验,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一、你管理的是需求吗?
单看「需求管理」4 个字,首先要理解到底什么是需求?
在我们公司,业务部门来找我们的时候,最常说的就是:“产品,我这里有个需
求。”
紧接着,就是说:“客户要个某某功能,你能做吗?什么时候能上线?”
这个时候,我就得平静的先确认以下几点问题:
(1)谁?(确定客户,以及使用角色)
(2)在什么情况下?(明确业务场景)
(3)因为什么?(了解流程上下游)
(4)碰到了什么问题?(产品经理要得知问题,而不是对方直接给出的方案)
(5)现在是怎么解决的?(判断问题严重程度、使用频率、影响面)
要知道,过去的我在这点上吃过不少亏,所以现在的我比起「执行落地」,更重要的是先「了解深挖」。
当然,如果对方自己都说不清楚,我也会自己去跟客户对接。
总之就是搞不清楚,我就不做,谁急我都没用。
二、需求管理的两点心得
01 归纳整理,别忘事儿
按照上面提到的 5 点,我会在 Notion 上做记录,如下图。
当然,我也会记录客户或业务方提供的方案作参考,但更多的还是要自己独立分析和判断。毕竟这才是产品经理的价值所在。
在记录单个问题,并转化为初步需求后,并不意味着要快速响应去做。
我们要以整体的眼光看待需求管理,如下图。
当有了这些需求之后,按照产品规划,以及开发的进度情况,产品经理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需求。
拆解一下,这就属于「版本管理」和「需求优先级判断」范畴的内容了。
要知道,产品经理每天接到各种需求,最容易的就是「忘事」。做到某个模块时,本来可以一步到位做好优化,但如果忘记了哪个需求,又没跟相关人员说清楚,那就是不专业的体现。
因此,想要做好需求管理,完整的记录是必不可少的。
02 协作透明,要学会给予反馈和寻求反馈
上面提到的版本管理,我现在同样也是在 Notion 上做,如下图:
按照这种方式,我也在一步步的做好开发团队与客户业务中间的桥梁。
比如要能在懂业务的基础上,准确的理解问题,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方案。
因此我需要多实践多总结,还得要多寻求数据和客户的反馈。
他们用了之后,是否满意?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下次怎么优化?
在未来,我也得更主动的去跟客户聊这些事情。
三、写在最后
总结我做需求管理的一些经验,简单来说:
(1)记录单个问题,初步转化为需求,这是水滴;
(2)将需求归纳整理汇聚起来,形成池;
(3)按照规划,逐步的解决需求,将池中的水放出去;
(4)要去了解放出去的水,是否真的有了效果;
当然,要想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得靠不断的「实践」和「复盘」,这些才是你堆
积起来的经验。
实践质量看公司业务,而复盘总结看个人驱动。
在努力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往上走。希望这些分享,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