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榜单前列是多数游戏开发者梦寐以求的目标。关于某游戏如何从斥资购买庞大安装量的大型发行商所占据的曝光度中突围的报道,激发了小型开发者的无数想象。出现于App Store的成功热作,无一例外都会出现在榜单前列。
在App Store发布早期,该应用商店收益基本来自付费应用,而营收榜单也基本上是付费榜单的翻版。自F2P游戏登台并占据主流地位以来,热门付费榜单与收益榜单的关联性日渐减弱,付费榜单与收益榜单差别甚大。值得注意的是,仅有2款游戏同时出现于前25名付费榜单和收榜榜单。其重叠率仅为8%。
Free-Grossing
独立游戏
热门收益榜单极少出现由小型工作室推出的游戏,后者的作品更常见于热门免费榜单。如果某天你去看看免费榜单,就会发现在前25名中就有10-15款游戏出自小型工作室之手。出现这一情况的部分原因是,大型公司更关注和题材的选择。另一个原因是快速进入收益榜单前列的游戏一般很快就会让其开发商跻身富豪公司的行列,迅速摆脱其独立开发者的身份。
另一个有趣的趋势就是,免费榜单前列还包含那些由采用工厂批量生产方式的公司推出的游戏。这些公司每个月都会推出几款游戏,并且会关注热门游戏题材。这种方法令他们得以在一系列自产游戏中交叉推广新游戏,并以较低投入快速传播游戏。
top free
波动
收益榜单前列的游戏一般都会长期维持其榜单排名,而免费榜单的游戏排名变化起伏较大。高收益游戏通常有较为积极乐观的LTV-CPI数据,令其发行商得以在用户获取方面增加投入,从而维持他们在领先地位。
孩子
现在关于孩子滥刷家长信用卡购买游戏IAP虚拟道具的新闻常见报端。关注儿童群体的游戏更常见于免费榜单前列。孩子们可能更容易冲动下载新应用。在我看来关注儿童用户的应用开发者也应该负有责任,他们应该避免引诱孩子执行无意识购买行为。
续作
免费榜单的续作远超过营收榜单。我认为这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首先,续作可以得到免费宣传,并且更易于获得App Store推荐。其次,发行商在原作中会交叉推广这些续作。再加上原作本来就收获的用户信任等积极影响,
这些续作一般发布头几天就能收获超过10万次的下载量。但是从结果来看,多数续作并未获得足以助于晋升到收益榜单前列的庞大拥趸。
free games
博彩游戏
博彩游戏、纸牌游戏、老虎机、bingo和其他赌博游戏经常出现在收益榜单前列,但却甚少在免费榜单露面。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游戏获得了极高的LTV,这真是令人沮丧的现实。
战略题材
战略游戏也是营收榜单的常客。这里我指的是让用户打造一个帝国的模拟游戏。这些游戏通常需要玩家投入大量时间,但同时从玩家那里获得的收益也比较高。这些中核游戏更吸引那些更像“游戏玩家”,更常为游戏付费的用户。
好莱坞电影、电视&体育界
免费榜单前列有些游戏则取材于流行电影或电视节目。用户更可能下载这些游戏,媒体也更可能对其进行评价,苹果也更可能推荐游戏。我们在营收榜单也可以看到一些含有强大外部IP的游戏,但此类游戏更常见于免费榜单。
结论
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小型开发者来说是个好兆头。有几天时间能够进入前25名下载榜单,仍然意味着你确实摸着门道,小型开发商可以抓住这一机会。小型开发商还可以采用游戏工厂式的做法,积累到一定时间这更可能成功。
晋升至营收榜单之首要求开发者关注纯游戏玩法之外的参数。而好消息就在于这是可以学习的经验。准备迎向更高挑战,并准备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独立开发者当然也可以向营收榜单发起进攻。
而略为大型的公司,则可通过采用以下方法同时在两个榜单获得成功:
*同好莱无坞或电视IP进行授权合作,然后据此创造一款战略游戏。
*推出续作游戏的授权,但要关注能够创收的题材。
*在休闲游戏中结合博彩元素,例如King在《Candy Crush》和《Pet Rescue Saga》中的做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