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南山院士公开表明武汉肺炎存在人传人现象,瞬间天塌。这一句话的含义即代表存在指数级传播的可能性。
前两天,我还看到外媒有人根据一些确诊的数据去推算可能实际的感染人群,已达1732。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绝对不是网传的什么疾病模型分析,请勿传谣,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统计概念。
说白了就是比较简单的数学计算:武汉国际机场地区的人口流量1900万,有3名出境旅客已经被确诊,而且其感染到发现平均10天,再根据自武汉的国际旅行者每天其实才3301人次。那么就是3/(3301*10)*1900万约等于1727个人左右。
这个计算过程是非常粗糙的,省略很多现实因素,比如海鲜市场喜欢吃野味的老板接触的人群可能主要就是那些差旅人士。当然也可能是有些人得了病未去医院就诊,总之在不确定前请勿轻信。早上,官方给出的疫情分布是:

根据中午的消息来源已经400多例了,增幅之快,实在难以想象春节高峰期间的情况。
-病毒系数K值- 
奈何我这两天在飞机上以及机场里还是看到了我很担心的事情,戴口罩的人不达20%,人群中频繁听到咳嗽声,咳嗽的人也丝毫不会去遮挡一些自己,让戴着口罩的我瑟瑟发抖。
互联网人必须清楚知道,目前该病毒的传播K值已经远远>1。钟院士明确表示有14医务人员在护理一名患者过程中被感染,此患者被定义为超级传播者。
病毒系数K,在互联网圈的定义:平均一个用户能带来多少新用户。K1,信息才会不断扩散,呈现指数级增长;K在最初的阶段会随着交叉覆盖人群的因素拉高,到达极值后就会随着时间不断下降归零。
很好理解,就好比一个人可能需要反复看到好几个人在分享某一件事,他才会感兴趣并参与进来。那么武汉病毒同理,如果目前病毒并不是接触后必定传播的话,那么随着被迫反复接触不同的病毒携带者,这个人被传染的几率就会持续增加。
一般情况,K=成功被邀请的新用户 / 参与邀请的用户数
细拆K=收到邀请函的人数*受邀转化率 / 参与邀请的用户数
再拆,K= 收到邀请函的人数*邀请函点击率*成功注册率/参与邀请的用户数
这个Case,K=被病毒感染的新增人数 / 携带病毒未被隔离的人
细拆,K= 亲密接触人数*病毒感染率 / 携带病毒未被隔离的人
再拆,K=亲密接触人数*病毒传递率*(1-人体免疫率)/ 携带病毒未被隔离的人
 
根据我上面给出的公式,我们来看一下那么K值为什么会在春节期间大幅上升
–  走亲访友的过节期间,亲密接触的基数会大幅增加。
–  封闭的高铁和飞机环境下,病毒传播更简单,更频繁。人员密集的情况下,容易被病毒交叉覆盖,病毒传递频次明显会提高。想想一下你被3个病毒携带者围绕的情况下,这个病毒传递率能到达多少?
–  最近天气作妖,大寒。春节期间,又是游玩高峰。人体免疫率也处于低谷。
也正因为如此,国家也是严阵以待,那我们老百姓更加应该引起足够得重视,注重保护好自己、也给他人创造一个舒适环境。尤其互联网人应该100%地清晰了解到指数级病毒传播的潜在可能,更要首当其冲科普身边的人。
所以我们如何去降低K值的传播?

– 能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就尽量不去,减少自己亲密接触的人群。那何为亲密接触者?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的人员;就诊时,未采取防护的医护人员;病例同室的其他患者和陪护人员;乘坐共同交通工具的人员等等。还有就是要远离不明野生动物。

– 减少病毒传递率,尽量把病毒隔绝。所以我们就要做到戴口罩、勤洗手的好习惯,让病毒无处可入。

– 提高免疫力,在家多休息减少外出游玩,注意保暖。如果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及时就诊,但是要佩戴好口罩哦。

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隔离携带病毒的人,控制扩散。那么这里不但是医院要去做的,我们自身也必须有这个自我觉悟,如果发现身体不适,请务必进行自我隔离。如果最近要进出武汉的,请妥善安排自己的行程。14天潜伏期,请您慎重,切勿携带病毒给身边的人。这点不是说说而已,我需要您慎重去思考一个问题:年轻人可能身体抵抗力好,能扛得过去。但是一个被你传染的年轻人携带上了病毒,在潜伏期里和他的家人接触。您考虑过人家家里的老人以及小孩吗?对他们这些群体来讲,这可是夺命病毒。请互联网圈的同行,奔走相告身边即将回武汉探亲的同事!

现在即使是出国避一避也不一定是安全的。根据国外一家平台统计的数据,最近从武汉计划飞往海外各国的飞机航班如下:

所以即使是出境旅游也是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不然到时候老外也会不待见你的。论主经验之谈,海外就医在没当地医保的情况下,比起国内是非常昂贵的。出行前买个旅行相关的海外就医保险什么的,可能也是有必要的。
-完
-2020新年安康- 

其他不多说了,在大家拜个早年,唯一想祝福的话就是:新年安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