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任何的产品都是为了客户或用户解决某些客观问题而具有存在的价值。而客户(用户)所存在的问题并需要外力的协助,这就是需求。(与经济学定义不一样)
什么是伪需求?
什么是弱需求?
伪需求往往是某些创业者或者产品经理关起门来自己意淫出来的需求,实际情况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弱需求本身也是可以着手去深挖的,但是把弱需求当做强需求来操作、来炒作就有点找死的赶脚了。

简单点说明白它。


这个人需要去河的对岸探亲,探亲是需求,过河也是需求,但是现在需要解决的是过河。
可以搭一座桥,满足需要过河人的需求。


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有多少人具有过河的需求,需求有多强烈。愿意为了过河付出多少?
然后算出搭桥的成本来看看划不划算。
或者也可以这样,撑一艘船过来。


可以这样理解,搭桥这个大阵仗是巨头做的事情。
如果需求群体太小就不划算。
就算需求群体很大,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策略。
就是不断细分,在某个细分领域里面去做竞争。
例如:你的桥连接的是大公路,大公路稍远一些的地方也有一些小路,我就在这个小路这里开了渡口。
各位客官,这里过渡了! 只需要一元,马上就过去,不用绕到那边过桥。
而且,还有很多其他人开的渡口分布在各个小路。 桥的主人也不可能集中所有精力来对付你一个渡口。
很容易看得出来,上面的几个都是真需求。
那么伪需求是什么样的呢?
是这样。


看到右边很远的地方那里没?
那里有一户人家,旁边的水流比较缓慢,水也比较浅,可以卷起裤腿就能走过去。
有一天,这户人家突发奇想:\”如果大家都从这里过河,然后我在门口摆个水果摊,那不是赚翻了!“
说干就干!
自己拿出几百块钱,还不够。还可以融资嘛!于是找到风险投资,讲他的发财理念,还有盈利模式。
风投觉得不错,投了他五千块钱。
好啦!
买齐摆摊用品,雇来两位员工,开干!


每个员工500元的基本工资。
一个负责进货、设计摊面、货物摆放、收钱出纳等。(运营、技术、行政等)一个负责跑到桥边、路边、渡口边去拉人过来:”各位客官,来这边过渡啦。只需要往右边走十公里,这里只需要卷起裤腿就能过,不需要花钱。而且这边的水果每满二十减十元哦(烧钱补贴)“ (推广、销售、客服等)注:每拉来一位客户还有5元提成。
老板负责到处宣讲这个伟大的模式,并拉投资过来。还负责向客户洗脑,让大家养成卷起裤腿过河的习惯,以后就不需要过桥了,也不需要坐船了。
结果:
首先发现,钱花的真TM的快!
然后发现客户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配合。
而且补贴还不能断,补贴一取消马上完蛋。
推广成本、运营成本、加上产品成本、还有补贴,完全看不到盈利的希望。负责运营和技术的那员工还要嫉妒负责销售的,销售的有提成。然后内斗一番。
看不到效果,投资人也不买账了。
最最无语的是:还有几个SB竟然也在旁边开了一个同样的摊子抢生意。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是不是觉得特SB,特愚蠢?
然而现实中还真就是这样的,而且还更甚。
不信的话,自己去把一个个产品(特别是互联网的)拿来分析分析是不是这样。
我这里就不点名了。
原作者:陈均孟文章来源:知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