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介绍了一个工具类客户给我,希望在商店、搜索等渠道进行投放推广;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

我在商店、搜索乃至带有策略的头条投放这块,优化效果还是相当有保证的。

但是,

我看了客户的产品之后,和朋友说我需要和客户交流一下,

因为产品看起来变现能力不强,如果追用户活跃的话,产品给到用户的理由也不够。

之后,朋友拉群了,我和客户直接电话沟通起来。

客户的产品是涉及底层系统权限的产品,希望推广的时候起码能roi持平,目前他们自己投放和代理商投放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我和客户说:

1、你的产品广告很克制,会员变现理由不是非常充足,属于变现还未调好;

2、产品活跃方面,工具类让用户经常回来用产品本来就难,要不考虑能否让用户自己玩的内容传到平台上来,这样有可能带动活跃。

客户回答说:

3、关于变现和留存的点都讲到位了,确实目前都存在问题,在方向上确实在摸索看在变现或工具长留存上怎么走;

4、用户自己玩的内容质量难以满足到上传到平台,无法起到留存用户的作用。

5、市场上看到有些底层权限系统工具产品买量很大,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变现能力很强。

我说,

6、告诉我对手的产品名字,我去看下,因为一般情况下能这么猛的在头条、广点通、几大应用商店买量,变现能力差不了,roi肯定是为正的。

客户告诉我后,我迅速去下了一个。

果然, 还是继承了我们南方互联网企业流量打法的方式,重在用户的会员购买引导上,arrpu值为88元。

两年88元,主打每个月3.67元,这样的价格加上诱人的会员服务是不是容易吸引用户冲动型消费?

这个付费价格有得做,也让我想起去年很火的定位产品来,也是90多元的会员资格查看关心家人定位的服务。

我把情况及时反馈给了客户,客户如是说:

所以,针对现阶段客户这个产品的情况,我拒绝了这次的“投放”合作,但是我希望客户可以解决上面说的两个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7、解决变现或留存;

8、快速决定好项目的发展方向。

这样项目才有机会存活,那个时候的投放才能更有意义,更加持久……

作为投放优化的合作,我们可以多点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帮他们考虑,给出更多、有效的建议;

不要盲目的直接就答应接下来投放,效果不好浪费双方时间不说,还影响了彼此间的关系。

投放合作,我们给客户可以带来的不仅仅是用户新增,还可以有其它的差异化服务,比如产品变现调优、比如产品方向定位、比如竞品主打卖点…….

就像最近几个月服务的广告变现客户,我都是建议如何优化开屏的广告、以及在产品中怎样植入一些平台以外的广告收入。

工具类的产品如果没有足够的差异化需求,也没有足够理由让用户留存的话,那就果断做好强变现吧,可以看看市场上哪些买量大的工具性产品就知道了!

我接客户投放优化一般都有这样的习惯:

9、下载安装客户的产品,因为做过甲方,带过大的产品运营团队,所以看产品能大概推测出产品的营收情况,能知道产品里面哪个环节的不足,如文章上面所讲的,这样我可以给客户提出建议;

当然,也会碰上好多没有见过的好玩的产品或业务,这个时候就是自己增长见识的好时机!

10、了解客户投放得好的竞争对手主要有哪些,也会去安装他们的产品,因为自己有良好的习惯见得多,很多客户看对手的产品有时候都看不出里面的玩法,比如有些公司的产品里面开屏怎么玩、互导怎么玩、为何导了这个app,为何现在有些渠道限制了这些app上架,还是会有这类app存在可以被引流等等,这些可以通过客户的产品、客户优秀对手的产品当中去学到东西。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