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DSP的普及,无论你用电脑或者手机在浏览任何页面或者app的时候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广告,这样使正常访客对广告的耐受度是极大降低。纵观主流的推广渠道,我们分析一下访客的耐受度。


微信、空间


这两个粘稠度和人群质量极高的流量平台已经被微商所占领,不经意之间打开朋友圈或者空间充斥着各种卖包包、化妆品、面膜、减肥药、做兼职的。各种组织伪原创着“心灵鸡汤”来催眠受众。


一种模式一旦泛滥必将失去原有的效果,全民炒股的时候股价崩了、全民炒房的时候房价跌了,全民微商的时候…


SEM、搜索引擎竞价


几个主流搜索引擎在移动端的布局已经成型,基本都可以做到全平台推广。从市场占比来看百度在60%上下浮动。好搜(原360)20%左右,搜狗15%左右。 拿百度来说网盟购买dsp流量,搜索引入合作流量才勉强保住了60%的占比,但是流量的质量确不如以前,但是流量的成本并没有下降。


这得提到一个百度展现策略一个很重要的改变,据我观察百度给长尾词的展现机会越来越少,比如超过10个字的关键词的展现机会越来越低,基本上已经不怎么给广告位了。我们只能去出高价竞争一些通用词、行业词,这些词往往竞争大转化低。


这让广告主不得不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转化,比如直接弹出对话窗口、不断的弹出对话窗口、欺骗性对话链接、直接弹出QQ对话、截取QQ号、电话号。让访客不知不觉就被营销,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


DSP信息流


上面那种还算是比较好的,对于单产品销售或者P2P行业来说,DSP流息流是主要的引流手段,由于推广成本的增加不得不让产品更加“暴利”,不惜采用虚假、欺骗的方式推广产品。当然这不能全怪百度,因为“暴利”的驱使,有人主观上为了赚钱是什么都可以不管的。上当受骗的经历让访客越来越不相信网络广告。


如果这么玩下去,网络广告的公信力普遍缺失,谁还会相信网络广告。那么网络推广的发展空间在哪里呢?


1、由“钓”改“养”


以前的推广模式是这样的:简单粗暴。




我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比如通过竞价引入100个流量,有80个进入到网站,由于恶意点击或者网站原因流失20个。通过页面转化能够产生10条对话,有70个流量由于各种原因离开。 这10条对话里有6个留下了线索,最后有3个成交。 也就是花钱买了100个点击换来三个成交。3%的成交率其实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了。


现在的网络营销趋势已经不允许我们继续简单粗暴的转化了,如果仅仅转化意向人群必然会造成很大大的浪费。我们要对意向人群和目标人群都要关注到。


就拿竞价来说引入的大多都是精准流量,有购买需求的人肯定不止3个,那么怎么把其他的意向客户转化的? 我记得我在一次公开课的时候提到过流量循环的生态系统,俗称“养流量”


2、如何多渠道转化?


其实这样的模式很多行业已经在运用,医疗、教育、招商,甚至是手机维修和机械行业的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微信、QQ群。但是效果却千差万别。有的效果很好,有的效果很差。

其实最核心的就是链路的问题,也就是流量的导向。


用什么方式引流?用什么方式扩散?用什么渠道转化?比如很多商家直接用QQ进行沟通,但是客服的QQ空间从来没有发过一篇跟业务有关的文章,于是链路就断了。或者发的文章都会加入二维码引入到微信,但是微信一个星期都不更新,好几个月都没有活动,活跃的访客逐渐就“死”了。


所以对运营和数据分析的要求就越来越高,网站中什么位置加二维码,引导扫码的内容是什么?  每天通过QQ群带来多少新的UV?通过哪篇文章带来了转化?什么样的活动更吸引人? 这些都需要数据来支撑。


比别人更关注细节。更关注访客需求,才是网络营销的王道。


更多课程推荐:

第36课| 引导式营销,提高页面转化率

第35课| 不懂今日头条,你终究是在那里自嗨

【老司机必看】

赵阳竞价培训21期报名QQ:326880138

竞价交流QQ群号:541845143

点击了解更多竞价知识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